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江博士参加台湾色谱会的人生感想——圆梦宝岛台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11/27 16:15:09

闽台相隔跨时空,

日渐月染凭栏中。

借得微雨温润意,

青萍之末乘东风。

                                        ---题记

时值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之际,本人有幸赴台参加“第三届制备层析色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作为与台湾只有一峡之隔的福建人,年过半百第一次踏上宝岛,也是第一次作为大陆方面的专家跟台湾同胞交流色谱技术,不由心生感慨,同时勾起对往昔众多台湾朋友的怀念以及针对两岸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与变迁的感悟。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江必旺博士

台湾高雄郊区小镇

儿时对台湾的认识

我出生在福建闽北地区的一个小镇,自记事起,便知道福建是当时祖国解放台湾的前线阵地,村子的许多墙上,都写着“深挖洞,广积粮,解放台湾,统一中国”等带有时代印记的标语。那时的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台湾人民在国民党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台湾、统一中国是我们光荣的使命。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长大后能参军,这样就可以有机会参与到解放台湾的伟大壮举中。在那个年代,若村里谁家有亲戚在台湾,很可能会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因为那里到台湾的亲戚基本都是参加国民党的,所以即使真有亲戚在台湾国民党任职,人们也都不敢承认,实在掩盖不住的,就发誓与对方划清界限。这便是来自儿时年代的久远回忆。那时两岸是敌对的,近在咫尺却水火不容。

对台湾认识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两岸开启破冰之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村里也陆续有台湾亲戚回来探亲。记得有一次,村里人都在议论说谁家一位台湾亲戚来,带回来了许多没吃过、没用过的东西,离开时还给留了很多的钱。孩子们都开始羡慕有亲戚在台湾的村里人,儿时的我也曾幻想自己能有个台湾亲戚。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往来的增多,大家慢慢发现,其实台湾人民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比中国大陆富裕很多。于是对台湾开始由新奇、交往,到了解、接纳,甚至有点儿向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好像原本在村里的两兄弟,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大陆,几十年后相见时,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兄弟不仅在经济上比大陆兄弟富足,而且在文化教育及人文素养上都优于大陆兄弟很多。

一纸台属证明的重要性

1984年我考上了北大之后,自费留学火热起来,大家纷纷学英文、背单词、考托福和申请出国留学。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还很稀缺,上大学费用也基本由政府买单,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国家花不少钱,当时由于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出去留学的学生最后选择回国的少之又少,即使拿不到绿卡也要想办法留在美国。因此当时政府不鼓励大学生毕业自费出国留学,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必须在国内工作满5年才能申请出国,但是特别规定在港澳台有直系亲戚的学生除外。于是,一纸台属证明在当时特别宝贵,许多想出国的人为了能办一张台属证明去找各种关系、想各种办法,凭空伪造出不少虚假的亲属关系,因当时两岸信息不通,很难调查真假。记得当时自己也追着父母亲问是否有亲戚在台湾,最后还把外公的弟弟被国民党抓去台湾这事也挖了出来,只可惜一点音信也没有,只好做罢。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历史毕竟在进步,由最初台湾有亲戚的战若寒蝉,到谁家有台湾亲戚被羡慕,再到台属证明对出国留学的推动作用。而且当时出去的一批早期留学生在美国打拼多年后大多成为各自领域的顶级人才,现在有很多被国家 “千人计划”人才引进政策所吸引回国创业,积极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做出重大贡献。

留学期间的台湾同学:

当时眼中的“富二代”

在美国留学期间接触到很多台湾同学。大陆留学生与台湾来的学生对比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大陆与台湾在经济条件、文明素质及宗教信仰的差异。给我突出的感受是台湾把中国良好的文化传统继承了下来,他们大多数文化素质较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非常有礼貌。然而可能因为教育体系、经济条件的差异等因素,总感觉很难像跟大陆朋友那样随便和亲近的交往。在学校认识了几位台湾学生,其中一个还娶了大陆的女生,他们确实是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而且夫妻恩爱,女方也是中国大陆的名门闺秀,但男方家庭对娶大陆女孩还是有些偏见。

我在美国留学读博期间,组里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同学,他是我近距离长期接触的第一位台湾学生,是我们心目中的“富二代”,在很多方面与大陆同学都有差异。

生活条件的差异是巨大的:这位台湾老兄住的别墅和生活条件是我们当时做梦都不敢想的,他来美国留学不仅自己掏学费,还在校外住独栋别墅,条件比我们导师都优越,也让我们大陆来的这些“穷学生们”大开眼界。当时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基本依靠学校奖学金或去中餐馆打工生活,家里根本出不起这些费用。在80年代的国内,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还拿不到一百元,到90年代初也几百元左右,在美国留学拿到奖学金的留学生,每月领到的生活费就有1000多美元,在国内就是“万元户”的级别了。有的留学生一家三口都依靠一个人的奖学金生活,还要再想办法节省一点钱来资助家乡穷苦的父母,当时在美国随便省一点钱寄回老家,对家人帮助都很大。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大陆留学生基本都省吃俭用;甚至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国内教授,为了多挣些钱也会去找机会在美国打打工。

当年大陆留学生租的是最便宜的公寓,经常好几个留学生共租一套公寓, 连床垫也基本是捡来的,一般老留学生知道哪里可以捡到好床垫,于是会带新留学生去捡。吃的用的也是最便宜的,我们一开始去美国超市看商品价格时,总会把美金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再对比国内物价,一看都是这么贵,因此几乎是什么便宜就买什么。当时有一位老兄,刚到美国时看美国超市鸡腿卖得很便宜,于是每天买鸡腿吃,来美国后几个月就胖了几十斤,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把自己也吃得像鸡腿了。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这群大陆来的留学生们也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生活条件相差的太大。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就是美国普通人有了工作后的正常生活条件。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给人的眼光和心态带来的变化,从中也可看到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也体现在当时中美的物价差别上,80--90年代中国的物品比美国便宜很多,当时每位中国学生出国前都是把能带的生活用品塞到两个巨大的箱子里带上,到了美国后除了吃的需要购买外,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从国内带来的。有意思的是2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颠倒过来了,现在不管是去留学的还是出去玩,基本上不从中国带东西到美国,而是大箱大箱从美国买东西回来,而且还感觉美国东西物美价廉。

奋斗精神的巨大差异:现在中国大陆很多家庭也都像这位台湾老兄的家庭一样,有实力供养家里小孩去美国自费上大学,父母还可以帮助子女在美国买车买房。但在当时,大陆学生都非常羡慕这位老兄的家庭条件。然而凡事都是双刃剑。正因为生活条件好,据说他的父母承诺不管他多久能拿到博士学位,只要在学校学习就会一直供养他,因此这位老兄也不急于毕业,对学习、做实验不热心,却非常热衷教会活动,热心帮助同学、朋友,有时还带领教会兄弟姐妹在实验室做礼拜。说实话,这位老兄能在组里混到博士毕业完全是因为他人缘好,要不然可能很难毕业,组里就有一个美国学生混了3年没有做出任何东西,后来被老板赶走了。

而当时大多数大陆来的学生包括我都想在美国留下来实现美国梦(即实现所谓的3P:Ph.D, Permanent Resident, Permanent Job),因此都非常勤奋地念书做实验希望早日毕业,早点找到工作。因为我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了6年,在做实验和独立科研能力方面得到较好训练,同时由于毕业压力大,自我驱动力强,科研结果就比较多,发表文章也多。为了帮助这位台湾老兄,我特意让他参与我的研究课题,然后把他的名字也放到我发表的文章里面。毕业后还把没有完成的一些课题交给他,只要稍微补充一些数据就可以发表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再加上其它几篇第二作者的文章混个毕业就应该没问题。可我毕业后很长时间那篇文章也没有出来,也不知到这位老兄是怎么做的。在我毕业后做了2年的博士后,接着又工作了1年,跟老板一打听,台湾老兄还在学校里,看来家庭条件太好也有副作用。现在大陆很多学生到美国留学条件都非常好,不少家长给子女在美国买豪车和别墅,只是现在很多留学生早已没有了早期留学生的那种奋斗拼搏的精神,因为早期留学生自己心里清楚要想留在美国实现美国梦必须靠自己的努力,而现在的很多学生父母都给铺好了路,不需要奋斗就会有很好的生活条件。

在美国工作时的台湾同事:

由昔日工作同事成为今日事业伙伴

我做完两年的博士后之后,被一家大公司研发中心聘为研究员(Senior Scientist),该中心有不少华人。职位做到较高层的华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台湾或香港,因为他们去的比较早,年龄也比较大。大陆来的都是较年轻的,资历比较浅,因此在公司的职位也不高。刚开始来自台湾的华人在公司占绝大多数,但新加入的大都来自大陆,因此大陆来的华人在公司慢慢由少数人变成大多数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跟中国大环境有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出国留学政策由紧变松,每年出国的留学生都有大幅度增长,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成为留美的预备班,本科毕业的大约一半以上都到了美国,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陆居民越来越富裕,留美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年龄也越来越小,以前需要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申请留学,而如今很多高中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就可以对接美国的学校去就读本科,甚至不少初中生都可以送到美国读书。现在很多留学生也跟我当时的台湾老兄一样,家里不仅给交学费,供生活费,有的还给买房买车。而台湾则与大陆相反,越来越多台湾留美学生回流到台湾,而且愿意去美国读书的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台湾为了发展经济,70-80年代建成了一些工业园,如新竹工业园就是一个典范,吸引了一批在美国有丰富工作经验且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的人才回到台湾,这些人带动了台湾电子产业的腾飞,使台湾变成亚洲四小龙之一。现在中国也开始学习当时台湾的做法,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例如国家千人计划就是吸引优秀人员的引才政策。

在美国工作几年后,发现想做的科研项目如果不符合公司短期利益就不会被批准,而公司感兴趣的科研往往都是‘短平快’的项目,大多数项目基本上也都是产品改进,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此科研人员很难在一个领域做出很深的研究,员工做得好或坏与公司整体发展没有太大关系。自己想做的比较前沿的项目,若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基本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每个部门的副总每5年就要轮岗一次,因此对花费时间太长的项目不会感兴趣,很多美国人比我们清楚自己干多干少与公司总体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他们很多人经常是多动嘴、少动手、善于玩办公室政治。在这种氛围里很难让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再加上其它原因,我毅然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回国创业。

在美国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资深研究员同事,当时他已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职位是Principle Scientist,是我见过的做科研最严谨最认真的科学家之一,开发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我和他虽不在一个部门,但因研究方向和兴趣走到了一起,并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台湾同事见我毅然放弃了好多年努力实现的美国梦(获得博士学位,有美国绿卡,买了一栋别墅,生了小孩),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生活也是非常安逸的。居然拖家带口把很多人羡慕的工作辞掉,毅然带着全家回中国很是吃惊和钦佩。他告诉过我,他年轻时也曾有过想出去创业的念头,一直没有决心和胆量,最后变成了一个遗憾,因此以后只要我有需要,他一定愿意来帮我。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两年后他也提前办了退休和我回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组建微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后又跟我一起到苏州创业。即使这位老兄对大陆空气污染过敏,生活不习惯,却一直坚持留在中国跟我一起创新、创业,直到今年由于年龄原因拿不到工作签证才返回美国与家人团聚。通过他我也了解了很多台湾真实的情况,但一直没有机会跟他一起去台湾看看,实属遗憾。

这位老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做什么都一丝不苟,干净整洁,待人接物甚是礼貌,尊重所有人,不管职位高低,甚至对餐厅师傅都彬彬有礼,每次用餐都会夸赞食堂师傅,从美国探亲回来后还会给食堂师傅带小礼品,使得师傅受宠若惊,因此对这位老兄也会有特殊的照顾,即使我是公司的老板也只有跟这位老兄一起到食堂才可能享受到食堂特殊的待遇;这就是大家说的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种高素质也是中国大陆越来越稀缺的。公司所有员工对这位老兄也都很尊重,甚至连房东对他也非常满意,起初房东想把房子卖掉,后来租给了这位老兄,与我们大多数人租房子不同的是,这位老兄比房东自己都爱护房子,每天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房东看后放弃了卖房的想法,在苏州的6-7年间他也就一直租住这个房子,房东因为这位老兄的原因,不仅挣了多年房租钱,也赶上苏州房价翻了几倍,房子价值多了几百万人民币,我想房东一定对这位老兄非常感激;其实,这就是素养品行、与人为善的好处。大陆经济发展了,也希望中国这种传统的优秀品质可以形成。

来自台湾的邻居

在美国参加工作后买了一幢全新的别墅,实现了刚留学时想都不敢想的梦,我所在的小区一共有6家华人,有5家来自国内,所以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只有1家是两岸结合的夫妻,男方来自台湾,女方来自大陆,他们生活比较西化与独立,可能是以前与大陆来的人产生过不愉快,所以对大陆来的人有些偏见,也不愿意与大陆人交往。后来我们家小孩经常到他们后院草地上玩,他们对小孩很好,慢慢就熟悉起来,对大陆人的偏见也在慢慢消失,最后变成很好的朋友,看来天真无邪的孩童最容易破冰。

深度交往后才了解到,这对两岸结合的夫妻其实非常能干,也非常乐于帮助人,他们自己房子的Deck和地下室装修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们几家大陆来的后来也都跟着他们学习自己建Deck. 我们回国后,房子打理都交给他们俩,包括出租房子和修理房子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们热心帮助打理房屋我们应该早就把房子出售了,直至今日我们回美国时也经常会住在他们家里。每次去,他们都把邻居几个华人聚集一起举办聚会活动,因此心里一直非常感谢这位邻居朋友,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他们也很感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让他们能更加客观的了解从大陆来的留学生,并消除了以往的偏见。

梦圆台湾之旅:

学术交流 实现两岸共同合作

这次真正踏上神交已久的台湾,要特别感谢意守大学的梁明在教授。我和梁教授都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从事共同的色谱领域,他的专长是做连续色谱系统,我的专长是做色谱填料,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这些年梁教授一直致力于色谱技术在台湾的应用推广,并连续3年在台湾成功举办了层析色谱技术研讨会。而我回中国后也一直致力于色谱材料的产业化,并连续在大陆举办4届制药分离纯化研讨会。这次很荣幸成为唯一一位赴台参会做报告的大陆同胞代表并与台湾色谱届进行深度交流。

台湾意守大学校园景观的一角

第三届制备层析色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报告现场

学术会议在意守大学举办,这所学校由台湾的企业家捐款建成,建筑风格很像美国的大学,参会人员就住在学校的酒店里。梁教授任会议主席,校长到场致辞,表示两岸尤其是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增加相互了解和交流。因台湾从事色谱研究的教授非常少,因此举办方邀请了包括张玉奎院士在内的几位大陆色谱界专家,但遗憾的是这些专家最后因为没有拿到入台签证无法成行,而我因为是美国护照得以顺利参加。相信如果大陆专家到台湾做学术交流,能够像台湾同胞在大陆做生意一样自由进出,那么这次会议的成效会更好。

与台湾色谱会议演讲嘉宾合影

今年是台湾第三次举办这种会议,参会的只有一百人左右,规模较小,由于预先准备的演讲嘉宾大都是来自大陆的,后来临时改成台湾演讲嘉宾,总共也就5位。我们今年9月份在中国苏州举办过类似会议,参会有500多人,演讲嘉宾有30多位,而且有从美国专门赶来参会的华人色谱专家,规模及影响力都很大。梁教授也参加了我们举办的会议,感叹台湾色谱界和大陆相差太大,既没有市场也没有人才。通过深入沟通交谈,我和梁教授达成共识,要共同推动两岸色谱技术的进步,在各自自发在大陆和台湾举办制备色谱会议基础上,争取明年能合力共同在大陆举办一场两岸制备色谱会议,以促进两岸的生物制药产业的交流、发展。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现场盛况

纳微科技承办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大会

部分嘉宾合影

上午做完报告后我还应邀参观了梁教授的公司,顺便了解了台湾创业的环境及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待遇情况。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台湾大学生刚毕业的工资也就每月5000元左右的人民币,与大陆发达地区基本没多大差别,远低于美国、韩国和日本。想想台湾曾经是亚洲的四小龙之一,又有大陆这么大的市场,但近几年台湾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产业优势早已被韩国赶超,台湾经济发展不利是否和本身政治体制或是本身体量小等原因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台湾高雄的房价比上海、苏州便宜很多,每平米的均价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通过对比也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的泡沫;由于台湾人口基数小,市场小,创业也不容易,能做大的企业都必须要走出台湾,如富士康等。梁教授同时很羡慕我们在中国大陆创新、创业的环境,不仅政府支持,而且国内有大量的人才和巨大的市场及完整的产业链,足够把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在国内做公司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如竞争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税负重,政策变化快,市场不规范等等,相信这些前进中的问题,会随着新时代的进步逐步得到改善和优化。

这次台湾举办的制备色谱会议刚好是安排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并且也临近台湾的双十节,本打算在台湾多呆几天,以便可以多了解些台湾的行情,但由于飞机票非常紧张,最终只在台湾呆了一天一夜。

感想与后记

大陆、台湾,两岸同种同宗,因政治因素的分离,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也造成了两岸人的思想认知和文化素养上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从台湾经济优先崛起成为富亲戚,让大陆百姓羡慕,到近年来大陆经济后来者居上并拥有全球最大市场和人才,也让台湾民众羡慕,可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有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文明渊源流长,心灵契合。我想,增进了解,互为体谅,取长补短,是大陆与台湾民众成为朋友的关键。和平共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定会是双赢的局面,也是两岸人民的福祉。

两岸民间经济往来已经很顺畅,且成果卓著。作为国内科技创新企业,纳微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两岸科技往来,促进学术界特别是高科技成果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研讨与交流,集合两岸力量,共同推进色谱技术的科研水平和市场应用,进一步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分享最新科技成果的红利,同时两岸科研携手,共谋、同创民族科技复兴之伟业,登上世界色谱分析与应用技术的巅峰!


致谢:

诚挚感谢我北大的老同学江庆红及纳微科技的卜继国、崔贺卿在本文章撰写过程中的协助。


江必旺 博士

于2017年10月

国家千人计划 江必旺博士简介

                     



1988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纽约宾汉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博士后,2000年加盟美国Rohm&Haas公司任资深研究员,曾获1999年美国化学协会化学界Zappert Award 奖。2006年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立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并入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创立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性能精准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研究与产业化,开创领先的单分散硅胶和聚合物色谱填料技术,成功出口欧美、日韩等国,打破中国长期单向进口的局面,发起成立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获苏州工业园区首届领军人才,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7年入选科技部2016年创业创新人才。

[来源: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

logo
Nanomicro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