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一家基因测序公司的起起落落——23andMe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11/16 09:54:41
导读: Anne Wojcicki办公室里有一个广告牌,铭记着她的公司——23andMe的态度:运转起来。正是由于这种性格,Wojcicki于2006年开始“破坏”医疗保健行业秩序。她创立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目标是将复杂的DNA分析放到消费者的手中,给他们提供关于健康、疾病和祖先的信息,并允许公司将基因数据出售以促进研究。

  Anne Wojcicki 图片来源:Gabriela Hasbun

  Anne Wojcicki办公室里有一个广告牌,铭记着她的公司——23andMe的态度:运转起来。

  正是由于这种性格,Wojcicki于2006年开始“破坏”医疗保健行业秩序。她创立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目标是将复杂的DNA分析放到消费者的手中,给他们提供关于健康、疾病和祖先的信息,并允许公司将基因数据出售以促进研究。

  但在2013年,这一愿景遇到了障碍。Wojcicki并不认为她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来提供有关客户健康风险的信息。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并不同意,并责令23andMe停业整顿。

  FDA的行动促使Wojcicki进行了自我反省,并制定策略调整公司与监管机构间的合作。“你必须接受一点,就是你身处监督之中,而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Wojcicki说。

  经历多年努力,如今终于峰回路转。4月,23andMe针对10种疾病风险的个人基因组服务遗传健康风险(GHR)测试成为FDA批准的第一个消费级基因测序产品。自此,该公司可向用户提供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10种疾病遗传风险的报告。这被业界视为监管层对消费级层面的基因测序亮出橄榄枝。

  自那以来,该公司推出了广告闪电战,极大扩大了客户群。与此同时,该公司宣布完成2.5亿美元融资,投资者估计其市值已超过10亿美元。成为硅谷口中的“独角兽”——奇缺且有价值的企业。

  但对科学家来说,23andMe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数据。该公司拥有超过200万名客户,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基因链接健康数据的集合。它已经出版了80份出版物,与制药公司签署了20多份合作协议,并成立了自己的治疗部门。

  “它们已经悄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研究项目。”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心脏病学家Euan Ashley说。

  但种种利好消息并不意味着23andMe面前已一片坦途,随着公司成长,它还面临新的挑战。它必须维持消费者的信任,击退竞争者,并证明它可以利用基因数据制造新药——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困难目标。23andM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FDA不允许它告诉客户许多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遗传结果,比如与乳腺癌有关的BRCA基因。

  但Wojcicki并未被吓退。“我非常顽固。”她说。

  颠覆传统

  23andMe在加州山景城的总部十分具有创业氛围,这与该公司11年的历史似乎并不协调。

  粉红色和绿色的箔纸气球飘浮在小隔间里,以纪念员工的工作周年日。小厨房里放着健康的零食。所有员工的宝丽来照片都贴在免费自助餐厅的墙上,并按员工加入公司的顺序排列。

  当然,第一张照片是Wojcicki,她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长大,是一名教师和一名物理学教授的孩子。她在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主修生物学,并在那里玩冰球。

  2006年,Wojcicki与Linda Avey和Paul Cusenza联合创办了23andMe。他们希望颠覆传统的健康保健模型。第二年,该公司获得895万美元投资。

  Wojcicki旨在通过销售一种廉价测试吸引数百万顾客,这种测试能揭示出几十种遗传倾向,它们会带来疾病风险,也会导致秃顶、肥胖和耳垢等琐碎问题。Wojcicki想让基因组变得有趣,从而更好地吸引顾客。她把产品交到时髦人士手中,并激起媒体的兴趣:在接受了一项测试后,伊万卡?特朗普高兴地说,她患上肥胖症的遗传风险非常低。在2007年的一项市场测试中,Wojcicki和Avey被誉为有远见者。

  与此同时,科学家表示怀疑。与基因相比,家族病史是预测大多数疾病风险的更有力指标。对23andMe持长期批评态度的斯坦福大学律师兼伦理学家Hank Greely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直接对消费者进行测试的好处是介于小和零之间的。”

  此外,人们还质疑23andMe销售客户数据以帮助开发药物的做法。许多公司一直在尝试利用基因数据设计药物,但收效甚微。例如,冰岛雷克雅未克的deCODE公司曾将冰岛大约一半的成年人纳入了基因研究。尽管该公司的研究为搞清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一些见解,但它尚未产生一种药物。

  而且,随着商业化基因测试业务不断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开始担心测试数据遭到滥用。2013 年,FDA禁止23andMe出售基因检测服务。Wojcicki几乎不知所措。“很明显,我们把他们惹毛了。”她说。

  重回正轨

  很快,Wojcicki访问了基因健康公司律师Kathy Hibbs。

  “我能在1年内完整拿回公司吗?”Wojcicki 问Hibbs。“你可以,但需要几年。”Hibbs回答。她还劝告Wojcicki要与监督者合作。

  这对Wojcicki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调整。她不认为FDA应该阻止顾客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但是Hibbs和其他人说服她,向FDA“投降”是拯救公司的最快方法。

  当时,对于发出的禁令,FDA发言人Jennifer Dooren解释说,严厉的监管措施是必要的,因为23andMe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测试技术准确有效。在FDA看来,在缺乏必要的数据和文件支撑的情况下,23andMe的技术完全缺乏说服力。

  不久后,Hibbs应邀出任23andMe的首席法律及监管官。她非常熟悉FDA的监管框架体系,知道什么样的数据和文件能让FDA承认医疗技术准确有效。后来,Hibbs成功重建了23andMe与FDA的关系。

  到2014年底,Hibbs认为23andMe已经准备好,所以她申请FDA批准一项测试,目的是告诉消费者其后代遗传一种叫做布鲁姆综合征的风险。2015年2月,FDA批准该测试。

  但当时这一消息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巨大关注:布鲁姆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大约5万个阿什肯纳兹犹太血统的人中只有1个患者。但是23andMe成为第一家被批准在美国为消费者进行直接基因检测的公司。

  对于这次挫折,Wojcicki更愿意把它看作一次机遇,让公司发展得更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通过改进产品扭亏为盈的机遇。“禁止令是一针清醒剂,它让我们开始倍加小心地应对各种事务。”

  于是,23andMe开始广揽人才,升级已有服务,力图通过这些措施达到FDA的监管要求。设计师提出了帮客户更好地理解基因测试报告的新方案,监管顾问有条不紊地整理出提交给FDA的文件,业务开发经理为基因大数据找到了更多的战略合作者,药学家开始有针对性地研发药物。

  铺平发现之路

  尽管23andMe面临FDA的阻力,但它仍在进入药物开发领域。这个计划的关键是把Richard Scheller带上船。

  2013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Scheller曾是基因泰克公司研究和早期发展执行副总裁。而Scheller在2014年12月宣布从基因泰克公司退休的那天,收到了Wojcicki的电子邮件。4个月后,Scheller来到23andMe山景城总部,以首席科学官和治疗学部门负责人的身份上任。

  Scheller不仅被23andMe数据库的规模所吸引,也被它的丰富性所吸引。顾客们平均要回答300个问题,包括他们的病史。这使得Scheller团队能尝试基因药物新开发方法。

  通常,基因药物研发的标准方法是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即GWAS,科学家将疾病或特征聚集在一起,然后寻找似乎对其有贡献的基因变异。但Scheller团队可以做相反的事。他们从一个已知药物靶点的特定基因开始,然后寻找疾病或健康特征(PheWAS)。“我们只是让数据库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Scheller说。

  计算生物学家Fah Sathirapongsasuti的数据显示,PheWAS方法在药物研发领域有效果。而且,通过进行额外的表现型关联研究,Scheller团队现在已经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和免疫疾病4类疾病的7个药物目标上。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不再认为23andMe只会夸夸其谈,研究人员正在排队与其合作。

  Wojcicki的风采又回来了。她开始“察纳雅言”。但是,她是否有能力正确地解决问题,将23andMe推向正确的航道,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如果她坚持信念,那么,她的怀疑者们有朝一日会成为硅谷真正的独角兽——如此稀有,你很难相信他们的存在。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户头像

作者:tonglk

总阅读量 5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