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主编,负责主持仪器信息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闻生产、网络研讨会策划、市场调查研究等工作。在过往几年中采访了数十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仪器行业领袖,实地走访过数十家仪器企业和实验室。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17微流控微尺度分析会议:三会联合在沈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09/24 00:40:18
导读: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沈阳)、第十一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蔡冠深报告厅联合召开。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沈阳)、第十一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蔡冠深报告厅联合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东北大学承办,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微流控领域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前来参会学习,更有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乐晓春院士亲临现场与会交流。此外,还有来自日本、奥地利的专家、学者带来精彩报告。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

东北大学副校长 王建华

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致开幕辞,他对参加大会的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祝贺大会胜利召开。

东北大学副校长 唐立新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院士致开幕辞,他首先代表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对大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欢迎各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对东北大学会务组团队的会议筹备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讲到,本次大会的主题包括了微/纳流控科学与技术,微全分析系统,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微纳单细胞、单分子分析,微纳生物分析,相关联用技术及其在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他相信,经过本次大会广泛的学术交流,必将对我国微流控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张玉奎院士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士 张玉奎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乐晓春院士主持了当天会议第一场全体大会报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乐晓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主讲了题为《Novel Bipolar Electrode and Microfluidic Based Bipolar System With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的报告。汪尔康院士首先解释了双极电极、电化学发光的含义及优点。之后他介绍自己课题组近几年的杰出工作——微型USB2.0电化学系统及相关工作,包括新型的双通道封闭式双极电极的建立、多通道封闭式双极电极、裂分式BPE系统、纳米级双极电极阵列的构建、基于普鲁士蓝可视化的BPE传感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院士 汪尔康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华主讲了题为《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分析新方法研究》的报告。她向与会者介绍了她们课题组开展的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包括高效低残留样品制备新材料、新技术,高峰容量色谱分离新材料、新模式,高精准质谱定量新方法、新算法等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离子液体溶解膜蛋白,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提取的样品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制高柱效、高峰容量、稳定性好的超长桥联杂化整体柱;发展了准等重二甲基化标记(plDL)定量方法;研制了全自动样品处理装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华

东京大学教授Takehiko Kitamori主讲了题为《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based on UnitOperations and Its Innovations into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Implementation》的报告。他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基于微流体和流体流动单元操作的创新技术在生物医学科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东京大学教授 Takehiko Kitamori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主讲了题为《Advanced Miniature Biofuel Cells and Other Energy Sources》的报告。董绍俊院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几种先进的微型生物燃料电池和其他能源来源。包括一种微型自供电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阴离子和阳离子,如检测食品中内源性的、痕量的CN-和Hg2+;一种微流体折纸式ECL生物传感装置,它是一种微小的纸质生物电池,其具有便携、价廉等优点,可用于过氧化氢的pH检测和血糖的检测;可用于催化剂评价显示分析,生物催化剂评估和酶底物分析的新型的化学能双极电致变色电极策略。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董绍俊

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主讲了题为《微液滴萃取-皮升电喷雾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报告。微液滴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单细胞分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最近,微液滴和质谱联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张新荣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单细胞电喷雾质谱离子源(Pico-ESI)研究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包括皮升样品的离子化方法、信噪比问题的解决等。

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名古屋大学教授Yoshinobu Baba主讲了题为《Nanobiodevices and AI for Society 5.0; Super Smart Society》的报告。他介绍了纳米生物元件和AI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如纳米DNA测序仪用于肿瘤外泌体诊断,能实现对外泌体基于纳米线的超高速分析。

名古屋大学教授 Yoshinobu Baba

仪器信息网将为您带来本次会议后续更多精彩报道。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踏刃而来

总阅读量 9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