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晒电话”让科研机构不做创新“孤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07/26 10:37:43
导读: 最近,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将该分院系统单位100个专家团队的信息、介绍、典型项目案例公布在网上,科学家或课题组联络人员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也被“晒”了出来。

  最近,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将该分院系统单位100个专家团队的信息、介绍、典型项目案例公布在网上,科学家或课题组联络人员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也被“晒”了出来。这在中科院系统内部是第一个,其目的就是试着“破除”致使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沈阳分院的这种“晒”法并不多见。通常,科研机构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时,大多是坐等政府、企业来访,参加成果对接会,或是在本机构网站简单地介绍成果内容。敢于把100多个专家团队的具体信息,包括个人电话全部“晒”出来的,的确屈指可数。

  大多数科研机构之所以不这么“晒”,多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一些科研人员早已习惯“深居闺中”,缺少主动“走出去”的意识。这些科研人员中,有的长期在实验室,专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有的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式的科研工作,认为科研成果转化与己无关。二是一些已经有了“走出去”意识的科研人员,虽然会愿意“晒”科研成果,却因为担心干扰科研工作和生活而不愿意将个人信息“晒”出来。国内很多科研机构虽然公开了科研人员的邮箱,但邮件及时回复率并不高,可是,如果将手机号码公布出来,科研人员就可以被随时联系到。三是即便科研人员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垂询,但却缺少有这样开放功能的平台,因为国内不少科研院所大多没有专门用于信息公开和交流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站。

  对于处于科研水平金字塔顶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科研成果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对于大多数处在金字塔上层、中层的科研成果来说,巷子太深、意识太弱、顾虑太多、平台太少,势必导致科研成果无人问津。

  当前,科技发展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科研成果要想被企业和社会采用,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同行业的双重竞争压力。随着国家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研机构也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考核压力。与此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优渥的报酬,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有所提升。这些都逼迫着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动脑筋、想办法。

  在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当类似于“晒电话”的开放理念和创新实践成为常态时,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素、区域也就不再闭塞,科技创新的“孤岛”也就真正有望连成线、铺成面,并最终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基石。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户头像

作者:weidy

总阅读量 70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