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有高大上仪器就一定能创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04/21 12:38:58
导读: 在美国,仪器为你服务;在中国,你给机器打工。在美国,买仪器因为创新需要,也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是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硬件,人家压根就不把你当科学家,这可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有高大上仪器就一定能创新?

  ■韩健

  最近几次回国,分别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参观了几家有执照的临床服务实验室,多是提供二代测序为主的分子诊断服务公司,精准医疗的最前线。几乎都是符合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高档装修:标本接收、核酸提取、扩增、检测都有不同的房间,大玻璃窗可以从走道里面看进去,人流、物流分开等等。实验室除了装修高档,设备也都是一流的,所有进去参观人员一定要更衣换鞋戴帽子。

  其实,国内许多公司都集资上亿元,用几十万元雇来的人,在花几百万元装修好的实验室里,用几千万元买来的仪器做实验。进口试剂做一个病人标本成本上千元,收费几千元看上去很高,但大多数都“回馈”给了“渠道”,利润几乎没有。这就是国内实验室的现状。

  每每问起来,实验室负责人的回答都是:“没办法,政府要求的。不达标,就没有证。”即便这样,还有很多公司拼命地往里挤。

  我在美国也参观过许多实验室,比如克利夫兰诊所、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等一流的医院实验室,加上我们自己的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Diatherix CLIA lab)。普遍感觉,国内的实验室硬件投入远远高于美国。在美国,花在员工身上的钱最多,其次是试剂、仪器、房屋装修。

  其实,一个真正“出活”的实验室也很容易识别:一进门就一股实验室味道,人们都埋头做实验,钱都花在人员和试剂上,实验室看上去很乱、很挤、很旧。实验台的面积有限,走廊里放满了存标本的低温冰箱。讲座时满员、提问直接、讨论热烈。与科学家谈起实验结果时眼睛都能亮起来,咖啡机和PCR仪总是使用中。

  回头想一想,分子诊断实验室的装备真的需要这么高端吗?为什么政府提出这么高的标准?这么高的硬件投入对谁有益?是为了服务病人吗?对创新有帮助吗?在我看来,我参观过的几家国内实验室至少都能在硬件上减去30%的不必要投入。

  许多“海归”不明白回国后为什么不适应。其实很简单:在美国,仪器为你服务;在中国,你给机器打工。在美国,买仪器因为创新需要,也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是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硬件,人家压根就不把你当科学家,这可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可我想问的是,这是一个人的生存问题?还是一个公司的生存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04-21 第2版 博客)]

标签: 仪器创新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