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9/28 12:02:39
导读:   9月25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9月25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协、陕西省政府主办,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陕西省科协、西安市政府承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出席会议。40多名军民融合领域的院士、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安市委副书记胡润泽主持。

  上官吉庆介绍了西安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设想。七位院士专家们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言并提出多项建议,借鉴国际上以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做得好的国家,谈我们国家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亟待加强的领域。我国军民融合的根本还是强军,军工科研单位应当包容接纳新鲜思想,拓宽军民融合通道,对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把先进的民用技术引入军事武器研制中。技术两用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多位发言人都提到了人才,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战场能否超越对手的决胜能力”。

  尚勇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中国科协要进一步积极支持陕西省的军民融合建设。中国科协成立的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已经成为促进军民融合的大平台,充分发挥了军民融合的协调与促进作用,下一步必将在陕西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陕西省最大的资源之一是军工,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更大突破,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第二,中国科协要积极支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机制。对我国而言,军民融合仍是起步阶段。下阶段要拓宽军转民、民参军的渠道,实现军工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以陕西特别是西安为主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并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基础,实现创新机制、自我发展,积极调动军民两方面的力量,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加强平台协调,发挥好军工集团的作用,拓展重大军工研究项目;为军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成立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机制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军民融合平台,营造出军民融合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新产业迅速发展。第三,要支持陕西优化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环境,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军民融合平台,克服政策瓶颈和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如何给科研人员松绑、如何向科研机构放权以及如何建立激励制度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实现政策突破。

  胡和平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地、军工大省和科教大省,我们要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统领,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产业牵引,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二是强化平台支撑,依托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布局,吸引龙头企业聚集。三是强化技术创新,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产业专项。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人才流动、使用的机制障碍。五是强化机制建设,深化军地企业和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国科协办公厅、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陕西省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西安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wangyy

总阅读量 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