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天津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十二五”工作回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7/18 18:29:05
导读: 在质检总局及天津局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设施设备投入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电路、气路、空间布局、安全卫生等环境进行改造不断完善,以满足发展需求;ICP-MS、同位素质谱、LC/MS、GC/MS、微生物鉴定系统等高通量、高分辨率新型仪器设备不断充实,为实验室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十二五”期间,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紧紧围绕天津检验检疫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五个实现”的总体思路,大力开拓、勇于创新,以信息化建设、检测能力提升、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科技兴检”战略举措,在维护天津口岸的正常进出口秩序、保障食品安全、严防疫情疫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过去五年,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充实。“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动植食中心重视人才引进,创造一切条件,鼓励职工在职深造、外出学习培养。“十二五”期间,动植食中心引进和培养博士11名,硕士28名;培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正高级技术人员6名以及一大批系统内动物、植物、食品、微生物、转基因、检疫处理等领域专家。

  过去五年,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信息化建设是实验室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十二五”期间,动植食中心建立病、虫、草数据库,为昆虫杂草远程鉴定奠定基础;努力实现木质包装处理企业电子监管和木质包装防伪溯源体系的建立;不断加大等各类办公管理软件的投入使用,与高校合作开发应用《实验室仪器状态监控及数据集成系统》;充分利用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借助实验室开放日、检企座谈会、进社区等活动,积极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过去五年,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在质检总局及天津局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设施设备投入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电路、气路、空间布局、安全卫生等环境进行改造不断完善,以满足发展需求;ICP-MS、同位素质谱、LC/MS、GC/MS、微生物鉴定系统等高通量、高分辨率新型仪器设备不断充实,为实验室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过去五年,实验室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动植食中心以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筹建新的国家重点及区域中心实验室,以点带面、合理规划、优化资源,促进各专业领域技术水平全面发展。根据天津口岸及自贸区进出口业务发展形式,分离出按照商品种类进行检测的专属实验室,做到检测更专业、更全面。2014年成立酒类检测实验室,已基本覆盖白酒、红酒、伏特加、威士忌、酒精饮料等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理化残留等技术领域。

  过去五年,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实验室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以满足国际贸易及国内市场检测需求。一是积极开发新的检测项目,扩大认可范围。检测能力从原来的14个领域扩增至目前包括食品、化妆品、饮用水、酒类、糖类、动植物检疫、水产品、乳及乳制品、肉制品等33个领域,检测项目参数扩增至2000余项。基本覆盖了生活饮用水、乳及乳制品、酒类全参数检测,重点加强国标方法认可能力。二是严把质量控制关。质量是实验室发展之根本,动植食中心通过积极参加外部能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严格制定并落实内部控制计划,确保检测质量。近五年,共计参加能力验证活动230余次,范围和频次均高于评审要求;人员比对、留样再测、盲样测试、添加回收试验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手段,实现实验室检测人员全覆盖。

  过去五年,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动植食中心积极完成在研课题,对已经成熟的方法、项目等,加大技术性输出,寻求合作之路;全方位推进技术储备性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中心新仪器的优势,开展深层次、前瞻性研究;结合国家、滨海新区的发展需要,拓宽科研视野,加大管理类等软课题研究投入;利用中心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通过定期举办科技讲堂、博士论坛等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五年间,先后承担、参与科技部、质检总局、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局等科研课题16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7项,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7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奖2项,中国信息化(质检领域)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进步奖1项,天津局科技兴检奖18项;主持制定标准186项,其中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166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401篇,被SCI收录23篇;由标准出版社、科技出版社等出版《核酸扩增技术原理及应用》《过敏原及其成分的检测》《辐照食品鉴别技术及应用》等论著14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1项。

  动植食中心科技工作在路上,过去的努力与成绩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未来5年更将是检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全球化进程将持续加快,检验检疫事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期,动植食中心将紧紧围绕质检总局及天津局未来科技发展总体部署,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为推动天津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贡献力量。

检测动物源性食品

  

 

  对铬矿石进行检测

  

   对新西兰猕猴桃辐射剂量进行检测

  2015年“科技兴检”获奖项目展示

  把好食品、药品安全第一关

  为应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欧盟地区对我国出口食品、中草药、烟草等产品的严要求和满足国内食药领域安全。天津检验检疫局科研人员建立了系列检测方法,主要涉及进出口食品、中草药、烟草等产品中农、兽药残留物及生物毒素检测系列新方法、新装置的开发及集成应用,同时探索了中草药中农药残留物辐照降解研究。

  科研小组主持的《农产品中有害残留物检测及辐照降解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得2015质检总局科技奖三等奖。

  课题组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中草药中103种农药残留,解决了中草药复杂基质分离、定性及定量难题;首次对中草药中常用农药残留物辐照降解规律及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确定了人参、白茯苓等中草药最佳辐照工艺;首次将二维液相色谱-组合质谱检测技术应用于动物源食品中不同结构的多种兽药残留分析检测,实现了在线净化和二维分离分析有机结合,填补了农兽残分析方法空白。

  目前,该课题研究所建立的多项检测技术已在吉林、北京、厦门、陕西、河北等检验检疫局的检测中心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在质检、食药、农业、疾控及企业等相关检测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

  食品中元素及其形态分析核心技术

  研究与设备的研制应用

  天津局、深圳检验检疫局和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的《食品中元素及其形态分析核心技术研究与设备的研制应用》课题,获得2015年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该项目为了解决食品中元素及其形态分析的难点,针对不同基质、不同元素及其形态、接口技术、前处理提取和分离检测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铬、砷、汞、锡、镉等元素及其形态的分析方法。

  本项目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一是首次利用Cr(Ⅲ)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生成的络合物在石墨炉中的挥发性,建立了一种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的测定食品中六价铬的分析方法;二是首次建立了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罐头食品中锡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将其上升为行业标准;三是基于上述检测技术的研究基础,研发了检测Cr(VI)的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汞、铅、镉和六价铬的原子荧光光谱仪、低温等离子体原子荧光光谱仪等多种新型仪器,并获专利授权。

  系列方法的建立填补了元素形态分析领域方法标准上的空白,对我国元素形态分析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推进和引领作用,同时能够引起国家相关限量卫生标准的改进,使元素检测和判定更加科学合理。该系列方法在深圳局、江苏局、深圳市天鉴检测技术公司、深圳市计量院等相关机构推广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执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保障了国内市场和进出口市场良性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辐照检疫处理时代已然到来

  天津局科研人员研究明确了桔小实蝇、新菠萝灰粉蚧、扶桑绵粉蚧等重要水果害虫的辐照检疫处理技术指标,建立了一种安全、有效、环保的检疫处理方法;基于营养学角度,通过对水果色泽、失重率、腐烂率、维生素C、风味指标、基本营养成分、口感、货架期等营养价值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系统评估了来自8个国家近20种水果的辐照安全性,提出了各种水果的辐照处理安全剂量;基于热释光原理,建立了检疫辐照水果定性鉴别方法,选用一定的参比剂量和判定阈值,并结合热释光发光曲线形状,可以定性鉴别100Gy以上检疫辐照水果。该科研成果为辐照检疫处理将来在我国实际应用提供了决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辐照检疫处理的国际化进程。

  科研小组主持的《进口水果危险性害虫快速鉴定与新型检疫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获得2015年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

  课题组攻关溴甲烷替代技术,从辐照导致害虫不育、辐照水果安全性、辐照检疫处理水果的检疫监管以及检疫辐照处理的操作程序等方面系统评估了辐照检疫处理的可行性,率先在系统内制定了水果辐照检疫处理技术行业标准,系统内首次建立了检疫辐照水果定性鉴别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检疫辐照处理的监管难题。

  目前,该课题成果已在我国进口菲律宾香蕉中新菠萝灰粉蚧的辐照检疫处理中实际应用。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用户头像

作者:guohn

总阅读量 7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