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学科交叉 协同创新”在生物检测监测领域谱新篇——访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学记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12/28 14:22:05
导读: 有识之士在不断思考,如何促进材料、器件与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推动原创高性能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在日前举行的“生物检测监测产业创新论坛(昆明)”间隙,仪器信息网的工作人员采访了联盟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张学记教授,听他讲述联盟成立背后的故事。

  当前,协同创新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诸多重大科技创新不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必须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这已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生物检测监测相关的技术与产品已经广泛拓展至临床检验、疾控应急、食品安全监测、违禁药品筛查等领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生物检测监测相关技术更高层面的性能需求。

  而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促进材料、器件与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推动原创高性能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在日前举行的“生物检测监测产业创新论坛(昆明)”间隙,仪器信息网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联盟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张学记教授,听他讲述联盟成立背后的故事。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学记教授

  Instrument:张理事长,您好!能否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联盟成立的初衷。

  张学记:我在美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有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亲身目睹了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进行“产、学、研”结合以及因此而取得的巨大成果。而生物检测监测又是个非常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子、材料、生物、物理、化学、信息等诸多领域。同时相关的产业规模也非常大,包括国家安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等,粗略估算在千亿级别。所以2009年回国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改变一下国内生物检测监测研究“重文章,轻转化”的现象。我自己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科研三要素——兴趣驱动、需求牵引和压力推动,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自然而然就萌生了成立一个联盟的想法,希望通过它把科研单位的研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这也正好符合当前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大方向。

  就联盟本身而言,我们希望它具备三个功能。首先、它是一个桥梁,即通过联盟来加强政府和企业、研究机构在一些政策、标准等方面的沟通;第二、它是一个纽带,通过纽带作用把我们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我们的企业结合起来;第三、它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做科研,可以做转化,可以做升级,可以做交流,可以做法律咨询,还可以做各种投资。现在我们的会员单位中就有几家基金公司,这在其他的联盟中是很少见的。

  我回国这5、6年的时间,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均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经过和同仁们的反复沟通,特别是在秘书长周蕾研究员的大力推动下,大家都非常支持这个事情。所以,从联盟启动筹建到最终成立都非常顺利,前后大概也就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有近100家会员单位。这其中,联盟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研究所的周蕾研究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Instrument:联盟选择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上级单位,这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没有选择相关的一级协会或学会作为上级单位?

  张学记:首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宗旨与我们的目标非常契合,它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其次,我本人也是不少学会的理事或委员,所以对于学术团体还是比较了解的,它们更注重在学术层面的合作,企业涉及很少。而行业协会里又基本是企业,学术研究单位很少。尤其是无论对于协会还是学会,会员单位里面金融机构绝对是凤毛麟角。选择产业创新联盟的形式则可以把多种要素结合起来,而产业创新联盟恰好又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通过周蕾研究员的牵线搭桥,双方很快就成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成了一致。

  Instrument:联盟成立后,您作为首任理事长对于联盟未来的发展有何初步规划?

  张学记:联盟成立只是第一步,就像播下了一颗种子,我们希望以后它能够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从点到面,逐渐在地区或省建立起我们的分支机构,把各地与生物检测监测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对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感兴趣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真正把联盟做大做强,形成一个品牌。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但我对联盟的未来充满信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便于学科交叉,协同创新,联盟未来的分支机构将主要以地域划分,而不按照专业划分。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组织,我们非常欢迎非会员单位来参加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

  Instrument:我们注意到在联盟提供的服务中,有一项服务非常引人关注,就是基金支持服务,即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设置应用研究基金。能否请您对这项服务再详细介绍一下?特别是基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

  张学记:好的。这项基金服务目前主要是面向联盟会员单位里的中、小型单位,特别是这些单位里的年轻人。有些年轻人有很好的想法,但就是缺资金,这个时候一、二万元钱对他来说就是一笔很好的启动资金。在具体运作层面,我们会很快成立一个学术委员会,来负责基金申请、评审等一系列工作。整个流程力求简化,申报材料可能几页纸就够了,主要讲清楚申请的项目从科学角度看是否有创新性、可行性,从实际角度看,是否有应用价值。在结题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要求申请者必须发多少文章,只需要给我们一个反馈,譬如:你解决了什么问题?结果对其他人有什么帮助?如果失败了,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发?等等。

  至于基金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企业会员的年费。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促成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样获取的转化服务费是基金来源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基金成立后,我们将确保所有的账目公开、透明,联盟内的所有人员不会拿联盟的一分钱,可以说我们基本都是联盟的志愿者,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付出来为“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个品牌的不断壮大添砖加瓦。

  后记: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特有的称呼,国外类似的说法有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Industry-Academy Partnership等等。“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不仅在中国还处于探索当中,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据了解,法国政府曾经为了鼓励大学与企业的结合,大幅削减大学的职位。但这种做法遭到了已经习惯于过安逸舒适生活的教师的极力反对,引发了大规模的教师游行,改革措施不得不中止。

  “产、学、研”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从他们诞生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所以,定位和分工不同是必然的,正因为定位和分工不同,才有结合的必要。关键是如何找到“产、学、研”各方共同的利益结合点,来保证这种结合的成功。所以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一群中国有担当、有责任、不计个人得失的知识分子为解决我国“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在生物检测监测领域进行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生物检测监测
用户头像

作者:匿名

总阅读量 4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