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我国将建立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10/16 11:09:58
导读: 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依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国家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依据相关产业政策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活动,鼓励使用获得节能低碳认证的产品。

  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依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国家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依据相关产业政策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活动,鼓励使用获得节能低碳认证的产品。国家认监委负责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据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举措,建立国家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能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改进材料利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开展时间较早,截至目前,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主要节能产品认证机构发放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约5.6万张,获得节能产品认证企业超过2500家。但由于节能产品认证原有管理法规依据的上位法已发生了变化,相关规定已经不再适应目前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工作的现状。低碳产品认证于近两年起步,颁布新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既是目前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重要依据,也是依法行政、营造公平竞争的认证服务市场环境的有效保障。2013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作为低碳产品认证的临时管理依据。

  据了解,新出台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节能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两种形式。节能产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用能产品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认证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低碳产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排放量值或者温室气体排放量符合相应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建立节能低碳产品认证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将按照办法规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节能低碳产品认证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确定产品认证目录、认证依据、认证结果采信等有关事项。

  明确认证目录、认证规则、认证证书的制定发布主体。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规则由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由国家认监委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的格式、内容由国家认监委统一制定发布。

  明确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的实施程序。根据第二章的规定,明确了认证委托与受理、认证实施、产品型式试验、产品检验检测、工厂检查或者核查、认证决定、跟踪检查等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实施全过程,保证了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的有效性。

  明确信息公开和报送制度。一是国家认监委公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实施机构名录及相关信息;二是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公开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收费标准、产品获证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定期将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结果采信等有关数据和工作情况,报告国家认监委。

  明确对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管理。一是规定了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和有效期为3年;二是认证机构按照认证规则的规定,作出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注销、暂停或者撤销的处理决定;三是明确了节能产品认证标志、低碳产品认证标志的式样;四是规定取得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建立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管理制度,认证机构监督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五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和转让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明确监督管理制度。一是明确了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认监委、地方质检两局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二是建立了认证委托人向认证机构的申诉制度;三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制度;四是规定了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或者转让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行政处罚条款。

  

[来源:中国质量报]

用户头像

作者:luojun

总阅读量 12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