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权威解读新版药典,深度分析中国医药行业最新发展形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9/23 19:16:06
导读: 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承办的“第六届世界药典会议暨2015中国药典科学年会”于2015年9月23~24日在苏州召开,约超过5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承办的“第六届世界药典会议暨2015中国药典科学年会”于2015年9月23~24日在苏州召开,约超过5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展示2015,展望2020”。会议围绕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药用辅料与药包材以及药品检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标准状况和发展趋势,我国在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有关成果以及药品质量控制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和信息分享。

会议现场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主持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Sabine Kopp博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袁林,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名誉会长张鹤镛、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萧伟、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王越、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兰奋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袁林(左)、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王越(中)、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Sabine Kopp博士(右)分别致辞 

  本届年会作为第六届世界药典会议的公开会议,邀请了世界药典国际性、地区性以及各国药典标准制定机构的负责人,就建立全球良好药典规范(GPhP)的制定情况和进展,以及各国最新药典制修订情况和最新动态进行介绍。来自欧盟、美国、英国、日本、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典标准机构的代表参会并介绍了相关药典情况。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 张伟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作了题为“《中国药典》2015及药品标准国际协调”,详细解读了新版中国药典的9大特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报告了“2015中国医药发展形势”。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主要九大特点汇总

  特点之一:收载品种总数约为5608个,增幅达到了23.7%,完成标准提高品种约2900个。

  特点之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更加全面地完善了药典标准。

  特点之三:健全药品标准体系,各论收载品种大幅增加,药用辅料品种增加至约270个。标准物质新增相关通则和指导原则,药包材新增相关指导原则。

  特点之四:药典附录进行整合。分布在一、二、三部的通则进行了整合,四部收载了317个通则,检验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对照品9个,制剂通则38个。

  特点之五:药用辅料收载品种显著增加,2010年版132个,2015年版新增137个,强化辅料安全性和功能性控制,另外药用辅料可供注射用品种由2010年版的2个增加到2015年版的23个。

  特点之六:药品安全性控制手段和方法得到明显加强。提高检测技术的专属性,扩大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不断将先进的、成熟的检测技术应用到药品检验,为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如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临界点色谱法、X射线衍射法、HPLC-ICP-MS法、气相串联质谱法。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检测技术储备,如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评价的应用,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农药残留的测定(气相串联质谱法),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微生物鉴定,重要真菌毒素、色素检测。

  特点之七:加强全过程控制要求。涵盖指导研究&开发、加强安全性控制、加强检测环境要求、检测技术多样性、完善标准体系内容。

  特点之八:采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检测能力大幅提高;如农药残留量测定由9种提升至可检测229种农药残留;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提供更稳定的检测手段,根据检测样品性质选择相应检测方法,黄曲霉素检测稳定性提升,检测能力提升至11种,粉末X射线衍射提供固态物质晶型分析。

  特点之九:药典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紧跟国际药品标准发展趋势,兼顾我国药品生产实际状况。药品监管理念、质量控制要求、检测技术应用、工艺过程控制、产品研发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另外,张伟还着重介绍了推进药品标准国际协调与合作工作进展,涉及药典标准对比、中药材数字化标准,中国药典会网站世界药典之窗。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深度分析中国医药行业最新发展形势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了“2015年中国医药发展形势”。国内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三是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一,增速换挡

  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但是高于其他多数行业。医药工业增加值2014年同比增长12.5%,虽然增速同比下降,但仍比工业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比重达2.8%;2015年1-6月增速为9.9%,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占比提高到3%。

  2013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了2万亿元,2014年达到了24553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医药工业2010-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9.4%。2015年上半年为12355亿元,增速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25.4%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8.9%,但仍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7.5个百分点。

  医药工业利润总额,2014年实现2460亿元,2015年上半年实现1262亿元,同比增长12.85%,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3.55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生物药品制造利润增长最快,增速达18.77%,增长最慢的是制药机械制造,利润下降0.6%。2015年初以来盈利能力有所回升,主要业务利润从2014的12.3%回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12.9%。

  医药产品出口额2010-2014年均增长13.6%,2012年起出口降到个位。2010年我国医药出口交货值占医药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0.9%,2014年下降到了7.1%。2015年上半年医药产品出口额为28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87个百分点。

  新常态二,结构调整

  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14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05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中均位居前列,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投资重点:GMP改造升级、新厂区建设和新产品产业化;大量企业由于规划搬迁或发展的需要,都实施新厂区建设,很多项目投资达数十亿元。

  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1-2014年,国内医药企业之间共发生投资并购700起以上,交易金额100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并购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医药上市公司针对生物科技领域的并购数量大幅增加近2倍。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兼并重组项目,资本融资市场为医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化学原料药多元化和精深化、化药制剂出口比重增加、制剂出口附加值提高、疫苗进入国际供应体系(成都生物制品所乙脑减毒活疫苗、兰花生物的流感疫苗通过WHO预认证)、医疗设备出口比重增加。

  新常态三,动力转换

  医药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十二五”以来,通过多个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中央财政在新药创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安排资金超过200亿元,2013年医药制造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348亿元。另外,很多行业外资金将新型医药企业作为投资重点。还有新药申报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增多。

  医药行业创新成果不断增加,如创新药物埃克替尼、艾拉莫德等,新药研发逐步与国际接轨,约20多个新药(化药、中药、生物制品)在欧美市场展开新药临床研究。针对埃博拉病毒,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在质量性抗体、疫苗、药物和试剂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医药创新成果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新版药典《中国药典》(2015版)发布,医疗器械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国家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2011年实施,在实际不延长、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无菌药品生产质量标准升级实现了平稳过度。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约400多个化学原料药通过美国FDA检查或获得欧美COS证书。

  最后,产业经济政策取向推动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一是加快改革释放医药产业创造供给的强劲活力,二是以加速创新提供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以加强融合激发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药典
用户头像

作者:xdliu

总阅读量 5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阳阳的宝贝2016-02-22 13:30:45
挺好的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