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华大基因汪建回应CEO王俊辞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7/28 08:54:50
导读: “王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希望华大在目前各项工作都是走入了产业常规化的时候,能有一个更加跨越、轰动式的突破。照他的话说,在这个(基因测序)道路上已经跑了两个8年,得重新做大型前瞻性工作。”汪建说。

  近日,“粤创粤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采风团到访深圳,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就此前华大基因集团执行总裁王俊辞职作出回应,称王俊辞去CEO职务,是希望能够从事更加跨越的前瞻性工作,具体内容将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展开。

  “王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希望华大在目前各项工作都是走入了产业常规化的时候,能有一个更加跨越、轰动式的突破??照他(王俊)的话说,在这个(基因测序)道路上已经跑了两个8年,得重新做大型前瞻性工作。”汪建说。

  汪建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21世纪科学热点,对人类健康影响深远,王俊此举也是华大基因在战略布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尝试。

  根据华大基因官方网站华大资讯7月17日发布的消息:经华大基因董事会的决议,同意王俊(AEBB-WANGJUN)递交的辞去华大基因集团执行总裁、华大研究院院长及华大股份执行总裁职务的申请。

  王俊虽然辞任公司CEO一职,但仍将留任董事会,出任董事合伙人。(详见“华大基因领军人物王俊辞任高管职务”)

  汪建还表示,目前华大遇到的一个发展障碍,就是政策法规滞后。

  汪建介绍,2003年非典时期,华大基因花了30多个小时就破译了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检测试剂盒;而今年的欧洲毒黄瓜事件,仅用27个小时。但检测外来基因的疾病诊断方法,在全国血站、医院都不能用,因为国家政策法规不予批准。

  2013年,华大基因曾因其在中国各医院推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而陷入“灰色运营”风波,深圳药监局当时调查发现,华大基因未能对其使用的美国Illumina公司生产的Hiseq2000基因测序仪及其配套试剂提供国内注册证明文件。

  华大基因也曾对此在公开场合称,其重点推行的无创诊断方法,当时不符合任何法律法规。

  2014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文,紧急叫停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使用。

  直到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发布了《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才得以在全国各试点医院重启。

  汪建指出,前沿技术的突破不光要有市场行为,也要有政府的先导行为,没有政策法规制定者的认可,前沿技术无法得到应用,同时也会造成行业同行对技术缺乏认知。“很遗憾,我们这些突破,在今天教科书里面基本上都见不到。制度导致了相关知识和规则的滞后。”汪建说。

[来源:财新网 ]

logo
华大智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