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15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获奖者公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4/03 11:55:22
导读: 2015年4月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2015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举行了颁奖仪式。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4月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2015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举行了颁奖仪式。

  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由牛津仪器在2013年设立,旨在发掘和奖励国内年轻科学家在低温或强磁场环境下做出的突破性研究工作。该奖项每2年颁布一次,奖励1到3名获奖者,奖金总额为10万元人民币。

  今年的奖项经过评奖委员会的严格评审,确定了最终获奖者——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

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左)、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右)

  李世燕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擅长关联电子材料的极低温输运及热力学性质测量,其研究组是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利用极低温热输运手段来探测超导体超导能隙结构和量子磁体中低能磁激发的研究组之一。

  他在超导体、量子磁体、拓扑材料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工作,主要成果有:阐明了巨热电材料Na0.7CoO2的基态是费米液体;首次观察到温度的三次方依赖关系的反铁磁自旋波热输运行为;对铁基超导体超导能隙的系统研究;发现重费米子超导体Ce2PdIn8在上临界场Hc2处的量子临界点及有节点的超导能隙;通过分析低温强场下磁阻的量子振荡现象来展示Cd3As2中确实存在三维Dirac半金属相,并观察到其在室温下的线性磁阻行为,以及高压下的超导现象。

  李世燕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后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herbrooke大学Louis Taillefer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四年半的博士后研究,2007年5月回国加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任研究员,2010年被聘为“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2年被聘为复旦大学物理系“谢希德”青年特聘教授,2014年获上海市“东方学者跟踪计划”支持,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支持。

  王健主要从事量子材料的物性研究,包括:拓扑绝缘体及相关量子体系中的电输运特性,纳米异质结构中宏观量子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低维体系中的超导特性研究等等。王健与其合作者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首次报道了单晶铁磁纳米线与纳米超导电极的相互作用、首次在拓扑绝缘体体系中定量引入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以及发现单晶铋(Bi)纳米线的超导等等。近期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低温、强磁场下低维超导体和拓扑新材料的电输运特性。

  2015年马丁• 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授予王健研究员,主要表彰其在二维极限下界面增强超导方面的研究和对拓扑超导的探索。具体包括与合作者一起,首次给出电输运和迈斯纳效应的直接证据,证实碳酸锶(STO)衬底上的单层铁硒(FeSe)薄膜为当前最薄的高温超导体,而且超导特性比体材料时得到极大的增强;首次证实一种新的类石墨烯和硅烯结构的“人造”二维超导晶体:在半导体氮化镓(GaN)衬底上制备的双原子层镓(Ga)膜,其超导转变温度Tc超过体材料稳定相;在系统研究高迁移率三维狄拉克拓扑半金属Cd3As2单晶输运特性的基础上,发现“硬”点接触诱导的超导,揭示了其拓扑超导的可能性等等。

  王健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师从薛其坤院士,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6年到2010年,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和物理系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Moses Chan院士。2010年到201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做助理研究员 (Research Associate)。2011年王健入选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同年全职回国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科技部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负责人,同年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左一)、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右一)与获奖者合影

  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介绍说:“马丁·伍德爵士是牛津仪器的创始人,他在1962年制造了世界首个商用超导磁体,在低温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牛津仪器能够在中国设立和资助这个奖项,感到非常荣幸,这是一个纯学术的奖项,整个评选过程都是由赵忠贤院士带领下的低温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

  牛津仪器一向致力于支持全球年轻科研人员做出突出的科研成就,并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设立了科学奖,尤其在日本马丁•伍德爵士科学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事实上牛津仪器多年前就考虑在中国设立马丁•伍德爵士物理科学奖,但由于当初国内科研水平的不足,无法产生满足奖项条件的候选人;而近年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牛津仪器认为设立奖项的时机已成熟,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也因此应运而生。

  在2013年全国低温物理会议的开幕式上,首届马丁• 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授予了清华大学教授王亚愚和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何珂,以表彰他们在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领域所取得的卓著的实验研究成果。(撰稿:秦丽娟)

  相关链接:

  2015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秦丽娟

总阅读量 33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