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观点:多地饮水危机背后的市场化窘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4/06/24 17:22:32
导读: 政府在自来水供应领域还是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并且取之于民的税收也应该往这方面补贴,在减轻百姓消费负担的同时,让具体的运营者也有虽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利益可图。

  政府在自来水供应领域还是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并且取之于民的税收也应该往这方面补贴,在减轻百姓消费负担的同时,让具体的运营者也有虽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利益可图。

  郑根岭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知名媒体评论员

  从今年4月份以来,接连发生的多起饮用水安全事件,诸如兰州部分自来水苯超标,武汉汉江取水口水质氨氮超标,靖江因异味停水事件,杭州自来水氨氮超标,无异于昭示人们:在水危机、水污染之后,饮用水安全成为一个新的焦点话题。

  虽然说桶装水污染也时有耳闻,比如2008年桶装水污染致贵州甲肝爆发,今年2月嘉兴市海宁、海盐多所学校、幼儿园500多名学生因饮用病毒污染的桶装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不适症状,但相对于自来水而言,只要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办事,包装水的风险更容易控制一些。而自来水因为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较多,更令人忧虑,因此,在“4?11”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社会各方人士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日趋热烈。

  起初传说这次自来水污染事故的直接责任方“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是外资企业(实为中外合资),于是就有人提出外资不应该介入自来水领域,还是收归国企经营让人放心。这种遇事就退的论调当然不值一哂,不能因为出了这次事故就戴上有色眼镜。党的十八大不是还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吗?更何况如今的老百姓对企业是国有还是民营、外资,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谁的服务更优质、产品价廉物美就喜欢谁。

  鉴于威立雅是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又有人质疑其独家垄断之嫌,呼吁放开各种经济成分准入,对城镇自来水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造。这种想法恐怕有些想当然,因为无论地下的自来水管线,还是房屋里的输水管道,为了多家竞争就多安装几套,既没必要如此重复建设,居民也不会心甘情愿(占公摊面积和费用及商品房有效空间),因此只能从经营、运营方面着眼,考虑如何尽量把事情办得更好。

  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来水供应属于刚性保障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自然责无旁贷,尽管可以引入多种经济成分搞活经营,但切勿忘了这是政府定价产品,稍有涨价公众立马反弹强烈,所以投资经营者想从中赚大钱恐怕不大可能,其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政府在自来水供应领域还是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并且取之于民的税收也应该往这方面补贴,在减轻百姓消费负担的同时,让具体的运营者也有虽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利益可图。

  像兰州事件中被油污渗透早已过了安全使用期的自流沟,威立雅公司曾经准备改造,但6000多万元的投资法国总部一直没有批准。其实,自来水输水管线作为一用百十年耗资大的长期性基础工程,合资方兰州市国资委[微博]通过财政投入本是理所应当的事,否则何至于拖延至今酿成大的污染事故。

  自来水本来就不属于市场竞争产品,这一市政公用行业具有天然垄断因素,理应由政府主导,这也体现出政府保障民生的义务。自然,政府更应尽到对具体运营者的监管责任,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投标选择优良的专业化经营者。加强水质检测,也不宜全由供水企业“自说自话”,政府方面也得负起责任,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力量(如大学实验室、卫生检测机构等)参与。

  自来水污染关乎无数居民百姓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可由于涉及众多方面,环节复杂,供水企业自身难以摆平,需要政府动用必要的行政和执法资源。江河湖库和输水沟渠周边污染源治理,备用水源建设,及时透明发布水质相关信息,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有效应对,诸多事项政府部门都不应该缺位。不过,从职责分工来看,原水属于农业水利部门管辖,自来水属于市政(城建)部门,水污染又属于环保部门,会不会各部门都花了不少财政资金但效果并不理想呢?与其如此,还不如集中起来使用,花到需要应该又易见实效的地方。

(原标题:多地饮水危机背后的市场化窘境)

[来源:《小康·财智》]

标签: 饮用水 检测
用户头像

作者:张岩

总阅读量 18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