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象牙塔里的“掘宝”奇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4/04/21 08:30:03

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及成果转化纪实

              

北京科技大学工作人员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前工作。该实验室主要研究材料结构和元素分析,有透射电子显微镜4台,总价值1150万元人民币。(资料图片)

             

北京科技大学工作人员在价值620万元人民币的热模拟试验机旁工作。该实验室主要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各类热变形或热处理,分析研究材料的热力学行为。 (资料图片)

    在科研资源富足的高校内,潜藏着这样一群“宝物”——价格不菲、功能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它们主要由国家财政出资购买,却因散布在不同科室,缺乏专业管理,利用率低。而在社会上有的企业迫切需要这些设备开展技术创新,却因其价格昂贵无力购买。高校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成为众心所向。于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应运而生了一支象牙塔里的“掘宝”奇兵。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组建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批机制创新试点单位之一,负责全面托管校内试验检测资源,将价值3亿多元的仪器设备以市场化机制面向社会开展一站式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出击,在校内科研项目中挖掘有市场潜力的仪器设备大力推进产业化,将象牙塔里的“宝物”源源不断地输入社会,为我国高校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极具价值的崭新路径。 

  “白眼”下的热忱 

  “该不会是皮包公司吧?会不会影响实验室的工作秩序?会不会干扰学校的科研工作?对实验室究竟有什么好处?……”现任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刘亚东述说平台建设之初遭遇的质疑和白眼时,记忆犹新。 

    随着北科大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方面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观念和机制的顽石逐渐被撬动。介绍政策、讲解功用、搭建平台,这个年轻的团队很快将校内的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打破学校原有的行政和物理空间界限,按照测试服务的属性,搭建了材料制备、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组织结构分析、金相及热处理等6大测试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这只是第一步,他们深知,真正开展市场化服务,单纯的整合远远不够。他们紧接着争取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检测资质,成为真正独立的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 

    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域只有不大的40多平方米。“很多人一来这儿就要看仪器设备,其实还是对我们的属性不太了解。这里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开放平台,自己有多少仪器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吸纳、运营多少科技资源。”刘亚东站在办公室一幅“贵在用心”的字下如是说。 

    在近10年的用心探索中,公司团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从仪器设备到校内专家再到科技成果的“开放”路线,实现从“等客”到“请客”,从“寻宝”到“造宝”的转变。 2013年以来,团队将目光瞄准我国在装备制造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卡脖子”节点——高端仪器装备研制,即依托国家重点项目进行高端仪器集成创新,继而开展自主研发,伴随着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走完高端仪器从集成创新、小批量生产、继而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既缩短了研发过程,又可节省研制经费,可谓一举两得。他们的这一思路得到了北京市科委有关部门的支持。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梳理了20多项仪器设备研发成果,阴极等离子电解沉积陶瓷制备装置、超高温热天平、材料磁电性能综合测量系统等成果产业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 

    平台上的多赢 

    北京赛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表面材料研发,测试工作是常事儿。“就拿元素分析仪来说,一台上百万,我们一年也就用三四十次,花钱买肯定不划算。这就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赛亿科技董事长胡为峰告诉记者,“但以前跟学校打交道,做不同的实验要找不同的部门,有种不太受重视的感觉,而且很多资源我们都不知道。北科大这种公司化运行机制,能够提供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的专业服务。” 

    在胡为峰看来,与北科大的3年多合作,不仅极大地节约了他们的测试成本,还提高了测试效率。“要是单纯服务型窗口单位,出一个加急报告很困难,可跟公司制单位合作,这些都不是难事。以前要是直接跟老师、学院谈合作,往往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差异甚至隔阂,通过这样市场化的第三方,可以简化跟老师的关系,降低我们的时间成本。”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3年间,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累计服务企业约1200家。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王立锦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综合物性测量实验室负责人。他对记者说,自从加入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平台后,他们实验室的设备使用率至少提高了一倍,一改以往设备“吃不饱”的局面。 

   “开展对外市场化服务后,我们的测试工作也更加专业规范。比如以前学校内部做测试,不太注重原始记录的规范保存,加入平台后,需要填写规范的原始记录表,便于溯源。测试流程也必须严格符合相关标准,这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自己检测能力的强化。在与市场主体的接触中,也给我们的科研提供了新思路。”王立锦告诉记者。 

   “为了激活老师们的参与积极性,加快学校仪器设备研发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上,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八二·三七’模式,即成果产业化风险方面,公司承担八成,科研人员承担二成;而收益方面科研人员拿七成,我们拿三成。”刘亚东表示。 

    现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检测资质的范围由最初的两大领域20个项目,扩展到现在的钢铁材料及合金、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橡胶、塑料、矿物、岩石、混凝土、电力产品等26大领域300多个检测项目,每年向企业提供检测报告近千份,“北科大检测”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探索中的思考 

    从最开始单纯的设备开放,到现在全方位多元化的共享及转化格局,北京科技大学的探索成效显著。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驱动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主任彭洁。 

   “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共享本质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多以‘共建共享’为主导,可通俗地理解为几家人各自带着菜一起做饭吃,一定要先拿出来,才能获得收益。殊不知这种方式只是资源共享大系统内的其中之一。当以‘通过共有或共用的资源非独占方式实现资源产权的让渡,使资源稀缺方获得了所需资源’来界定时,资源共享就具备了更多可能实现的方式。”彭洁解释说。 

   在彭洁看来,“需求”是共享的动因。如果没有需求方对稀缺资源获取的愿望,就没有了共享行为发生的动力。“这也是为何现在有不少共享平台建立后却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彭洁坦言。 
 
    由此,我们找到了支撑北京科技大学成功探索的主脉,那就是——聚焦并服务于需求。在设备共享上,他们看到了大批企业和科研机构迫切的实验需求;在引入校内专家上,他们看到了很多教师在开展产学研结合上的跃跃欲试;在仪器设备产业化集成上,他们看到了近年来我国激增的高端仪器设备需求量。 

    瞄准“需求”后,还需要形成一种有效机制进行保障。这就有了北京科技大学公司化运营校内科技资源的改革,有了灵活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有了以国家重大项目为依托研制国家高端装备仪器的新路径。 

   “资源共享,一定要把机制问题理清楚了,否则很难维系。”彭洁说。 

    在探索路上,北京科技大学的这群“掘宝”骑兵将继续马不停蹄。

[来源: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

标签:
用户头像

作者:匿名

总阅读量 3768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