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3/12/18 15:12:40
导读: 2013年10月20-24日,“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宾馆隆重召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2013年10月20-24日,“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宾馆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承办,得到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有色金属在线、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和北京海光仪器公司的热情参与和赞助。参加会议的代表为150多人,包括国内多名在分析检测和标准化方面影响深远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权威人士。

  现场照片

  会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对此次研讨会高度重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战凯出席会议并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介绍,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会代表表示感谢,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国内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的发展,并邀请大家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发中心参观指导。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副院长 战凯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张渝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兼北京材料测试服务联盟秘书长肖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副主任王惠芬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在会上致辞,指出在全球内分析测试服务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国内分析检测增速超越全球平均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得到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的举办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共同促进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的发展,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特邀嘉宾为大会作了精彩报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王海舟院士作了题为《材料基因组计划表征技术试验平台——新材料高通量合成与表征系统》的报告,为大家介绍了材料基因组合成与表征平台、数据预测计算模拟平台、数据库三大系统交联后,新材料合成方式的变化以及分析测试在新材料合成和表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王海舟 院士

  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华昌教授为大家作了《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检测现状、问题与未来》的报告,系统全面介绍了有色金属分析检测行业的现状,并针对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常务副主任 李华昌

  清华大学化学系邓勃教授的报告《定量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同样深受热捧,他针对目前行业内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一些易被误解和混淆的问题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教授的《中国检测市场发展趋势》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赵军锋教授的《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检测标准现状及展望》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检测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方向。还有许多来自业内著名专家和会议赞助单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分享了自己从事研究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内容精彩,涵盖全面,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的召开为分析测试同仁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会议围绕有色金属分析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复杂原料与中间物料中主要计价元素及有害元素、高纯金属中痕量杂质元素分析方法,交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参会代表都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各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技术的推广与规范,提升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而且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解决了很多平常遇到的难题。会议计划每两年召开一次,为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业内人士的研讨交流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会议合影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 供稿

[来源:《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

标签: 有色金属
用户头像

作者:WEI

总阅读量 10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