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离子色谱沙龙举办 行业专家共话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3/07/23 17:19:24
导读: 2013年7月19日,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纪念活动在青岛举行。会议同期举行了离子色谱行业沙龙,与会代表就离子色谱产品及应用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7月1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纪念活动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近20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同期举行了离子色谱行业沙龙。

会议现场

  1983年,中国第一台国产ZIC-1型离子色谱仪问世,那时,国产离子色谱仪与欧美差距很小,甚至有些专家说那个时候基本没有差距。但如今,30年过去了,国产离子色谱仪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却让我们感觉遗憾,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当前,国产离子色谱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国产离子色谱仪未来该如何发展?本次沙龙中,与会代表就以上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正视差距 发现问题

  会议伊始就有很多与会代表反映,他们知道国产离子色谱与国外产品有差距,比如色谱柱、检测器等,但是这种概念往往很笼统,不清楚具体差在哪里,这也是制约国产离子色谱仪发展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纪念活动中,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杨丙成介绍了离子色谱的最新进展,其中对国内外核心部件及技术进行了盘点,从中不难看出,国产离子色谱在泵、检测器、柱子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有专家分析到,国产离子色谱的现状与我国长久以来的体制以及产业模式有关。现在很多厂商喜欢走“大而全”的道路,都要做整机,而且很多关键部件也要自己生产,但结果往往都做不精。这位专家说,其实仪器的功能部件不一定都要自己做,国外很多企业的很多核心部件都是外购的。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成的产业链,国内也缺少专门做关键部件的企业。另外,对于大家普遍认为的国产仪器工艺差距的问题,有专家表示,很多进口仪器的工艺源于公司完美的管理模式,有时候,工艺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

  当前定位:抢占中低端市场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产离子色谱该何去何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国外产品在关键技术及精加工等方面做的确实比我们好,有差距,就要正确的面对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品,国产离子色谱仪在中低端市场可以满足常规分析的需要,而且现在进口仪器已经开始抢占中国的中低端市场了,因此国产离子色谱的目标不要定的太高,首先应该巩固好中低端市场的地位。若将目标定位于戴安的标准,也许可以做出一台,但鉴于核心部件、材料、生产等环节的差距,很难做到批量生产。

  很多厂商也反应,要想抢占中低端市场,用户培训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因为很多中低端仪器用户没有专业的知识,他们操作仪器更容易出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用户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的操作失误,而是仪器质量不好,这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国产仪器的偏见。因此,如何将用户培养成仪器操作高手成了国产厂商面临的艰巨任务,当然这同时也是国产仪器推广的一个途径;另外,中低端仪器的用户,基本没有研发能力,他们希望有现成的方法套用,因此“傻瓜”仪器的开发也是开拓现有市场的一个很好途径;再者,解决方案的储备和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用户,特别是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去做科研,他们希望购买仪器的同时也附带了他们需要的解决方案。在本次会议中,就有用户直接带着问题到现场,希望能够解决相应问题的厂商和他们联系。

  呼吁:支持国产仪器

  此外,在本次会议中,也有代表感慨到,中国的很多用户既是“功臣”也是“罪人”,所谓的“功臣”是指中国用户购买了很多进口的仪器,并在使用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进口仪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不过,这种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国产仪器被使用以及接受建议和意见进而改进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罪人”。

  最后,与会代表还特别呼吁,如果国产仪器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分析需求了,我们就应该多多支持国产仪器!特别是教学用仪器,在不要求高精尖的情况下,国产仪器不仅可以满足教学需求,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练手机会。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离子色谱
logo
青岛盛瀚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