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教育部中科院俩“婆婆”联姻令人期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12/24 10:28:58

  分属于中科院和教育部的研究所、高校如能真正打破管理制度的藩篱,以高度的自觉和开阔的心胸,相互开放、共育英才,必将开创我国科教事业互惠共赢、比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点到面、自下而上的科教“联姻”令人振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光电技术研究院等联合开设“祖同菁英班”,采取“3+1”模式(前3年在学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课程,第4年到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共同培养研究型人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河北大学共同设立本科“生命科学星辰班”,中科院的学者今后将走上大学讲台;教育部与中科院共同启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通过开展重点实验室开放、大学生科研实践等10项工程联合培养人才,目前已有近百家高校和研究所加盟……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本来就是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合则两利、离则两伤。由于分工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各有短长:前者拥有丰富的学生资源,教学中离不开相应的实验仪器、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员;科研院所拥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也需要不断注入有志于科研的“新鲜血液”。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如能打破制度藩篱、取长补短、携手育人,无论对高等教育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善莫大焉的好事。

  回顾历史,由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技大学,就是科教融合的成功典范。该校自1958年成立之初,就实行独特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来自中科院的赵忠尧、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赵九章等科学大家,分别担任各系系主任,并亲自登台授课。凭借“科技教育一体化”的独特优势,中科大很快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高端人才辈出的研究型大学,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科研人才。

  令人遗憾的是,之后由于诸多原因,中科大的这一宝贵经验未能在全国推广。研究所和高校“各有其主”,看不见的藩篱使两者各自封闭运行、有苦难言:前者哀叹新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弱,后者抱怨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

  如今,教育部和中科院这两个“婆婆”打开门户、主动“联姻”、共育英才,值得称道。尽管还面临经费、机制等操作层面的实际困难,但只要双方以高度的自觉和开放的胸襟竭诚协作、戮力推进,定会迎来我国科教事业互惠共赢、比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标签: 教育部中科院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