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两会热议车内污染 8种“毒物”已确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3/13 09:14:17
导读: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共确定了8种车内常见的毒害物质,分别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并且,《指南》首次对这8种毒害物质浓度值作了设定,其中,苯≤0.11mg/立方米、甲苯≤1.10mg/立方米、二甲苯≤1.50mg/立方米、甲醛≤0.1mg/立方米、乙醛≤0.05mg/立方米。

      人们在购车时通常会考虑汽车的品牌、性能和外观等因素,往往会忽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实际上,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却隐藏着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随着由国家环保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出台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涉及“车内环境污染”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指南》解读车内空气污染源  

  新实施的《指南》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技术进步而制定的。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共确定了8种车内常见的毒害物质,分别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并且,《指南》首次对这8种毒害物质浓度值作了设定,其中,苯≤0.11mg/立方米、甲苯≤1.10mg/立方米、二甲苯≤1.50mg/立方米、甲醛≤0.1mg/立方米、乙醛≤0.05mg/立方米。

  记者注意到,根据《指南》的解读,目前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稀释剂胶水油漆和涂料等;二是新车内的各种配件,比如坐椅材料、防撞填料仪表板等;三是汽车内的饰件材料,如塑料纤维纺织皮革橡胶等。这些物件所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对人体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

  尚无机构能提供权威车内空气检测   

  “有害物质多数为致癌物质,长时间呼吸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新车内的真皮装饰物也会有味道,你很难辨别这些怪味到底来自真皮还是车配件散发出来的甲醛。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去做个检测。可是,消费者应该去哪儿检测呢?

  工作人员表示,国家从出台这种新标准到真正实施有一个过程。目前本市还没有专门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说,将会完善汽车内的检测设备并通过国家环保部的认证。但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方式和原理与室内检测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有市民需要检测爱车的空气质量,可以到他们那里咨询。

  那么社会上是否有具备资质的专门的汽车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会上的确有很多室内空气检测机构可以替消费者进行车内气体的检测,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资质和权威机构的委托授权,所以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是给消费者自己看,权当心理安慰。

  其中,位于南开区的一家室内空气检测机构的专家透露,目前该公司只具有检测环境中空气、水、噪音、室内空气的资质,而没有检测汽车内空气的资质,“毕竟汽车内气体检测业务量实在太小,而且申请此项资质还需要公司达到相关的标准,并且具备相应的设施才可以,中间周期也比较长。”这位业内人士说,以前倒是有消费者要求该机构代为检测一下空气,但主要还是留给自己看的,只当吃个“定心丸”而已。

  最好的“排毒”方法是通风   

  检测出车内空气质量有问题后,应该如何处理?社会上流传着一种方法是,在车内放置一些能吸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对此,市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认为,这种办法不靠谱,因为活性炭的“吸毒”能力很有限。

  工作人员表示,活性炭的确具有吸附空气中有机物质的作用,但现实中市民所使用的活性炭大多放在车厢的角落里,因此活性炭只能吸附车厢内小范围环境里的有机物,达不到全面净化的效果。相比之下,通风或许是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另外,有专家提出,除了要少用化学合成的香水、空气清新剂外,驾驶新车的半年时间里应尽量少用空调、多开窗,加快更换车内空气,释放有害物质。而在夏天,应尽量避免高温暴晒加速车内有机物的挥发。

[来源:新报]

用户头像

作者:郭宇森

总阅读量 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