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政府高官全部落选工程院新增院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12/09 08:43:43

  >>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从44人到12人,再到最终的3人,在今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院士中,工程管理学部最终成为人数最少的一个,也是相比上一轮候选人淘汰率最高的。此前,这个学部曾因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候选人云集而饱受争议。昨天,中国工程院公布54名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来自企业的当选院士人数最少。

  政府高官无人入选

  在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一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在随后公布的第二轮名单中,44人中仅入选12人,傅成玉和沈晓明等落选。但仍有部分高管高官进入工程管理学部第二轮名单,如中石化副总经理曹耀峰、中石油原副总胡文瑞、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等。

  在昨天公布的最终新增院士名单中,“硕果仅存”的企业人士有8人,其中企业高管只有3人,包括工程管理学部的原中国石油副总胡文瑞,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丁荣军。而根据记者的统计,政府高官或曾经任职的高官则完全不见了踪影。

  增选六名外籍院士

  据介绍,今年,各单位提名后共产生485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产生了54名新院士,通过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在9个学部中,人数最多的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共8人。来自高等院校的最多,占46.30%,其次是研究院所和厂矿企业,分别占38.89%和14.81%。据介绍,今年还增选了6名外籍院士,其中一名澳大利亚籍院士是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新增院士更加年轻

  据介绍,本次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其中60岁以下的38人,所占比例超过七成。年龄最小的46岁,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李建成。年龄最大的74岁。

  与2007年、2009年两次增选结果相比,人数有所增加,2007年是33人,2009年是48人。另外就是60岁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2007年占42.4%,2009年占66.7%,2011年占70.4%。

  ■专家解读

  院士首先应该是科学家

  在昨天的发布会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旭日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院士评选标准是对所有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他指出,最终当选的院士首先是科学家,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或者在工程科技方面有过成绩做过贡献,即使成为领导干部,也必须是从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做起的。

  对于高官高管的高淘汰率,旭日干指出,评选过程中首先要看其学术背景,但因为指标毕竟有限,评选中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可能就没机会了,要好中选好,只有最优秀者才能当选。

  增选过程出现送礼拉票

  “今年的增选过程也出现了虚报材料、拉票助选等情况”,“还发现个别候选人违反了纪律,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旭日干透露,在公示期间,接到了一些投诉信,有实名的,也有匿名的,投诉信有的确实反映了实质内容。中国工程院共组织了180余位院士和30位工作人员组成62个调查组,前往投诉信涉及到的有关地方和单位进行核实。

  调查发现,有些候选人的材料中拔高成就或材料不符合事实。另外,候选人在被提名之后,要想成功当选院士,最终必须赢得本学部院士三分之二的选票。评选中也出现了一些助选拉票现象,比如候选者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出面向院士递送礼品。“这些情况我们都通报给了院士,让他们在投票时做出判断”,“事实上, 对这种违反增选纪律、干扰增选工作的行为,院士是非常反感的。”对于情节严重的,按规定取消了候选人资格,并把有关情况向当事人所在单位通报,由单位做出处理,同时记入工程院的诚信档案。

  ■相关链接

  院士不应跨专业鉴定咨询

  昨天,中国工程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致新当选院士的公开信,提出八条希望与院士共勉。信中说,每位当选院士都是普通一员,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不宜有过多社会兼职,不能尽责的职务不要兼任,特别是负有行政责任的实职更应谨慎,婉拒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不参与媒体对本人成果的“炒作”,维护院士称号的崇高和尊严。

  信中说,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要拒绝为商业性广告造势,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

[来源:北京晨报]

标签: 院士
用户头像

作者:sunny

总阅读量 38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