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地表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将作修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11/14 19:56:21

  关于征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月监测优选方案》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为更好的推进“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适应“十二五”期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考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反映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特定项目的前35项月监测情况,我站组织编制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月监测优选方案》(详见附件)。

  根据地表饮用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的筛选原则,筛选出的监测项目共30项。其中,含前35项中的19项;新增的11项监测项目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中的后45项之列。

  请你站结合具体监测任务和监测能力情况,就《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月监测优选方案》提出意见。请于11月30日前,将意见或建议电子版发送至邮箱(Email:liwp@cnemc.cn),纸质版请邮寄至总站水室。

  联系人:李文攀 电话:010-84943093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月监测优选方案》

  一、 监测目的

  为更好的推进“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适应“十二五”期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结合重点城市的例行监测任务、监测能力,考虑社会反映强烈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以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目的,通过调整饮用水水源地例行监测的特定项目,掌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方案。

  二、 监测现状

  根据环境保护部历年《关于印发<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每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实施监测,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COD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共28项;从2008年开始每月监测表3特定项目中的前35项,合计63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每月按《地下水质量标准》中23项进行月监测。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一次109 项全分析。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每年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一次39 项全分析。

  目前,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的前35项特定项目中多数为挥发性有机物,一些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社会反响较大的监测项目并未列入。根据35项特定项目的例行监测结果,有些监测项目月检测频次低,甚至未检出。因此,依据管理需求和现有监测能力,需对80项特定项目进行优化,筛选出较为全面、准确和客观地反映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月监测指标。

  三、 监测项目调整原则

  本方案调整的监测项目涉及每月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实施监测的监测指标。

  具体筛选调整原则如下:

  1.根据历年全分析数据,筛选出检出频次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定项目;

  2.筛选出毒性较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较大的污染物;

  3.归纳筛选应用广泛,且造成社会反响大、人民群众关注多的污染物;

  4.监测项目有成熟、可靠的监测分析方法为支撑,其灵敏度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四、 监测项目筛选及说明

  根据地表饮用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的筛选原则,筛选出的监测项目共30项(见附表2)。其中,含前35项中的19项。包括挥发性卤代烃、甲醛、苯系物、氯苯类、硝基苯类、有机氯农药(林丹、滴滴涕)、除草剂(阿特拉津)、苯并(a)芘、酞酸酯类(增塑剂)、重金属(镍、钒、铊、钴、锑)等十类指标。具体筛选说明如下:

  1. 原有监测项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前35项中保留的监测项目共19项。具体如下:

  挥发性卤代烃: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甲醛;

  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

  氯苯类: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

  硝基苯类:硝基苯、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

  上述物质多为化工原料,应用较广泛,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其中大多在近3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中检出频次较高。

  GB3838-2002表3前35项中其他14项中,除部分挥发性卤代烷烃因常用做萃取溶剂而极易在实验室内检出外,其他项目在近3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中检出频次均较低,因此不必每月进行监测,可每年监测一次。

  2.新增监测项目

  新增的11项监测项目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中的后45项之列。具体如下:

  有机氯(林丹、滴滴涕):检出频次较高,该类物质为国家严令禁用,危害性极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阿特拉津:检出频次较高,该物质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等旱田作物除草。尤其是北方玉米产地,施用范围广,施用量大,持效期较长。

  苯并(a)芘:虽然检出浓度较低,但检出频次相对较高,并且为强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极大。

  酞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应用非常广泛、类雌性激素、社会反响大(增塑剂事件)。

  重金属(镍、钒、铊、钴、锑):检出频次高、危害大,且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控制项目。

  五、 分析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前35项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挥发性有机物(22项VOCs):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丁二烯、六氯丁二烯、苯乙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P&T-GC-MS)法进行分析(GB/T5750.8-2006附录A);

  (2)环氧氯丙烷:采用气相色谱(GC-FID)法(GB/T5750.8-2006)或P&T-GC-MS(《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进行分析;

  (3)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601-2011);

  (4)乙醛、丙烯醛:GC-FID法(GB/T 5750.10-2006);

  (5)三氯乙醛:GC-ECD法(GB/T 5750.10-2006);

  (6)半挥发性有机物(8项SVOCs):四氯苯、六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采用GC-ECD法(GB/T 5750.8-2006)或P&T-GC-MS(《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进行分析。

  筛选调整后的30项指标分析方法详见附表2。拟增加的11项指标中,林丹、滴滴涕、阿特拉津、苯并(a)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6项有机物指标,均可用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等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后测定;镍、钒、铊、钴、锑等5项重金属指标,均可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中的前处理要求进行消解后进行测定,消解过程中均不加氢氟酸。

  无论是调整前的35项,还是调整后的30项监测项目,目前标准样品均较易购得。

  六、 组织形式

  本方案是按照站长专题会的要求,经水室和分析室开会讨论后编制完成。

  附表1 2008-2010年饮用水源地全分析特定项目检出频次

序号
特定项目
检出频次
序号
特定项目
检出频次
(1)
447
(41)
乐果
11
(2)
228
(42)
四氯乙烯
11
(3)
223
(43)
硝基氯苯⑤
11
(4)
206
(44)
1,2-二氯苯
10
(5)
199
(45)
百菌清
9
(6)
193
(46)
苯乙烯
9
(7)
179
(47)
敌百虫
9
(8)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122
(48)
氯苯
9
(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17
(49)
2,4,6-三硝基甲苯
8
(10)
111
(50)
2,4-二硝基氯苯
8
(11)
甲醛
107
(51)
二硝基苯④
8
(12)
78
(52)
甲基对硫磷
8
(13)
水合肼
70
(53)
甲萘威
8
(14)
65
(54)
三氯苯②
8
(15)
二氯甲烷
61
(55)
三溴甲烷
8
(16)
三氯甲烷
61
(56)
四氯苯③
8
(17)
苦味酸
43
(57)
1,1-二氯乙烯
7
(18)
四氯化碳
42
(58)
敌敌畏
7
(19)
活性氯
33
(59)
环氧七氯
7
(20)
苯并(a)芘
32
(60)
六氯苯
7
(21)
1,2-二氯乙烷
31
(61)
异丙苯
7
(22)
丁基黄原酸
29
(62)
1,2-二氯乙烯
6
(23)
多氯联苯⑥
28
(63)
2,4-二硝基甲苯
6
(24)
二甲苯①
27
(64)
氯丁二烯
6
(25)
甲基汞
27
(65)
乙醛
6
(26)
林丹
27
(66)
丙烯醛
5
(27)
26
(67)
环氧氯丙烷
5
(28)
乙苯
26
(68)
四乙基铅
5
(29)
微囊藻毒素—LR
24
(69)
苯胺
4
(30)
丙烯酰胺
23
(70)
六氯丁二烯
4
(31)
甲苯
22
(71)
氯乙烯
4
(32)
黄磷
21
(72)
溴氰菊酯
4
(33)
硝基苯
19
(73)
2,4-二氯苯酚
3
(34)
阿特拉津
17
(74)
马拉硫磷
3
(35)
2,4,6-三氯苯酚
16
(75)
丙烯腈
2
(36)
滴滴涕
15
(76)
对硫磷
2
(37)
三氯乙烯
14
(77)
松节油
2
(38)
1,4-二氯苯
13
(78)
吡啶
1
(39)
三氯乙醛
13
(79)
联苯胺
1
(40)
五氯酚
12
(80)
内吸磷
1

附表2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水质分析方法

序号
监测项目
拟用监测分析方法/仪器
方法来源
备注
1
三氯乙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2
四氯乙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3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HJ601-2011
 
4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5
甲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6
乙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7
二甲苯①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8
苯乙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9
异丙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10
氯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11
1,2-二氯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12
1,4-二氯苯
P&T-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B/T5750.8-2006 (附录A)
13
三氯苯②
P&T-GC-MS法
GB/T5750.8-2006 (附录A)
 
14
硝基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ECD法
GB 13194-91
 
15
二硝基苯④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ECD法
GB/T5750.8-2006(31.1)
 
16
2,4-二硝基甲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FID法
GB/T5750.8-2006(30.1)
 
17
2,4,6-三硝基甲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FID法
GB/T5750.8-2006(30.1)
 
18
硝基氯苯⑤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ECD法
GB/T5750.8-2006(31.1)
 
19
2,4-二硝基氯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ECD法
GB/T5750.8-2006(31.1)
 
2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HPLC 法
GB/T5750.8-2006(31.1)
 
21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
GC-M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FID法
GB/T5750.8-2006(12.1)
 
22
滴滴涕
GC-ECD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MS法
GB/T5750.8-2006(附录B)
 
23
林丹
GC-ECD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GC-MS法
GB/T5750.8-2006(附录B)
 
24
阿特拉津
HPLC法
HJ 587-2010
 
25
苯并(a)芘
HPLC法
HJ 478-2009
 
26
ICP-AE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27
 
ICP-MS
EPA 200.8或《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06-2006)
 
 
 
 
原子荧光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28
 
ICP-MS
EPA 200.8或《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06-2006)
 
 
 
 
ICP-AE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29
 
ICP-MS
EPA 200.8或《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06-2006)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4673-1993
(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ICP-AES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30
 
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ICP-MS
EPA 200.8或《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06-2006)
 

[来源:环保部]

用户头像

作者:杨丹丹

总阅读量 1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