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福岛第一核电站检测到迄今最高辐射值 抢修在继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8/02 15:08:17

  前不久,日本政府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抢修的新一阶段工程表,表示目前核电站内当射性物质外泄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抑制。但就在昨天,东京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核电站内的局部区域检测出了在短时间内可立刻致死的超高辐射量,这也是第一核电站检测到的迄今最高的辐射值。日本共同社和《读卖新闻》网站2日报道,测出如此高辐射值的是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附近主排气筒下方管线的表面,东电方面推测辐射源可能是存在于管线内部的放射性物质。

  主持人:那么这会不会对目前的抢修工程以及抑制核物质扩散的工作造成影响?我们马上来连线本台驻日本记者王洋了解一下。王洋你好!首先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昨天东电方面在核电站内检测出超高辐射量的这个事情?

  记者:好的。东京电力公司昨天宣布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位于1号和2号机组厂房外的主排气塔的下方的管道表面附近,测量仪器所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活度最高超过了每小时1万毫西佛,是迄今最高辐射值,但东电表示这不会对抢修作业造成影响。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了解,人体受到的核辐射的量只要超过7000毫西弗就会猝死。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只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上42分钟,那么也就必死无疑了。而东电公司对于在核电站内进行抢修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核辐射量的上限规定为250毫西弗,这也就意味着,工作人员在极限的情况下也就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1分半左右。

  据东电透露,工作人员当天下午2点多的时候,在距离排气塔3米远的地方,用一根棒子绑上测量器对该地点进行了检测,当时的检测数值已经超过了检测仪器的上限1万毫西弗。这也就意味着,在该地点的实际核辐射量肯定是超过1万毫西弗的,这一数值已经刷新了迄今为止在核电站内的核辐射量的最高值。据了解,当时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核辐射量大约为4毫西弗左右。东电方面表示,迄今为止在该区域内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并不多,目前也并没有发现受到大量核辐射照射的工作人员。

  主持人:那么为什么这个地点的核辐射量会如此之高?东电方面目前采取了什么措施?

  记者:据东电公司透露,检测出超高辐射量的管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有原子炉厂房内泄出的气体通过。在3月12号1号机组的原子炉压力容器出现破损之后,为了给原子炉降压工作人员打开了原子炉的排气阀,因此,很可能是由于管道内部继续了含有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气体,或者是管道外部附着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的微粒子。东电公司称,现在这条管道已经没有再被使用了。

  在处理上,东电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封闭了距离现场半径数米的区域,并将用铁板将这一区域遮蔽起来,因此并不会对核电站内的抢修工程造成影响。但舆论指出,今后还有可能在核电站内的其它区域发现类似的状况,难免就会对抢修工程造成影响。因此,并且出于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着想,东电公司目前应该在核电站内展开更为全面细致的测量工作。

  主持人:现在抑制核电站内的核物质外泄的问题仍然是人们所关心的,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记者:我们知道,前一阵子日本政府与东电公司发布了新一阶段的工程进度表,并且表示第一阶段的抢修工程的目标已经达成,核电站内的核物质外泄的量比事故发生当时下降到了200万分之一。但毕竟还是没有完全控制住,所以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要进一步抑制或者说是完全控制核物质的外泄。

  东电公司1号表示,他们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设置地下的防护壁,防止核物质向地下水和海水当中扩散,并且将这一工程的完工目标定在了新工程进度表的第二阶段期限内,也就是截止到明年1月初。

  东电称,他们将先用一道深约30米、长约800米左右的钢板防护壁插入核电站与海边的交界处,形成一道防护墙把核电站内的1号到4号机组全部围起来,防护墙的深度将一直深入到地下水难以渗透的地层内。预计这一项工程的总费用将耗资1000亿日元以上,约合人民币80亿元左右,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还没有决定这笔费用如何来分摊。

[来源:国际在线]

标签: 核辐射
用户头像

作者:杨丹丹

总阅读量 1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