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新华网:科技创新拒绝浮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1/14 09:52:44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奖科技有功人员,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既是对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肯定,也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国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纵观2000年以来16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各自研究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让我们为国家拥有这样一批杰出人物感到自豪骄傲,也为他们长期坚持、倾心投入、不计得失、忘我工作的事迹深深打动,更为他们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品格风范所折服。

  科技创新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没有一蹴而就、立等可取的捷径。从袁隆平、吴文俊到谷超豪、孙家栋,科学家们或俯身在风吹日晒的农田,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一干几十年,一钻大半生。在常人看来艰苦而枯燥的工作中,科学家们享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寂寞,终于淬炼出耀眼的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凝结着忘我奉献的汗水,无须锱铢必较、患得患失的算计。科技创新需要有执著于事业、专注于研究的精神。满脑子官位,一肚子私利,不愿奉献,三心二意,无法在科研道路上放平心态、集中精力,也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果。像那些在艰苦条件下沉下心来忘我工作,为“两弹一星”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科学家,他们的人生轨迹充分说明,不为各种名利诱惑所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科技创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探索,拒绝浮夸吹嘘、急功近利的作风。历数近年来获奖的项目,许多都是科技人员团结协作、潜心攻关多年的成果。“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磨砺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成就。一段时间以来,劣质论文横行、造假丑闻频现。究其根源,在于一些学术研究人员耐不住寂寞,不愿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学术造假、剽窃,败坏了学术的声誉,玷污了科研的形象,也把造假、剽窃者自己搞得身败名裂。在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面前,这些行为何其渺小卑劣。

  科技成果的研发应用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而科技工作者们不计名利、执著奉献的高贵品质,又从精神层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以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来源:新华网]

标签: 国家科学技术
用户头像

作者:丰收秋天

总阅读量 35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