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国医院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不足50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1/12 08:30:06

  美国《纽约时报》1月11日文章,自非典和禽流感以来,中国检测新流行病爆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上周中国卫生部门一位高官认为,这种能力仍然“很不发达”。

  这一评论来自美国《健康事务》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由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冯子健博士与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两位研究员共同撰写。

  中国的公共健康系统是20世纪50年代按苏联模式建立的,可检测瘟疫、狂犬病、霍乱和小儿麻痹症等多种疾病。2003年非典来袭时,曝露出了该系统人员紧缺、反应不及时等缺点。此后,中国政府将数十亿资金持续投入这一系统,尤其是对各个实验室予以支持。

  目前,27种流行病的疑似迹象都需要通过在线网络进行报告。同时,中国2万家医院还须将检测样本递送至地区实验室加以确认。但是,上述文章称,各实验室收到的样本数目“不是很大”,而且医院还需付费。

  此外,中国的医学院历来不培养医生收集血液及脊髓并形成报告的能力。中国医院拥有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不足50个。而很多祖父母通常会反对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化验,所以医生们通常采取“先治疗,再确诊”的办法。

  在追踪霍乱和流感时,这一系统可发挥很大作用,但在对耐抗生素病菌做“指纹分解”及连接医院数据时,它的能力非常薄弱。举例来说,冯博士的文章称,如果一种被大肠菌污染的食物流入中国,中国将无法查明因吃这些食物而致病的确切人数。

[来源:环球时报]

标签: 实验室
用户头像

作者:sunny

总阅读量 38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