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赵国屏院士:交叉学科人才稀缺 研究生招生困难期待改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11/18 16:19:2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国屏日前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访谈时表示,为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生物学等具有高度学科综合特性的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而我国目前这类人才稀缺。他希望研究生招生过程能够更加灵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有利于交叉型人才的培养。

  赵国屏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项研究工作是利用基因组的方法和系统生物学的理念来研究中医中药的机理。为此,他每年都希望能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招到合适的研究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在招生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中医的学生往往缺乏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而学分子生物学的学生通常不了解中医中药,更没有兴趣研究中医中药。所以,报考的人很少,考上的更少。

  “我非常想培养这种交叉学科型的人,这是非常有用的。创新仪器设备的研发、生物信息技术发展,都需要学科交叉型的人才。但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太困难。”

  是什么限制了交叉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呢?赵国屏说,“现在的研究生招生条件和调剂都比较死板,看来其目的是担心‘开后门’。”对此,赵国屏很感慨,人们还是在用大学招生的观念,来思考研究生招生;以看待MBA等“在职研究生”同样的眼光,来看待做基础研究的研究生;人们也往往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方法,混同于从事文史哲等文科研究的研究生。如果认识到,研究生是一个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团队共同进行创新活动这样一种艰苦创业,在创业中学习研究方法的过程,很多限制自然就成为导师(们)自己的规范,如果赋予导师们更多的自主权,我们就能招到好的学生,也避免招进一些不合适的学生。这方面确实需要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更加有利于交叉学科型人才的培养。

[来源:人民网]

标签: 人才研究所
用户头像

作者:杨丹丹

总阅读量 1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