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Wright Dust Feeder II 粉尘发生器助力中国粉尘气溶胶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09/19 14:26:19

      自从Martin Wright研发Wright Dust Feeder II 粉尘发生器以来,它已经用于科学研究差不多60年的历史.
     

现在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开始正式为中国 颗粒物研究人员提供Wright Dust Feeder II 粉尘发生器.

      颗粒物研究一部分属于现场实验,另一部分属于实验室基础性研究,如无组织扬尘源颗粒[1]和除尘器下灰的粒径分布与成分谱研究光学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监测仪的校准[2]颗粒物净化装置性能实验等. 以上实验室研究都需要一套颗粒物再悬浮和检测系统,即在实验室稳定发生一定范围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粉尘颗粒物,并进行检测[3]. 其他学科领域同样需要此系统,如制造业过程控制与职业卫生学[4]、可吸入毒理学[5]环境健康与流行病学.

    再悬浮和检测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是颗粒物再悬浮系统,颗粒物再悬浮过程包括2 个步骤:以恒定速度向颗粒物发生器连续定量投加粉尘及扩散粉尘形成颗粒 物气流[6]. 国外典型的再悬浮系统是Wright 粉尘喂料系 统[7]和流化床系统[2],两者各有优缺点. 其中,Wright 系统以一个恒定的速度磨蚀柱状压缩粉尘饼,适宜长时间研究,更适用于干燥、硬质材料粉尘,且90%以上的颗粒粒径≤10 μm[6];流化床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转,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很广,不受粉尘材质限制[2],但初始阶段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获得稳定的输出浓度,当改变粉尘喂料速率时,约25 min∼1 h 才可达到平衡[6,9].

    相关介绍见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File/2010/9/2010091914272510408.pdf

[来源: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

标签:
logo
北京赛克玛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