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第八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沪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05/25 13:33:09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八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5月18日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上海航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第二研究所。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校、部队、国家海洋局等二十多单位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这次会议是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的标志性学术活动即每两年一次的系列专题研讨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一次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在挂靠单位召开。作为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三十多年来一贯热情支持学会工作和各项活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力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并讲话。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上海市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兄弟学会以及上海地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派代表到会向大会祝贺。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在历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会及挂靠单位专业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国科协有关精神,积极组织并开展全国范围内有关空间遥感技术研究和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的学术交流及科学普及工作,为推动我国空间遥感科学技术和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与进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特约报告,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褚君浩院士的“现代光电技术与地球”、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王建宇的“空间光谱成像技术进展”、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智勇的“小卫星对地观测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雷的“风云三号光谱成像仪”、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地质勘查院副院长梁春利“红外三通道扫描仪在核

  电温排水遥感测量中应用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遥感与数值中心副主任毛志华的“高光谱海洋遥感应用潜力分析”报告,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顾行发的“我国民用高光谱卫星及其应用潜力”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报告使代表们了解了各位专家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增进对空间遥感科学技术及其相关学科新发展的了解。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童庆禧院士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他感谢有关兄弟学会对本会议召开的关怀、支持和祝贺,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为会议的成功召开所作的努力和对会议提供的优良条件。他说我国在高光谱遥感领域已取得重大成果,但要跳出高光谱更能理解高光谱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科学技术的综合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遥感界同仁任重道远,他希望代表们为实现我国从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而继续不懈努力。遥感,让城市更美丽!

[来源: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用户头像

作者:刘玉兰

总阅读量 5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