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11/25 22:38:29

  11月25日下午,与BCEIA2009同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先生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中苑宾馆成功召开。岛津制作所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田中耕一先生在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小谷崎真先生陪同下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来自与分析行业相关的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发布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网络媒体应邀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  

媒体见面会现场

  小谷崎真先生主持了本次媒体见面会,首先概括了本次媒体见面召开的背景:受本次大会组委会的邀请,田中耕一先生来到BCEIA 2009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融合跨学科分析化学的创新》,并借此机会与各位媒体进行深入的交流;其次介绍了田中耕一先生个人情况:田中先生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事质量分析(与医学和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工作,目前其担任岛津制作所质量研究所的所长一职。

田中耕一先生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小谷崎真先生  

  随后,田中耕一先生就现场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而精彩的回答。在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田中耕一先生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田中耕一先生详细介绍了本次参加BCEIA学术报告主要希望传达的信息。第一信息是:与大家分享自己之前有意义的经验,传递给大家提供参考,继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对科学技术含义的理解,田中耕一先生认为科学技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即把解析自然法则;另一部分是技术,即我们可以灵活应用的手段。“各位印象中可能觉得欧美拥有领先的技术,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技术很早就已经非常重视,拥有很长的科学研究历史。虽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把很多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解析。但是对于‘人体’来讲,科学家只能解析其中百分之一。对这一系列技术,人类掌握的还不够。”“对人类科技进步,分析计测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担任重要责任。所以我愿意把我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类科学技术研发有贡献的仪器研究上来,能够成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助手,帮助人类进步。”

  第二个信息是: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分析技术的进步,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综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田中耕一先生结合自己研究的质量分析领域方面的工作给大家详细阐述了跨学科领域之间交流的必要性。“蛋白质,工业材料等领域的研究都会用到质量解析这样的手段进行分析,势必就要离子化,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而蛋白质解析过程中会涉及到医学,药学等知识。另外,环境污染监测过程,中同样需要涉及离子化,而最初的离子化过程就需要牵涉化学知识;从分离检测到最终出报告涉及物理、数学、通讯、电子甚至软件等多学科知识。如果做好质量分析研究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所以推进质量分析技术的进步,就要多学科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独创性’给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我觉得毕竟一个人能力和知识有限,还是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互,这样才能推动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今后的科学研究趋势也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也是我所倡导的‘团队合作精神’,即不同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不同学科专家相互协作。”田中耕一先生进一步就自己个人的经历详细说明了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

交流现场

  其次,田中耕一先生就自己目前的研究工作以及同中国学者之间深入的学术交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特别提到田中耕一先生很欣赏岛津上海研发中心的丁力先生所发表的论文观点,但遗憾地是目前还只是理论化,他希望能够将此理论实现具体的应用。此外,他还提到与上海复旦大学学者进行蛋白质方面的研究。以及与美国西雅图癌症机构海外学者进行的研究。田中耕一先生提到昨天参观北京蛋白质中心过程中表达了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田中耕一先生通过糖锁研究和日本文化的结合说明了对科学技术研究或多或少受到本国文化影响,带给中国研究人员的信息是:不一定要运用和欧美一样的分析技术研究手段,我们可以根据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我们自己文化结合继而形成不同的科学研究手段方法。最后关于对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印象,田中耕一先生表示很多活跃在世界前沿科研领域的都是中国学者。

  最后,田中耕一先生就MALDI(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技术中Matrix(基质)干扰问题为仪器信息网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介绍说他正在从事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关于MALDI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亟待拓展更多应用领域。田中耕一先生表示将继续进一步在此领域深入的研究。本次媒体见面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nanaliu

总阅读量 3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