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市场洗牌,谁在突出重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07/06 09:32:26

  5月21日,金融风暴笼罩下的全球经济形势还未透出阳光,无锡高新区内的锡通机械却是另一番风景:今年以来公司新招聘了80多名员工,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全球唯一的全移动沥青搅拌机正在加紧调试,1.4亿元的订单使公司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几个月以后。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何以成为行业冠军?《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在日趋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正合”;自主创新就是“以奇胜”。只有出奇,方能制胜。

  “校企联盟”

  草根企业渡过“断乳期”

  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曾是长三角县域经济的主导。仅常州就有5.7万多家民营企业,平均每18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民营经济已占常州经济总量的2/3。当前,长三角地区正经历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纺织、印染、机械等传统产业面临严峻形势。依靠市场驱动的大批草根民企成本上升,出口下滑,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而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排名,我国企业获得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的机会与能力,在所评国家中名列末位,产学研合作不顺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短板。同时,过去单打独斗式的产学研合作,也不利于企业长期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何帮助这些正处在“青春断乳期”的草根企业渡过危机?企业在探索,政府也在思考。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不久前指出:“产学研合作应从面向某一产品的项目合作发展到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建立面向长远的联合研发中心,或者在政府支持下建立面向区域创新的行业技术服务平台。”

  实践中总是不乏探索者。那边话音未落,这边江苏的“校企联盟”合作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从4月3日启动全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大会以来,到6月10日,江苏高校已经有3000多个专业学科与企业建立2900多个“校企联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校企联盟”并不是被动的“应景之作”,而是谋划于先的时代卷轴。

  江苏足迹涂料有限公司这样的小企业在常州有200多家,大多是从常州涂料研究院获得了技术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多是生产木器、墙面等低端涂料产品,为了维持生存还得互相压价。但是从2006年起,该企业像脱胎换骨一般迸发出创新动力,每年都有2个新产品问世,还申请了专利,年新增产值上千万元,并敢于在风电涂料等高端产品领域与跨国公司一较高低。

  变化缘于2006年南京大学在常州设立的“南大常州高技术研究院”。作为入驻常州科教城的第一家高校,南大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以“研在常州,发在常州”的技术研发模式,由南大派员进驻企业共同开展创新活动;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实行“研在南大,发在常州”的技术转移路线,把一批成熟适用的技术成果移植到企业中,帮助企业依靠产品创新走出困境。

  建院2年多,研究院已在科教资源匮乏的常州显示出校企合作的强劲效应:与企业合作项目60多个,孵化12家创新型企业,建成23个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引进13个创业团队,同时还带动了153家研发机构进驻常州科教城。

  常州并不是特例,南大也非唯一。目前南京大学已在江苏全省设立了8家研究院,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技人员也纷纷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每年江苏高校科技成果有53%在省内实现转化,40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产学研合作达80%以上,省内高校作为成果来源和技术支撑单位的超过1/3。

  机制创新

  迈过产学研合作之坎

  过去,科研成果要想“落地”很难,因为院校和企业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点,要么技术难以对接,要么资金缺口大。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和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必要的合作机制。专家们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国际化日趋接轨,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到了创新、转型的阶段。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全省科技服务社会推进产学研合作必须进入以提升水平、拓展内涵、优化机制为重点的新阶段,校企联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我们从船舶防腐施工起家,做到今天拥有4家高科技企业的集团,实实在在地从产学研合作中尝到了甜头,90%的合作项目都获得了成功。”江苏大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颖健有感而发。

  他认为,校企观点不合是产学研合作之坎。比如,学校重视的是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企业更强调市场需要和适当的技术优势;学校的研发人员经常流动,而企业更期望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创新优势;学校倾向于自由的思考和广泛的探索,而企业更重视项目的管理等等。

  因此,大元生物借鉴了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项目的确立、可行性的论证、相关实验到合成工艺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公司出资300万元在清华组建蛋白药物组学实验室,负责药物前期基础研究实验,企业派员驻校研究。同时,清华指导公司建立企业实验室,完成药物的后期实验。

  两年来,大元生物与清华大学合作已经建成2个实验室和8个技术平台,特别是创新合成了小分子苯并三嗪类化合物,已申请国际专利,有望治疗黄斑变性性眼炎、糖尿病致盲等病症,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与邬贺铨的观点不谋而合:“产学研合作必须从成果转让上升到技术转移,企业不能等到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完成再去谈合作,应该在初期就介入高校、科研院所的开发,从中培养出人才,然后连人带成果和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目的不限于某一项新产品,应更看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胸藏锦绣、迎风踏浪的弄潮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严峻形势下,江苏扬中传来好消息——95%的规模企业逆境不停产;电力电器产业瞄准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带来的市场空间,手握订单逆势前行。

  扬中科技局局长管拥军介绍,该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力电气产业基地,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创新转型”,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多家企业的产品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大全集团的断路器产品在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一个产品拥有40多项专利;南自通华在母线领域拥有唯一的企业研发中心,美国GE公司甚至放弃母线技术的开发,转而向南自通华支付母线技术使用费。

  创新“温室”

  育出优质产业群

  5年前,吉鑫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械小厂转型发展风电装备,还是铸造技术的门外汉;5年后,吉鑫一跃成为世界最大风电零部件企业,掌握了引领行业发展的5项国内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

  凭借与东南大学的校企联盟,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胆突破风电零部件铸造必加镍的国际惯例,不仅大大降低成本,还创造了风电产业发展的奇迹: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订单数量翻番,利润增长300%,形成了风电铸造零部件、铸造加工、表面处理一条龙配套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并成为世界前10大风电整机厂中7家企业的主要供应商。

  困难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产业洗牌中率先突出重围的一定是像吉鑫风能这样未雨绸缪的企业。这是市场为江苏企业投出的一票,更是江苏企业用产学研合作选择市场的必然结果。

  在苏州,一个面积仅有1/3平方公里的国际科技园,去年实现产值40亿元,今年又逆势增长30%以上,苏州六成的软件开发和九成集成电路企业在这里扎根,高科技人才达1.4万余人。高技术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就瞄准了国际一流水准,如何能把一流人才项目引的来、留的住、养的大,是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和决策能力的重要考题。

  苏州一直以来领改革开放之先,但是经济热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冷思考”:产业规模和基础投资飞速增长的同时,本已捉襟见肘的科教资源更显不足。为了给高技术新兴产业营造创新“温室”,苏州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需求,巨资引进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国字号科研机构,大规模与清华、北大、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

  招才引智为原本低端的加工制造业输入源源不断的“科技之氧”,并攀向微笑曲线价值高端。2003年,江苏省科技厅与苏州共同投入4000万元建设了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使苏州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封闭、测试到应用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经过6年多发展,中心依托中科院、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所,建立了一个以集成电路测试为核心的IC测试服务协作网。在国际上每小时租金达1000美金的EDA软件,在这里却以100元/小时低廉价格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亮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设计固态硬盘的小企业,如果完全由企业购买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一年的费用高达100—200万美元,而在苏州中科这个公共平台支持下,一年仅需20—30万元。目前,苏州中科每年为当地创造的经济效益达数亿元之多。

  而南京市也在危机到来之前,就为软件产业缝好“御寒冬衣”:从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全市以每年不低于10亿元的资金,扶持软件产业发展。今年1—4月份,南京软件产业一枝独秀,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96%;外包服务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202.59%。通信、智能交通、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安全等成为南京的特色软件产品群。中兴、华为等国内信息产业巨头不远千里,把研究院迁到南京。而随着华为软件研发重心向南京转移,华为在全国的13家核心外包公司中有8家都已落户南京。

  创新之笔

  为传统产业点石成金

  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冲击,钢铁、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可谓是首当其冲。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认为,大到国家小到企业,竞争力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创新能力。金融危机是一次平等的“集中洗牌”,目前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好时机。谁敏于见势,谁势中识“机”,谁“机”中发力,谁就会赢得新的发展优势,因此校企联盟合作不仅事关当前更兼顾长远。

  早在几年前,江苏省科技厅就着眼产业创新发展,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点,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在沙钢等一批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新型重大研发机构,在全省建设235个公共科技平台服务中小企业,今年又相继启动建设院士工作站和校企联盟。

  江苏紫荆花纺织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面料服装为主的企业,20多年的苦心经营带来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却并未实现内涵的同步提升。但是一棵不干起眼的黄麻却改变了企业发展的轨迹。

  黄麻是世界第二大天然纤维作物,长期以来被用于麻袋、麻绳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紫荆花却从黄麻的特性中嗅到了商机:抗菌、吸湿、防霉、防虫。经过与东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十余高校联合,建立“东华紫荆花纺织研究开心中心”、“江苏省黄麻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最终构建了黄麻育种种植、纤维处理、纺纱、面料生产、服装、复合材料以及各式板材为一体的完整绿色产业链,申请专利251项。近两年来,黄麻产品的销售额连年翻番,仅1—4月就同比增长30%,出口增长20%,今年将达3亿元。

  而常州第八纺织机械公司依托高校院所研发的双轴向、多轴向经编机,不仅打破国外封锁,而且价格降低一半。公司还大幅增加对高性能复合材料和风电、航天等新特材料的研发投入,以1.5MW风机叶片特种纤维新型复合材料为例,比传统工艺减轻一半左右的重量,风力发电成本大大降低。

  “传统行业并不与落后、淘汰画等号。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创新、升级,即使是传统产业,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朱克江认为,“应着眼于传统产业高新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双自’之路,增强现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江阴,政府成为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强力推手”。2007年该市依托占工业产值30%的钢铁产业,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在东南大学的指导下,已经在5项产品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其中利用废酸制备超细磁粉技术,有望解决众多钢铁企业多年悬而未决的废酸处理难题,还能让企业在废料中“淘金”。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传统企业提档升级,让江苏制造业“群星闪耀”,钢铁产业的沙钢、法尔胜、兴澄、中天,纺织行业的阳光、海澜、梦兰……一大批多年精心培育的抗风浪抗击打的万吨巨轮般的规模型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形成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来源:科技网]

用户头像

作者:nanaliu

总阅读量 3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