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我与BCEIA和PITTCON——莱伯泰科公司总裁胡克博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02/24 17:26:10

  在世界范围的分析仪器展览和学术报告会中,BCEIA(北京分析仪器展览及报告会)和PITTCON(彼兹堡分析仪器展览和报告会)无疑是目前世界分析仪器界公认的最受瞩目的两个展会。BCEIA以最快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全球仪器界的众多著名厂商,而PITTCON则以其巨大的展示规模让参加过的人始终难忘。

  在已举行的12届BCEIA展会中,我参加了自1993年以来的8届;而自1992年起,我连续参加了17届PITTCON展。像我这样密集地同时参加两个分析仪器展的人,不能说绝无仅有,但肯定不会很多。我不仅见证了近20年来两个展会的变化,而且对发生在这两个展会中的很多故事记忆犹新,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展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初识BCEIA(1985年)

  记得第一届BCEIA是在1985年举行的,那时我正在广西大学做助教。大约是在那年的3、4月份,系里转来广西分析测试协会的通知,说是北京要开一个国际性的分析化学报告会,希望大家投稿,要求内容好,质量高,文章必须是英文的,还需要先送到广西测试协会审核再送出去。我那时年轻,刚在《理化检验》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自认为实力不凡,就勇敢地投了一稿。稿子投出去后,左等右等没有动静,就打电话给广西分析测试协会主席吴精如先生(这是一位当时在地质分析界知名度极高的人),问我的稿件如何。他的回答是:1. 质量不高;2. 英文不行。后来才知道,广西当年只选了7篇文章,组成了共7个人的代表团队参加了第一届BCEIA报告会,而这7个人都是当年广西分析仪器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哪儿轮得上我这样一个广西大学化学系非正统化学专业毕业的助教呢。

  后来听说第一届BCEIA展览会参展的几乎都是外国公司,国内公司只能在各个角落里勉强亮个相。报告会的正式语言是英文,来了很多世界级的分析界重量级人物。BCEIA结束后,广西分析测试协会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世界级的分析化学家到桂林游览和参观,并在桂林给广西的分析界作学术报告。借此机会,我向系里申请去桂林听报告会,系里照顾我这个“人才”,不仅批准我去了,还报销所有费用,真是让我欣喜若狂啊!

  报告会请了哪些人做报告,老实说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两位却不可能忘记。一位是大名鼎鼎的ICP发明人之一,荷兰人格林菲尔德(Greenfield),他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的法西尔教授(Velmer Fassel)在不同的实验室共同发明了ICP光谱仪。另一位是大会请来的翻译,中山大学著名教授张展霞老师(当时真是人才奇缺呀,翻译都需大教授来当。张教授后来当选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教授曾在Fassel的实验室工作过。当时我是抱着一腔崇拜之情倾听这些专家的报告,却没想到10年后,我本人能够有幸得到张展霞教授的邀请,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全球华裔分析化学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特邀发言,这是后话。

  第一届BCEIA就这样结束了,但由此引发的故事却还没完。我把自己那篇未能入选的文章改写成中文,投稿到中国的分析化学杂志,结果发表了。欣喜之余,我意识到如果想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必须努力学好英文,于是我埋头苦读,第二年考托福,考了550分,勉强超过最低录取线,最终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录取,意外地成了著名的Fassel教授的学生。第二年Fassel教授退休,我又成了他的学生Sam Houk的学生,专攻ICP-MS仪器设计,成为了这一领域里最早做ICP-MS仪器设计的中国人之一。

第一次PITTCON之行(1992年)

  我第一次参加PITTCON是1992年在新奥尔良,与几位Houk的学生一起,从Iowa连续开了20多小时的车,从寒冷的美国北部一直开到温暖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初次进入PITTCON展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难以想象的大,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其次是仪器多,大多数的分析仪器和实验室设备都是第一次看见。正是这次参展,再一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天我有幸被邀请在大会上作报告,而在听报告的人中有当时担任热电Jarrel Ash公司(TJA公司)的总工程师Gary Kunselman先生。当时TJA公司的总裁Earl Lewis先生正在展会的某个休息点与人聊天、喝咖啡,那时还没有手机,联系起来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但Gary还是把Lewis先生找到了,并约我去和他见面。这次见面决定了我后面的工作和生活轨迹。Lewis先生当即就邀请我去热电做ICP-MS,几个月后我去了波士顿的热电,开始了我在美国第一个正式的,也是唯一一个给别人打工的工作。后来Lewis先生做了热电的CEO,我也一直在热电的不同部门任职,再后来Lewis先生离开了热电,到FLIR公司任CEO,我也随即离开了热电,与Earl Lewis先生一起创立了一个新的公司─莱伯泰科公司。莱伯泰科以中国北京为研发和生产基地,为全球提供高性价比的分析仪器和实验室设备。经过5-6年的发展,莱伯泰科已在全球的分析仪器界建立起了自己的优秀品牌。

第一次BCEIA之行(1993年)

  大约在1993年初,我意外地收到了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的邀请信,邀请我去BCEIA报告会做报告,因此我就发了两篇稿子过去,1、等离子光质谱的构造和优势;2、ICP-MS的现状和发展。当时我很自信文章一定会录用,因为内容都是当时最新的东西。全球当时懂这种仪器结构的人不多,华人中在国际大的仪器公司做ICP-MS仪器研发和设计的估计我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位。不久接到了组委会的通知,安排我作学术报告。于是,我在离开中国近7年之后第一次踏上了回祖国的路。

  那是我第一次的BCEIA之行,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作学术报告。作报告时还有个插曲,当时要求作报告的人讲英文,但我发现听众中90%以上的都是中国人,只有很少的外国人,因此我向大会主席黄本立院士提出想用中文讲,因为幻灯片(那时用的是幻灯片)都是英文的,老外们应该没问题,但用中文讲,能让大多数的听众听清楚,这样大家都清楚。想想也是,那个时候,大家英文都不太好的时候却要求在中国的学术报告用英文,据说现在都用中文了(老外除外)。

  由于内容独特和新颖,报告会应该说很成功,也就是那两个报告打开了我在中国作学术报告的水龙头,之后无穷尽的报告会搞得我筋疲力尽,但也让我认识了中国许许多多老一辈和新一辈的分析化学领域的优秀人士。

  报告之余自然是逛展会,逛着逛着我就发现了几个特点,第一,好位子几乎全是外国公司的;第二,大展台也是外国公司的;第三,最大的展台是一个叫“贝尔德(Baird)”公司的,有10个展台。那时展台不像现在这样要搞很多装饰,很大,很高,那时就3x3平米一个,一个接一个,挂上展板,放上仪器就展览了。贝尔德当时其实是一个不算大的做火花直续光谱的公司,贝尔德中国办事处由一位叫钟爱珍的女士领导,仪器界叫她钟小姐,钟小姐是纯粹的美国人,但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她是非专业出身,但将贝尔德中国领导得无人能比,誉满全球,十个展台到现在都算比较大的展台了,何况15年前。

  我在展会上了拍了一些照片,有PE的,Varian的,HP(现在的Agilent)的,当然也有贝尔德的。回美国后向热电仪器总裁Earl Lewis汇报,并将这些照片给他看。听完汇报,看完照片后他做出了几项影响深远的决定,以热电TJA的名义去中国开办事处,在中国打热电(Thermo)的品牌,由我筹划和兼管,另外就是并购贝尔德。那时热电正在发展的“火”头上,刚刚并购了菲尼根(Fimnigan)、尼高力(Nicolet)等世界著名的仪器公司,正在找机会并购更多的公司,正好说起了贝尔德,看到了她的30多米长的展台,看到了中国的机会。几个月后,热电宣布并购贝尔德,1年后,贝尔德正式进入热电集团。纵观这次我的BCEIA经历,有如下几件事印象深刻:

  1、为了参加此次BCEIA,我在离开中国近7年后首次踏上了回到祖国的路。

  2、热电决定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打热电的品牌,开启了热电的中国之旅。

  3、为热电并购贝尔德加了一把火。

第二次BCEIA之行(1995年)

  当时的热电在中国有好几个办事处,但都不打热电的牌子,分别叫菲尼根办事处、尼高力办事处、贝尔德办事处。这次展会之前,我们在一起开会,决定所有在中国的热电办事处合在一起参展,统称热电集团。那次BCEIA,突然出现了一个热电集团的展台,而且很大(当然很大)。许多人并不清楚,特别是那些习惯叫PE, Varian, HP等为大公司的,一下子都搞不清楚电热是哪儿冒出的神仙,说起来还有一个插曲,大会开幕的宴会上我有幸被邀请到主桌,当时王顺昌先生将我介绍给参加宴会的一位科技部的副部长,我将名片递给他后听到我至今为止都记得的一句话,“热电公司,发电的企业也来参加仪器展吗?”当时我哭笑不得,那时的热电已如日中天,我自以为没有人不知道热电。之后我将此事说给Lewis先生听,他也说了一句我至今忘不了的话,“不知道热电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同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在中国唱响热电的品牌。之后不久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招待宴会,请来了多方媒体,Lewis先生亲临宴会宣传热电(十多年前我们提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时,很多人都怀疑我们疯了)。事实证明,热电的品牌自那以后如火如荼,越烧越旺。

莱伯泰科BCEIA之路

  2003年的BCEIA是我10年前参加BCEIA后的第六次BCEIA之行了,而这次又有了新的不同,因为我在那年离开了热电,创办了一个新的公司—莱伯泰科公司(LabTech)。莱伯泰科当时很小,只有十几、二十几个人,租了一个展台,很小、很简单。我又碰到了十年前同样的问题,谁是莱伯泰科?这不是我们宣传的不够,而是我们确实太小,太年轻。

  这次展会我们展示了水循环和电热板两种产品,展台虽小,但熟人却很多。很多人,包括朋友、熟人、以前的竞争对手、熟悉的热电的顾客都到我们展台来聊聊、看看,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借旁边公司的展台位置来说话。那一年,莱伯泰科开始了自己的BCEIA之旅,到2005年的第十一届展会我们订了4个展台,2007年我们又扩大到了6个展台,产品也从水循环、电热板增加到HPLC、UV-Vis、GPC、DigiBlock、SPE、微波消解等产品。

  即将举行的第十三届BCEIA,莱伯泰科租了八个展台,我们将展出四个事业部的从设备到分析仪器,从实验室设计到实验室软件,从无机样品前处理到有机样品前处理的产品。今天,莱伯泰科已成长为优秀的公司,也成了BCEIA和PITTCON上的常客。

PITTCON上的中国公司

  前面说到我在1992年第一次参加PITTCON时,有几个很深的体会:

  1、展会大得难以想象。

  2、仪器公司都是很大的阵容。

  3、几乎没有一家中国的仪器公司,美国公司的展台上也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2006年,十四年后,当莱伯泰科第一次参加PITTCON时,已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尽管中国公司不多,但已有不少,在美国公司的展台上已有了相当数量的华人,也有一些在美华人成立的公司参展。记得莱伯泰科参加的第一次PITTCON展会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Orlando)。那一次仪器信息网由唐海霞女士带队也去了好几个人,并在仪器信息网上连续发表了许多文章和照片,题目就是PITTCON展会上的中国公司。自那以后,中国公司逐渐在PITTCON上增多,产品也逐渐丰富,显示着中国公司逐渐地走向仪器的世界市场。

BCEIA和PITTCON的未来推测

  自1992年参加PITTCON和1993年参加BCEIA后我就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的BCEIA和PITTCON展会我都去,可谓是这两个展会的常客,也可说是这两个展会近20年发展的见证人。从我的眼中可见如下变化:

  BCEIA上中国公司已与外国公司一道成为展会的主角,2007年的那一届,最大的展台已不再是外国公司的,而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实力发展起来的普析通用公司。中国公司的产品不管从品种上,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在拉近与国际公司的距离。PITTCON上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展台也越来越大,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两个明显的变化,BCEIA变得越来越大,而PITTCON变得越来越小。如果要推测未来十年这两个展会的变化,从这些年的变化,我有如下大胆的推测:

  1、十年后BCEIA的规模将超过PITTCON(即参展公司的展台数),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分析化学仪器和设备展览会。

  2、十年后,PITTCON上的中国公司或以中国人为主的公司将超过30%,参展的产品将有一半是中国生产的。

  其实,仔细回顾每次BCEIA和PITTCON上发生的事情,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难以忘却的人和物。有很多人与我一样,与这两个展会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产生了许许多多对自己、对别人、对仪器公司都有影响的事情。伴随着时代的发展,BCEIA和PITTCON也一样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来源:莱伯泰科控股公司]

标签: 莱伯泰科胡克
用户头像

作者:rjzhou

总阅读量 21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