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的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共同主办,是国内近红外光谱学领域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顺昌先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张宝吉博士等嘉宾以及二百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从会议获悉,当前,国外近红外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近红外仪器已经形成独立的产业,国际上近红外技术市场主要被美国热电尼高力公司、丹麦FOSS公司、德国布鲁克公司、瑞典Perten公司、美国Brimrose公司等分析仪器企业占据。我国的近红外技术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北京英贤和上海棱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外近红外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国内近红外仪器产业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虽在仪器性能指标、稳定性等方面还有差距,测量附件还不够全面,但这些差距并不是阻碍国产近红外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国际上主要从事近红外仪器研发、生产的公司也在把主要精力投向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开发上,因此共享模型和方法标准的研究将会是近红外技术以后几年发展的主要方向。可喜的是,我国的部分科研院所,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目前已在化学计量学方面进行了非常出色的工作。
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烟草、石油、农业等领域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的总量达到近1000台,其中国产近红外光谱仪数量比例不足5%,多数为进口仪器。其中原因之一是近红外仪器不单是仪器的硬件技术和数据处理的软件技术,它还需要研究开发模型和方法技术,这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国内企业往往有些力不从心。而国外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已在石油、烟草、医药、农业等领域占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生命科学、公共安全领域中对现场快速检测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能够实现该要求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应用将会日益广泛。从国际近红外发展的趋势,以及粮食、食品、医药、烟草、石油、化工、饲料、育种、国防等行业领域需要继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角度分析,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近红外技术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加,待研究和开发的领域还会不断扩展。
[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