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Cytiva(思拓凡)

关注

已关注

白金21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

400-605-1688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Cytiva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非凡小核酸创新领袖联盟成立,Cytiva携手行业专家助力新型疗法的科研转化与商业化

2024年6月12-13日,由Cytiva(思拓凡)主办的非“凡”小核酸创新论坛在苏州举行。期间,“非凡小核酸创新领袖联盟”正式成立,将在促进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资源对接、为政策制订建言献策、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努力,从而打造更好的小核酸创新生态。6月12-13日,非“凡”小核酸创新论坛在苏州举行非凡小核酸创新领袖联盟成立Cytiva中国基因药物事业部总经理、“非凡小核酸创新领袖联盟”常务理事袁铭表示:“Cytiva希望通过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小核酸行业专家共话合作,携手赋能小核酸产业的生态优化和升级。‘非凡小核酸创新领袖联盟’的成立是行业合作的力证,未来将为深化小核酸领域创新、构架产业生态融合积极努力。”Cytiva中国基因药物事业部总经理袁铭小核酸疗法,又称寡核苷酸疗法,由于其直接作用于疾病的遗传物质(DNA/RNA)靶点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更高的疾病靶向成药性,具有高特异性和长药效的优势,被称为继抗体药物后的第三代创新药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小核酸药物的药物设计和递送技术日益成熟,历经概念验证到人体验证,适应症从罕见病逐步拓展到常见病。在国内,核酸制药产业在“第三次制药革命”的高歌下踏浪厚积,用“中国速度”迅速达成了上下游原辅料、研发/生产工艺、化学修饰、递送技术等领域的积累,核酸药物未来的潜力与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开始,国内小核酸药物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已有26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但与此同时,整个行业必须解决的递送、转化及产品的商业化、出海等难题仍然存在。本次非“凡”小核酸创新论坛汇聚了数十位国内外小核酸药物领域的专家、投资人,针对小核酸药物开发、工艺优化、出海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共话行业最新的研发现状、市场趋势、技术突破、未满足的需求,以及迫在眉睫的挑战,展示了Cytiva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对赋能中国小核酸产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值得一提的是,13日上午,由Cytiva独家合作的小核酸和肽类治疗药物的领先行业活动——TIDES的中国首秀正式上线。五位国际小核酸药物行业专家,带来了小核酸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工艺开发、质量控制、生产放大等话题分享。从1986年推出其第一款合成仪至今,Cytiva在核酸药物领域已深耕数十载。目前,Cytiva提供完整的小核酸药物研发生产整体解决方案,包含合成仪、配套的合成柱、固相载体、纯化设备、超滤设备,以及LNP制备系统,可满足行业从小试研发快速放大到商业化生产的需求。

媒体关注

2024.06.13

思拓凡中国总裁周敏涛宣布离职 在丹纳赫任职两年

2月21日,丹纳赫宣布,任命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Allen Li)为思拓凡(Cytiva)中国新一任总裁,3月1日起生效。丹纳赫中国生物技术平台总裁、思拓凡中国总裁周敏涛(Edward Zhou)之后也通过内部邮件向员工告别:经过审慎考虑,决定暂时告别三十余年的全职职业生涯,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留给家庭和个人兴趣。李蕾周敏涛2023年5月,Cytiva(思拓凡)正式和Pall(颇尔)生命科学业务完成整合(Pall公司对其生命科学业务进行了分离加入Cytiva)组成生物技术平台,组合后公司仍为Cytiva(思拓凡)。丹纳赫中国区另外两大板块分别是诊断和生命科学板块。此次变动,将丹纳赫中国区的生命科学板块负责人调整为生物技术板块负责人,而曾兼管医学诊断板块4年之久的中国区总裁彭阳,在去年12月份刚刚任命陈小穗为医学诊断平台总裁,仅隔两个月,再次兼管生命科学平台。丹纳赫在任命邮件中表示,中国区生命科学平台总裁职位空缺期间,将由丹纳赫中国区总裁彭阳暂时领导,直至找到新的负责人。

媒体关注

2024.02.28

从研究者发起临床试验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自体TI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的前景及挑战

当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潜力和优势已得到国内外认可。但同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尚不足10%。如何将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与企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并最终在临床上得到很好地应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将举办“生物药成果转化系列论坛”,邀请国内优秀的生物药研究团队、工业界代表和临床医生分享进展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为推进生物药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建言献策。点击报名8月16日,系列论坛第一期主题为“细胞治疗应用前景及科研转化难点”,分别邀请来自科研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临床方面的专家探讨相关话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疆教授将带来题为《从研究者发起临床试验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自体TI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的前景及挑战》的报告。点击预约观看>>>

媒体关注

2023.08.10

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与挑战

当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潜力和优势已得到国内外认可。但同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尚不足10%。如何将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与企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并最终在临床上得到很好地应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将举办“生物药成果转化系列论坛”,邀请国内优秀的生物药研究团队、工业界代表和临床医生分享进展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为推进生物药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建言献策。点击报名8月16日,系列论坛第一期主题为“细胞治疗应用前景及科研转化难点”,分别邀请来自科研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临床方面的专家探讨相关话题。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CTO齐菲菲博士将带来题为《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与挑战》的报告。点击预约观看>>>                                                                                                

媒体关注

2023.08.08

新型CAR-T细胞治疗癌症的研发策略和临床转化

当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潜力和优势已得到国内外认可。但同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尚不足10%。如何将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与企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并最终在临床上得到很好地应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将举办“生物药成果转化系列论坛”,邀请国内优秀的生物药研究团队、工业界代表和临床医生分享进展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为推进生物药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建言献策。点击报名8月16日,系列论坛第一期主题为“细胞治疗应用前景及科研转化难点”,分别邀请来自科研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临床方面的专家探讨相关话题。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钱程教授将带来题为《新型CAR-T细胞治疗癌症的研发策略和临床转化》的报告。点击预约观看>>>嘉宾简介:钱程,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国家精准医学生物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精准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百名学术学科” 领军人才。长期致力于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在肿瘤生物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1000, 他引10000余次。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10项。目前,其带领的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肿瘤CAR-T治疗的基础、转化和临床应用。

媒体关注

2023.08.07

细胞治疗药物成果转化难点知多少?来听听8.16这场会

当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潜力和优势已得到国内外认可。但同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尚不足10%。如何将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与企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并最终在临床上得到很好地应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将举办“生物药成果转化系列论坛”,邀请国内优秀的生物药研究团队、工业界代表和临床医生分享进展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为推进生物药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建言献策。8月16日,系列论坛第一期主题为“细胞治疗应用前景及科研转化难点”,分别邀请来自科研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临床方面的专家探讨相关话题。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cytiva230816/

媒体关注

2023.08.02

丹纳赫跻身《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等多项榜单

近日,《财富》杂志多项榜单发布。丹纳赫四度跻身年度“蓝丝带公司”,两度入选“全球最受赞赏公司全明星榜(50强)”,并获评2022年度“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是基于《财富》与光辉国际(Korn Ferry)携手制作的公司信誉调查,由各行业的高管、董事和分析师按照投资价值、管理和产品质量、社会责任、吸引人才的能力等九项标准,对52个行业的数百家公司进行评选。如果说世界500强是企业营收的单项冠军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则是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全能榜单。而全明星榜单更是基于整个业界的赞誉而进行的排名,其中包括来自生意伙伴的赞誉。《财富》“蓝丝带公司”可谓优中选优的公司。上榜企业必须跻身七大最严格年度排名中的至少四个:《财富》世界500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改变世界的公司、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美国500强,以及美国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2022年度仅40家公司上榜。这些公司能够平衡好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影响并增强商业力量的正面效应,是当之无愧的标杆企业。丹纳赫通过多年的并购整合,已成为生命科学巨头企业,2022财年营收达到315亿美元。近些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丹纳赫获得多项荣誉,如“中国杰出雇主2022”、“2021年度责任品牌奖”等,由此可见,丹纳赫不仅重视业务发展,同样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媒体关注

2023.02.10

Cytiva发布新一代分子互作系统——Biacore 1 系列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的先行者,Cytiva近日推出了功能更强大的Biacore 1 系列新产品,传承高灵敏、高基线稳定性的同时,开创了更多通道、更大通量、更多进样模式及更多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更简便的实验方法,更快的检测速度,更优秀的数据质量,助力用户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加速药物上市。Cytiva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对 Biacore 1 系列进行了如下改进:1.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和易用性。2.增加了样品容量,以提高操作效率。3.简化了人员上手难易度,扩展了应用支持工具。提供三种系统配置供用户选择,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样品容量、灵敏度和通量。所有系统均可在 GxP 监管环境下进行分析且覆盖应用范围广泛。Biacore 1KBiacore 1K 为六通道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可以进行单通道分析,也可以配对分析。实现系统稳健、数据可重复性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1.六个通道,可单独或配对分析。2.创新进样模块,扩大了应用范围。3.预定义方法和互动式运行,可帮助您最大程度地减少方法开发时间。4.队列运行可以将程序按顺序排列提高操作效率。5.温控样品舱可搭载一个微孔板和一个试剂架。Biacore 1K+Biacore 1K+系统可提供更多选择,样品能够流过六个通道,提高相互作用分析的稳健性和可重现性。此外,该型号系统可容纳两块微孔板,提高容量和无人值守运行时间,从而加快项目开发的进度。1.六个通道,可单独、配对、和串联分析。串联可以每四个一组进行分析,也可以六个同时分析。2.灵活的进样工具和缓冲液自动分选器,可扩大应用范围,提高样品利用率。3.预定义方法和互动式运行,可帮助您最大程度地减少方法开发时间。4.队列运行、样品容量和缓冲液的搭配组合可提高操作效率。5.温控样品舱可搭载两个微孔板和两个试剂架。Biacore 1S+Biacore 1S+系统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可以分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分子或不稳定的结合物。该型号系统采用创新的进样、缓冲液自动分选器和更大的样品容量,生成可靠且可重现的相互作用数据,加快开发进程。1.六个通道,可单独、配对和串联分析、串联可以每四个一组进行分析,也可以六个同时分析。2.极高的灵敏度和数据采集频率,可以分析不稳定的结合物,更好地区分结合力强的分子。3.灵活的进样工具和缓冲液选择器,可扩大应用范围,提高样品利用率。4.分析温度范围大,可以更好地适应相互作用分析的需求。5.队列运行、样品容量和缓冲液的搭配组合可提高操作效率。

媒体关注

2022.12.30

Cytiva于第五届进博会宣布增资6000万元打造中国科创中心,并发布本土化新品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 Cytiva(思拓凡)于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宣布在华增资6000万元人民币打造中国科创中心,并发布本土化新品,进一步践行“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通过提供贯穿上下游的产品、技术、服务与创新解决方案,加速本土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增资后的Cytiva中国科创中心总投入近1亿元人民币。“ Cytiva 中国总裁周敏涛先生表示:“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本土化是每个国际企业的必由之路。全面升级后的Cytiva中国科创中心,显示了我们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企业,通过提升研发与创新的中国‘芯’,实现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战略的中国‘新’。 只有真正用中国头脑思考,用中国心去感受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造福本土市场。”Cytiva增资6000万,打造全新的中国科创中心以中国科创中心推进全面本土化,加速本土生物制药全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2006年,Cytiva 首次将 Fast Trak 生物工艺开发与人才培训业务引入中国,至今已累计培训近万名专业人才,助力十余个项目完成药学研究工作进入临床申报和临床 I 期,被誉为生物医药界的“黄埔军校”。为了适应本土日益增长的生物制药发展需求,Cytiva 决定在上海生物工艺中心的基础上增资6000万元人民币,升级在华研发与创新能力,打造全新的中国科创中心,为加速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Cytiva 中国科创中心位于上海张江,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将聚合7大功能分区:Cytiva 亚洲最大生物制药人才培训基地——扩容后的Fast Trak服务可为行业提供每年2000人次的生物技术专业培训,覆盖从早期研发到临床申报,以及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全流程培训需求,并能够向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定制人才储备计划。Cytiva 全球首个新型疗法孵化器——通过小试概念验证和中试放大确认等灵活的合作方式,在细胞疗法、基因疗法、mRNA药物等领域,加速企业拓展新型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Cytiva 全球首个数字化远程服务中心——依托AR、工业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可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化远程服务,提速响应客户的设备诊断和故障排查需求,即时远程修复问题,为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生产保驾护航。Cytiva 亚洲首个一次性技术研发卓越中心——开展一次性生物工艺耗材样品制备,并提供新产品研发测试及验证、定制化产品与客户互动式培训、产品维护和客诉调查等服务。通过打通产品技术与产业化落地之间的壁垒,解决本土化新产品设计中的痛点。Cytiva 亚洲首个生物智能制造展示平台——将从现代化研发生产设备到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平台,全面展现Cytiva助力工业4.0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同时,还将展示抗体药物连续制造的解决方案,覆盖从细胞培养启动直至药物原液生成的全过程。Cytiva 定制生物工艺解决方案中心——立足本土需求,整合生物工艺下游纯化设备设计与制造的全球技术知识,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层析系统、过滤系统、在线配液、连续工艺等设备,已交付数百套产品,广泛用于单抗、疫苗、胰岛素、核酸药物、多肽药物的生产。Cytiva 法规验证实验室——该平台是Cytiva全球5大验证服务实验室之一,也是公司在国内首家提供过滤工艺验证服务的专业实验室,已累计完成约2000个药品的过滤工艺验证,助力客户通过NMPA(原CFDA)、FDA、EMA、WHO等监管机构的审核。Cytiva携本土化新品参与第五届进博会,助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携本土化新品亮相进博,助力生物医药实现智能制造与规模效益今年,以“让生物制药智能化工厂触手可及”为主题,Cytiva于进博会展示了一系列先进的研发与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平台,以及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体系。为助力本土生物医药加速智能化转型和实现规模效益,Cytiva 带来了多款本土化新品和关键产品,其中包括:50-2500L Xcellerex 一次性配液袋——中国首发,采用 Cytiva 全球统一质量体系标准,灵活适用生物制药上、下游生产场景,满足本土客户定制化产品需求,并为提升产能提供强大支持。2500L Xcellerex 一次性配液袋Biacore 8K 新一代高通量、高数据质量分子互作分析系统——能够迅速完成小分子化合物和生物药的筛选和质量控制。该设备采用的监测分析技术已获 FDA 和 EMA 认证,同时被中国、美国、日本药典收录。Biacore 8KÄKTA avant全智能生物分子纯化系统——源自瑞典久经验证的可靠分离技术,与UNICORN智能工艺开发软件高度集成,提供一站式智能下游工艺开发的顺畅体验,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加速药物上市。ÄKTA avantXcellerex XDR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独特底搅拌设计,覆盖10-2000L培养规模,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工艺放大的便利性,自控的灵活性,广泛服务生物制药行业,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客户的不二选择。Xcellerex XDR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Cytiva还与植恩生物、原启生物、和元生物、赋成生物等行业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合作仪式。Cytiva始终以开拓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己任,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同生共进,不断为开发生产变革性药物及疗法贡献力量,努力惠及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媒体关注

2022.11.07

丹纳赫的拆分与合并:瞄准生命科学与诊断的巨大市场

丹纳赫是一家资产295亿美元的公司,以强劲的并购记录著称,横跨三个业务部门:生命科学、诊断和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这些细分市场包括20多家运营公司,这些公司由知名品牌组成。在近期的投资者日,丹纳赫发布了多条重要公告。拆分环境与应用测试部门为独立上市公司第一个重大公告是,丹纳赫正在将其环境与应用测试部门(EAS)拆分为一家上市公司,此后丹纳赫公司增长重心将转向医疗 技术公司的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拆分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完成。2021,该部门收入占丹纳赫收入的26%,代表两个业务领域:水质检测和产品识别。丹纳赫估计该部门的长期收入增长率为高个位数。达纳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纳·布莱尔(Rainer Blair)告诉投资者的:“两家公司将更加专注,他们将能够比以往更清晰地执行各自的战略。”随着分拆,丹纳赫的其余部分将包括生命科学业务(2021收入为150亿美元)和诊断业务(2021收入为98亿美元)。预计两者的长期增长率都将达到高个位数。资料来源:丹纳赫财务报告合并Cytiva和Pall 成立生物技术集团第二个重大公告,也是投资者日的焦点,是生物技术集团的成立。新部门汇集了主要生物工艺和实验室工具供应商Cytiva和Pall Life Sciences以及丹纳赫目前的两家生命科学公司,收入达85亿美元。其余的生命科学业务将包括丹纳赫目前的生命科学仪器公司和基因组公司,分别占2021生命科学收入的35%和5%左右。85亿美元的生物技术集团预计将在长期内实现高个位数的核心增长,并将服务于生物加工、实验室和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终端市场,生物加工的销售额将达到76亿美元。该部门将在全球拥有16000名员工、36个全球制造基地以及20多个研发和创新中心。关于Cytiva和Pall Life Sciences的结合,布莱尔先生表示,“将两公司合并到生物技术集团之下时,使丹纳赫不仅拥有生物加工领域最广泛的产品组合,而且拥有最深入的产品组合。”他进一步解释道, “当我说最广泛的时候,可以在生物处理工作流程中得到客户需要的任何点解决方案,或者可以得到整个端到端的工作流程。当我谈到产品组合的深度时,这种组合不仅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mRNA、寡核苷酸、CRISPR-Cas9;无论客户的生物治疗模式是什么,这种组合可以提供单点解决方案或端到端解决方案。”据丹纳赫介绍,该集团为生物加工工作流程提供的服务包括细胞培养和一次性使用技术、色谱、过滤和最终产品制备以及服务。丹纳赫副总裁兼集团执行官Emmanuel Ligner评论道:“与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更容易而且更快;但不仅是在耗材工具上,而且在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深厚科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上。”Ligner先生还回顾了生物技术集团将服务的市场有多大。除去研发和临床试验,去年这个市场的单克隆抗体(mAb)治疗销售额约为1500亿美元;mRNA治疗销售额5000万美元;细胞和基因治疗销售额40亿美元;寡核苷酸疗法的销售额30亿美元。当前正在开发的生物制剂超过2万种,预计市场扩张只会增加。丹纳赫生物工艺与商业副总裁Amanda Halford就生物技术集团的商业方面进行了更多的讨论,他对丹纳赫的定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解释说,“我们今天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后期,也就是第三阶段和商业制造业。这是客户进行大规模试验并转入商业制造业的时候,也就是重复制造业。”超过四分之三的丹纳赫生物工艺收入来自已上市或第三阶段开发的产品。她强调,丹纳赫从研究开始,在所有阶段都能够给客户提供服务。但我们工作的核心开始于临床前和第一阶段的早期阶段。”丹纳赫与生物制药公司的合作包括商业和与多种客户类型的合作:学术界、转化医疗中心、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商业化生物制品和全球战略客户、生物新手和CDMO/CMO。为了服务这些市场,生物技术集团的员工队伍包括4000多名面向客户的员工。Halford女士说:“我们有一个拥有全球基础设施、全球框架的组织,我指的是流程系统和知识。但我们在本地向客户交付,这正是Pall Life Sciences和Cytiva公司的规模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随着我们在市场的覆盖范围的扩大,将真正提升客户体验。”。投资者日的剩余时间用于其他演示,包括丹纳赫如何为单克隆抗体公司服务的概述,以及集团的产品差异化和灵活的制造解决方案。然后,丹纳赫基因组和细胞研究副总裁Emmanuel Abate讨论了生物技术集团的基因组药物解决方案。最后,客户小组讨论了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

媒体关注

2022.10.20

Cytiva 收购 CEVEC,提升细胞系开发能力

  近日,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 Cytiva 收购了德国领先的高性能细胞系开发和病毒载体生产技术供应商 CEVEC 制药有限公司。CEVEC 将进一步巩固 Cytiva 在生物制造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  Cytiva 基因组学副总裁 Emmanuel Abate 表示:“CEVEC 的创新技术可以为Cytiva 的产品线提供强势补充,并为不断提升病毒载体生产能力带来更多希望。依托 Cytiva 的全球影响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Cevec的技术与专业知识将使更多客户受益,从而加速和推进创新疗法,惠及更多患者。”  CEVEC 制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Nicole Faust 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成为 Cytiva 的一部分。结合Cytiva 的全球影响力和众多领先品牌,这次收购将助力整个基因治疗行业的发展,通过为可放大的病毒载体生产提供全新而强大的解决方案,开启创新疗法可及的新时代。”  目前,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制药行业面临的一大关键挑战是如何建立生产工艺体系,以满足对病毒载体数量和质量稳定性的更高追求。CEVEC 拥有两种最广泛使用的病毒载体可放大体系——基于腺相关病毒 (AAV) 和腺病毒载体的生产细胞系,尤其适用于将治疗基因导入靶细胞和组织的过程中。  由CEVEC 的 ELEVECTA® 技术提供支持的生产细胞系 (PCL) 可以保障生产工艺的产量、可放大性和稳健性。此外,得益于 ELEVECTA® 技术,载体生产所需的所有组分均可稳定地整合到 PCL 的基因组中,为基于转染或使用辅助病毒的技术提供了替代方案。  CEVEC 及其位于德国科隆的46名科学专家已正式加入 Cytiva。CEVEC 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在近期将继续使用 ELEVECTA® 和 CAP® 品牌服务于全球客户。  关于 Cytiva  Cytiva(思拓凡)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在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0,000名员工,致力于推动未见技术,加速非凡疗法。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Cytiva 积极携手学术及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生物技术开发者和制造商,专注于生物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以及以 mRNA 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提升药物研发和生物工艺的能力、速度、效率和灵活性,为惠及全球患者开发和生产变革性的药物和疗法。

媒体关注

2022.10.11

5万文章 逾千顶刊 分子互作“大哥”Biacore有何过人之处?

近年来,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涌现出很多新品牌、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技术多元化,“百花齐放”。目前国内外分子互作分析仪厂商已涌现近20余家,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前沿分子互作分析技术、增强业界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分子互作分析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百舸争流”,谁将成为下一代金标准?——分子互作技术与应用进展》专题,特向相关仪器企业约稿。本篇为Cytiva供稿,Cytiva旗下Biacore在基础研究和医药、临床、食品等多个应用领域均表现不俗。在生命体内,所有的细胞功能从本质上讲都涉及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许多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感染性疾病,都与分子间异常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各不相同,细胞外的分子与其表面不同的受体相互作用将不同的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细胞内不同蛋白之间、蛋白与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最终通过转录因子与DNA、DNA与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信号释放出来。因此,发现并确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关键的结合结构域、结合性状如作用强弱以及分子间结合的动态过程对于阐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免疫反应、配体与受体结合、基因调控、翻译后修饰、功能蛋白质组学、小分子药物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如单克隆抗体、疫苗等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取精弃粕 市场现多种分子互作新技术角逐生命活动的基础就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认识和表征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科学研究的论题。因此诞生了很多经典的、传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酵母双杂交(Yeast-2-Hybrid)、免疫共沉淀(Co-IP)、GST-pull down、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以及质谱鉴定等技术;检测蛋白与核酸之间互作的凝胶阻滞(EMSA)、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以及基于同位素、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的检测小分子、糖类、脂类等分子间互作的技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基本的相互作用分析,然而它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就是大部分经典方法都是一种间接的研究互作的方法,而且基本都需要标记,如ELISA需要使用标记的酶或者荧光素分子进行检测。这些用于检测的标记物分子本身可能对相互作用造成影响;其次,操作繁琐且对分子本身影响较大。如常用的Western blotting技术一般需要先经过变性SDS-PAGE,这会对发生相互作用的分子构想造成破坏。免疫共沉淀虽然可以结合电泳或质谱鉴定相互作用的分子,然而不仅过程冗长复杂,而且只能发现那些较强结合的相互作用分子,对于很多信号转导相关的瞬间和弱的相互作用无法进行分析;再者,假阳性偏高,如酵母双杂交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假阳性率较高,需要多种方法相互辅助相互交叉确认。以上常用方法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它们都属于终点方法(End-point),即无法了解分子互作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最终显色或者荧光方法判断互作的情况。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对生命活动中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要求,非标记、实时动态检测分子间互作的新一代检测分析仪器随之诞生。非标记、实时互作分析系统不仅可以定量分析、筛选目标分子结合,研究分子构效关系,定向设计,发现分子活性组分等。同时还能够提供丰富结合信息、高可信度的结合数据:靶点结合验证、分子库筛选、特异性、选择性、结合动力学、结合亲和力、功能复合体形成机制、药物在靶时间评估、结合表位、抗体亚型鉴定、ADME、药物代谢浓度(PK)、生物标志物浓度(PD),抗药抗体ADA(生物药物免疫原性)等诸多方面数据,满足基础科研与药物开发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在药物发现和开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无需借助探针、酶类等标记分子的互作检测技术,可反映真实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且由于可以反映分子结合与解离过程中每一秒的信号变化,因此应用该技术能获取利用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数据。近年来,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技术的进步。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或SPR成像(SPR Imaging)技术的分析仪,基于热量变化的等温滴定量热分析仪(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以及基于测量荧光标记分子信号的微量热泳动仪(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等。而直接、无标记的对生命现象中动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确认和定量的亲和力与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很多高水平期刊对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学府已经将这样的数据作为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Biacore的亮眼“成绩”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的Biacore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从基础医学研究、疾病机理、肿瘤发生与凋亡过程、治疗性药物筛选到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如分析瞬间互作、弱亲合力结合、先导化合物筛选和优化、疫苗开发、蛋白质复合物的组装以及复杂的蛋白质互作网络等。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分子互作分析技术在基础科研、药物开发及临床检查等领域已形成庞大的客户群:•    据2020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Biacore在分子互作领域的市场份额超50%,为市场第一品牌;•    Biacore数据的高度重复性和准确性已被美国FDA、欧盟EMA作为药物开发唯一认可技术;•    被2016版美国、日本药典及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全球已上市生物药,其中80%均采用Biacore在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实验;•    被国际权威组织AOAC认证为食品中营养成分维生素检测的标准方法。直接、无标记的对生命现象中动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确认和定量的亲和力与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很多高水平期刊对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学府已经将SPR数据作为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    截至2021年,全球发表文章数已超50000篇,仅2015-2021年中国文章发表超5000篇;•    高分期刊发表文章数量:Nature: 131; Science: 91; Cell: 146; PNAS: 708;•    全球Biacore仪器已近7200台,中国已装机超过700台;;•    全球Top 20的制药公司都拥有50台以上不同型号的Biacore设备。“金标准”Biacore的广泛应用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的Biacore,作为分子互作市场的“金标准”, 主要应用于(不限于)如下领域:•    疾病机理与入侵机制。结合结构生物学相关知识,Biacore通过亲和力与动力学数据从分子层面验证、解读疾病的发生与侵染过程。同时为后续治疗性药物开发做方向指引;•    疫苗开发。从早期疫苗设计,到免疫反应检测,佐剂筛选,生产质控和批次方向,应用贯穿疫苗研发全流程;•    临床样本及特定蛋白浓度测定。能够对疫苗接种后免疫得到的抗体进行直接的活性浓度定量;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直接定量等,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等;•    小分子药物的筛选。Biacore 极低噪音和高灵敏度(信噪比)的特点保证了研究者可以快速、准确的筛选与靶分子(蛋白、核酸等)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药物。目前,全球Top20的制药公司和药物筛选研究院都使用Biacore进行药物筛选工作;•    抗体药物的筛选。由于Biacore技术具有实时、快速、无标记检测的特点,其得到的动力学数据可以应用于抗体库中抗体的筛选、多克隆抗体的表位作图、抗体结构优化、亲合力成熟等几乎整个抗体研发和生产的全过程;同时,Biacore 的高灵敏度允许芯片表面更低的偶联密度,减少抗体分析中干扰判断的avidity效应(经常被形象的称为“舞蹈效应”),尤其是针对具有极高亲和力的抗体的优选;•    药理研究。针对不同药靶筛选药物分子,如筛选与已知靶点相互作用的药物分子,或者寻找不同药物的作用靶点和受体等,以及对他们之间的亲和力、动力学等互作信息进行综合表征;•    药代研究。Biacore可应用于药物分子的转运及代谢,早期ADME的分析如小分子与血浆蛋白的互作等;•    新药研发。复杂组分中活性成分的筛选及鉴定;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瞬时结合, 以及小分子化合物互作的检测、分级与结构优化。检测不同的药物分子与不同靶点的相互作用,并对这些药物分子进行分级和结构优化等;•    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寻找关键作用为点;多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组装顺序的分析;•    信号传导。确认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特异性研究,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亲和力的强弱、结合的动力学进行全面动态的分析;•    组学研究。筛选能和靶蛋白结合的活性分子,探究其机理;•    浓度测定。能够对中药等天然产物中的药物小分子进行直接的活性浓度测定;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直接定量等,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等。结 语总而言之,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的Biacore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为解决目前传统分子相互作用方法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带来更为直接、定量的证据和答案,同时揭示出分子互作过程中更加深入的机制,为功能生物学分析指明了方向。同时Biacore拥有经过工业级认证(Certified)芯片和试剂盒,并提供适用于Biacore系统的优化条件,市场上最低的信号噪音,最灵活的软件设置,既能照顾到几乎所有常用的样品,如提取蛋白、标签蛋白、血清、细胞裂解液,又能实现全程实时、动态的观察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实现准确、可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借助Biacore系统,生物科研工作者必将将其研究带向一个新的高度。此外,SPR技术在国内外拥有业界最高的认可度,通过掌握该技术、掌握Biacore,也可以帮助科研单位、药企、CRO/ CDMO、体外诊断等培养一批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型人才。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媒体关注

2022.09.26

丹纳赫合并Cytiva和Pall,打造75亿美元的生物工艺巨头

2022年9月22日,丹纳赫公司表示,Cytiva和Pall的结合将创造行业内“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生物工艺产品组合。就在上周,该公司在2022年投资者与分析师会议上宣布了通过合并Danaher的两个生物工艺业务创建“生物技术集团”的决定。在介绍合并后的实体时,丹纳赫首席执行官Rainer Blair告诉利益相关者,这一决定代表了其公司在生物加工领域收购战略的第三阶段。在2015年以138亿美元的价格首次收购Pall,开拓了该业务,在2020年斥资210亿美元收购Cytiva(当时称为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然后让这些品牌“站起来,取得成功”财务增长丹纳赫历来不会在季度财务拜访中单独列出其个人业务业绩,但在演讲中,Rainer对品牌在丹纳赫的保护下如何发展给出了一些看法。“我们将把Cytiva60亿美元的特许经营权与Pall Life Sciences5亿美元的专利经营权结合起来,带来85亿美元的巨大增长,其中75亿美元的收入用于生物加工。”对于Pall而言,2016至2021期间,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累计新增运营产品超过10亿美元,而该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增加了1000多个基点。与此同时,Rainer表示,自2020年初整合以来,Cytiva“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预期”,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收入将从30亿美元翻一番,达到60亿美元,预计长期内将实现高个位数的增长。广度与深度Rainer表示,在生物技术集团的旗帜下,丹纳赫将创造生物加工行业“最广泛”和“最深入”的产品组合。“当我说最广泛的时候,你可以在生物处理工作流程的背景下找到你需要的任何点解决方案,或者你可以得到整个端到端的工作流程。整个工厂包括洁净室、外壳、建筑、附件;从Cytiva和Pall Life Sciences的组合中得到所有东西。”这包括在上游和下游应用中的领先地位,以及在2021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综合一次性技术组合。完整的端到端生物制品工作流程如下所示:摘自Danaher在Cytiva的投资者日“当我谈到产品组合的深度时,这种组合不仅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细胞和基因疗法[CGTs]、mRNA、寡核苷酸、CRISPR-Cas9。客户可以说出治疗生物模式,这种组合可以为他们提供。”他补充说,合并后的集团还将汇集“业界最大的全球商业技术服务团队”。“这是一个能够提供这些解决方案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价值主张(我称之为“零头痛”)的团队,这是一流的客户体验。无论您是否仍处于生物分子的开发阶段,还是您是否正在将该分子贯穿临床试验阶段直至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我们都会为您提供帮助可以和我们的客户一起散步,他们每天都在这样做。“通过这种结合,我们获得了内部洞察力,我们能够将创新集中在对客户最重要的方面:质量。质量意味着纯度,纯度意味着副作用更少。”

媒体关注

2022.09.24

【大咖对话】分子诊断和POCT多元化布局探讨

近年,乘着分级诊疗政策的东风,POCT床旁诊断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众多医学检验场景的POCT产品功能类型多样,诊断原料选择和工艺开发复杂。作为风口上的POCT研发生产企业,该如何在“大而全”和“小而美” 2种不同产品布局策略中做出抉择,力争在各自擅长的产品领域一骑绝尘,是企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共同关心的话题。9月27日,仪器信息网联合Cytiva举办【分子诊断和POCT多元化布局探讨】主题网络研讨会。特别邀请到了北京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康熙雄教授和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周俊副总经理,与Cytiva POCT产品开发解决方案专家一起,与大家探讨POCT产品多元化布局和产业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期待您的报名参与。会议日程,点击参会 >14:00  康熙雄(北京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医师)《POCT产业现状与发展》14:40  孟宏杰(Cytiva 实验室过滤产品专家)《Whatman 体外诊断解决方案》报告摘要:Whatman提供快诊试剂的膜材选择 本次报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 1.侧向流 2.渗滤 干化15:20  周俊(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首席医学官)《多赛道发展,打造平台型IVD企业》报告摘要:分子诊断的应用已经覆盖我们人类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全疾病周期的防、筛、诊、治、管等各个环节。近几年,分子诊断技术快速发展、迭代创新,分子诊断市场发展也高于其他领域的发展。尤其是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加快了分子诊断技术和市场的发展。IVD企业如何在这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环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健康、长远发展,基于价值需求,围绕客户,进行多赛道布局和发展,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16:00  丁铭(Cytiva 基因与诊断解决方案产品专家)《Cytiva 磁珠原料及定制化服务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分享Cytiva 核心原料磁珠以及相关分子生物学产品在分子诊断检测中的开发和应用。此外,长距离的冷链运输以及试剂的低温储存是POCT产品开发中面临的一大挑战,Cytiva提供的室温稳定技术服务Lyo-Stable™,一项针对温度敏感检测试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可实现需冷藏或冷冻产品的室温保存和运输,助力分子POCT检测。点击图片,即可免费参会,和嘉宾线上互动!

媒体关注

2022.09.19

福布斯 “中国科技女性榜”公布 大健康领域绽放“她”力量

近日,福布斯中国推出 “中国科技女性榜”,共有50位科技女性上榜。此榜单旨在通过调研和评估,寻找中国科技女性中的优秀标杆人物,在展示她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诠释女性的多元化、包容性以及对科技创新性、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上榜女性横跨多个行业女性,比如“新冠疫苗之母”陈薇院士。当然,也有科学仪器行业的杰出女性。浙大、复旦双名校光环加身的Cytiva(思拓凡)大中华区经理、年仅46岁的俞丽华也荣登榜单。此次上榜的科技女性年龄最小的仅32岁,年龄最大的为79岁;超过70%的具有研究生学历。行业方面,医疗制药行业上榜科技女性占比较高。可见,在新冠疫情带动发展的大健康领域上,科技女性有了较大的发展舞台。

媒体关注

2021.07.07

又添新成员 Cytiva宣布收购Vanrx

近日,Cytiva(思拓凡)宣布收购了加拿大的机器人无菌灌装机制造企业Vanrx Pharmasystems。这是自2020年4月成为Cytiva以来公司的首次收购。Cytiv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mmanuel Ligner表示:“自2020年4月成为丹纳赫旗下公司以来,我们已经开始推动创新并对企业进行再投资,以服务于客户及其患者的利益。我们很高兴欢迎Vanrx员工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并期待共同努力,为生物制造商提供有意义的解决方案。”据了解,Vanrx的产品用于灌装小瓶、注射器和药筒,可降低风险并提高送达患者的速度。其旗舰产品是SA25无菌灌装工作站和Microcell小瓶灌装机,在封闭式无手套操作隔离器内利用机器人自动进行无菌灌装。这些标准化的灵活系统为灌装能力提供了快速而确定的路径,作为制造临床和商业生物药品的最后一步。Cytiva副总裁兼生物工艺负责人Olivier Loeillot表示:“通过将Vanrx纳入我们,Cytiva将成为了第一家‘从创意到注射’的生物科技公司。从药物开发到原料药,再到现在的药物产品,我们可以帮助生物制造商更快地将其治疗药物带给患者。Vanrx将增强Cytiva FlexFactory平台和KUBio模块化设施,使我们能够加速从始至终的整个生物制造过程。”Vanrx由Chris Procyshyn和Ross Gold于2007年成立,目前有120多名员工,已全部获Cytiva聘用。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者,Cytiva致力于促进与加速全球医疗的发展,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近7000名员工。自收购通用电气的生物制药业务更名Cytiva后,Cytiva在2020年总收入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媒体关注

2021.02.02

全球问世30年,这项革命性分子互作技术为什么能成为行业金标准?

  本文来源于E药经理人。  从1996年Biacore正式进入中国,经过24年的时间,Biacore从一个小众的技术和产品成长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必备的工具。无论是一线高校还是基层科研单位,或是国内龙头生物制药企业,甚至是中检院、CDE和CDC这样的政府机构,都能看到Biacore的身影,它也伴随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向北大约70公里,坐落着瑞典第四大城市乌普萨拉,这里不仅是瑞典的宗教中心,也是北欧生命科学的重要发展基地,从这里走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生命科学在全球的发展,乌普萨拉也同样受到影响,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设备在此研发制造,这其中就包括了1990年问世的全球第一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随着Biacore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分子的测定,从各类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质、核酸及糖类分子,直至类脂、噬菌体、病毒和细胞等多种生物样品,其一直开创和引领着分子互作技术的发展。聚焦到中国市场,从1996年Biacore正式进入中国,经过24年的时间,Biacore从一个小众的技术和产品成长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必备的工具。无论是一线高校还是基层科研单位,或是国内龙头生物制药企业,甚至是中检院、CDE和CDC这样的政府机构,都能看到Biacore的身影,它也伴随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30年发展成“金标准”在思拓凡大中华区科研产品总监沈兴旺先生看来,从问世至今30年的发展,Biacore已经成为了行业代名词。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在Biacore 没有出现之前,科研人员通常都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来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如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Co-IP)、酶联免疫(ELISA)等等,这些传统的技术有它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结果准确性不高,都需要标记,只能定性分析很难定量检测等等。Biacore的检测依靠光学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简称SPR,能够实时、非标记对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综合性的表征,能够提供全面的分子互作信息,比如分子间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动力学、活性浓度以及热力学信息等。“1990年来自瑞典的原Pharmacia公司生物传感部门与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全球第一台Biacore,使人类第一次利用仪器就能对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自动化检测。从最初的抗原抗体检测,到后续的蛋白-蛋白、蛋白-DNA、蛋白-小分子、甚至完整的细胞等,都能使用Biacore来检测,这极大提高了分子互作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可以说是分子互作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沈兴旺对E药经理人表示。思拓凡大中华区科研产品总监沈兴旺1996年,Biacore从原Pharmacia公司剥离并独立运营,并于2006年被GE收购,成为GE医疗生命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2019年,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被丹纳赫收购,Biacore成为旗下新品牌Cytiva思拓凡的一部分。自1990年至今,Biacore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设备,从最初的Biacore 1000, 到Biacore 3000,Biacore 4000,Biacore T系列,X系列,以及最新的8K系列等。在基础科研领域,直接、无标记的对生命现象中动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确认和定量的亲和力与动力学分析,已经成为很多高水平期刊对生物学功能研究的“刚需”,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学府将Biacore数据作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沈兴旺表示,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及生理学或医学奖的5位科学家中就有3位在进行顶级科学研究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Biacore,并先后发表了4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科学家使用Biacore直接发表的文章数已超过50000篇,每年仅国内科学家使用Biacore发表的文章也超过了1000篇,在CNS主刊发表的文章数也累计高达数百篇,这是目前其他同类技术难以比拟的。“国内很多用户,每台机器的单机使用量每年已经超过3500个小时,也就是说,不算节假日,这台机器每天基本工作量会超过12小时。”在沈兴旺看来,这种工作量意味着Biacore在越来越多地帮助科研工作者解决遇到的问题,也会为基础科研做出更多贡献。抓住中国机遇成就经典沈兴旺至今还记得,Biacore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情景。“刚进入中国的时候,Biacore主要在一些一线科研单位装机,比如说中科院系统,中国安装的第一台Biacore就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沈兴旺如是说。如今,Biacore在国内的装机量已经超过600台,覆盖了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几乎所有主流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至少一台Biacore设备在运行,有些高校例如像清华大学,甚至达到10余台的装机规模。高装机量的背后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沈兴旺表示,2004年以后中国生命科学进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整个投入的增加,产品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Biacore 3000就是在此时出现,并在此后成为市场主流产品。让沈兴旺感受更直接的是2010年之后,中国生物制药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给Biacore带来了新的机会。“之前,Biacore在生物大分子药方面的客户主要是跨国企业,但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开始出现头部企业,研发水平也走在世界前列,这让公司全球总部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客户的需求。”沈兴旺清楚地记得,2016年Biacore 8K产品一经在国内上市,就迅速得到中国市场认可。而当时全球总部只有一个季度的产量,但也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让全球把30%的产量都给了中国市场,并在之后将产量扩大了一倍,充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直至今日,Biacore 8K也是Biacore系列中在中国市场最卖座的产品。中国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让Biacore的作用得以最大化体现,包括疫苗、抗体以及小分子化合物,从早期研发,药物与靶点结合的亲和力与动力学表征,药物活性浓度定量与杂质残留检测,一致性与相似性评价,到药物临床PD/PK与免疫原性检测,以及后续的生产,质控,批次放行等,Biacore已经应用到药物开发的多个环节。目前,超过80%的抗体药都使用了Biacore进行研发或申报,无论是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还是贝伐珠单抗,以及首个国产PD-1单抗拓益和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在研发与申报都离不开数据可靠、快捷高效的Biacore。在药企广泛应用的同时,Biacore的卓越表现也得到了医药监管机构的的广泛认可,以Biacore为代表的SPR技术,已经先后被美国、日本和中国药典收录,是FDA/EMA的多个法规和中国药典2020版等明文推荐的药物结合活性检测,亲和力动力学检测,复杂样品的活性浓度定量的“金标准”。由被动到主动事实上,作为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利器,Biacore不仅在基础科研和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作用明显,同时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病毒入侵机制及相应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过程中,例如新冠、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基孔肯雅病毒与受体的识别及中和抗体的研发,乙肝、丙肝、流感以及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等。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Biacore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沈兴旺表示,首先是在新冠病毒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其次是在诊断方面,Biacore 和本土的诊断企业一起建立质控标准,之后则是在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工作。“在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两台Biacore的demo机随时准备介入新冠疫情紧急的研发项目,同时给一些没有机器或是机器不够使用的客户提供支持,比如说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芯片进行研究测试。”沈兴旺说道。截至目前,Biacore已经累计为国内上百家科研单位,提供了实时的技术支持和研究用芯片,涵盖新冠病毒的入侵机制研究、核酸试剂盒开发、中和抗体与疫苗研究以及治疗性药物筛选与研发等方向。实际上,这并不是Biacore首次面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只有三个人的Biacore中国支持团队,为SARS病毒的入侵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持。沈兴旺坦言,也是那次疫情,让Biacore团队意识到在医药领域,Biacore 和客户的期许仍有很大差距,并在之后迅速扩充了技术团队。在被问及两次疫情,Biacore在这其中作用有何不同时,沈兴旺直言,2003年Biacore家族产品线相对来说比较少,另外团队人员无论从技术底蕴和经验来说相比现在,都有很大差距。而最大的不同,则是由被动变为了主动。“非典时对于Biacore来说是比较被动的,我们更多的是为客户解决机器使用或者是样品的问题。但在今年新冠疫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和客户一起讨论实验方案,为他们整个研究的推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前端蛋白样品的制备,整个实验方法的开发,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等等。”沈兴旺对E药经理人表示。下一个30年不久前的一场用户交流会上,两家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活跃企业提出的问题,让沈兴旺和他的团队感觉意外的同时,也发现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进步。“其中一家企业的很多在研和生产管线都在使用Biacore,虽然现有的机器已经让效率相比从前提升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但对于这家企业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沈兴旺知道,除了为其提供更多机器以外,还要有更好的办法来兼顾效率。比如,在使用上,是否可以在云端管理多台机器,或是在软件运行上可以有更多方法来与人工智能结合进行自动化操作。此外,在核心人员培训上,是否还可以提供更多形式和帮助。对于Biacore来说,走过的30年历程已经证明了其价值和重要作用,而如何能在下一个30年里继续扩大价值,稳固市场地位,就变得尤为重要。沈兴旺表示,首先就是要着重提升客户体验,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定制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其实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都会有定制化的需求,比如希望Biacore在他那里是独特的,软件里需要契合现有的一些方法学,整个实验室的装备需要在一个平台下进行管理。而对于科研院所来说,他会希望这个方法能变成一个通行方法,并且能有相关培训。”沈兴旺说道。其次,则是要加速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沈兴旺透露,现在每年投入到Biacore新产品研发上的费用接近1000万美元,以此来保障未来两年,能有更多优秀的创新产品上市。此外,也会进一步拓展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努力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Biacore产品和更多新的应用。同时,不断壮大技术支持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持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未来,更加让人期待! 

应用实例

2020.12.10

Cytiva品牌首次亮相进博会迎“大丰收” 未来三年完成5亿美金全球产能布局

●Cytiva与威高药业宣布合作启动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生产扩建项目●Cytiva与智飞生物战略合作再升级,全面提升疫苗本土化进程●Cytiva与三叶草生物签署合作协议,加速三叶草生物“S-三聚体”新冠疫苗候选物临床研究与生产●Cytiva与锦波生物共同搭建人源化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持续推动产业创新2020年11月8日,中国上海致力于推动和加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全球技术和服务提供商Cytiva(思拓凡)在加入丹纳赫集团后以全新的品牌形象首次亮相进博会。在为期6天的进博会现场,Cytiva与合作伙伴威高药业、智飞生物、三叶草生物和锦波生物分别签署了一系列生产、研发、采购相关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进一步深化“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同时,切实为中国生物产业赋能,以惠及中国和全球患者。Cytiva进博会展台位于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示了Cytiva在生物工艺开发、生物工艺强化、蛋白质研究、疫苗研发与生产等领域的丰富产品组合。在进博会首次开设的 “公共卫生防疫专区” ,Cytiva集中展示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数款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疫苗研发与生产快速安全开展。进博会Cytiva展台Cytiva携手高新生物药企, 提速疫苗本土生产研发进程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供应商,Cytiva始终凭借着丰富的工艺开发经验和专业的平台解决方案,推动疫苗项目快速高质量的研发和生产。在进博会期间,Cytiva分别与国内疫苗领军企业智飞生物和三叶草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加速中国疫苗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生物高新企业,其主营的人用疫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Cytiva与智飞生物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深化与Cytiva的合作,由供应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后续将在生产设备研发、物料供应、售后服务、人员培训交流及项目研发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Cytiva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将进一步助力智飞生物布局人用疫苗、人用治疗性抗体和细胞治疗等众多研发管线加速申报临床,早日实现商业化生产,造福更多患者。Cytiva与智飞生物签约三叶草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创新型生物疗法和疫苗的全球临床试验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目前其“S-三聚体”新冠疫苗候选物已开展I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启动全球范围II/III期临床研究。此前,Cytiva曾与三叶草生物签署建造2x2000L FlexFactory™生产平台的协议,该平台已于2020年1月正式投入GMP生产运行并支持II/III期临床样品的GMP生产, 可达到年产上10亿剂的产能。为支持全球范围对新冠疫苗的巨大需求,三叶草生物亟需在短时间内继续扩大疫苗生产规模。根据协议,Cytiva将帮助三叶草生物将现有的2x2000L FlexFactory™扩展到4x2000L,进一步实现产能扩大。Cytiva的FlexFactory™生物制药大规模GMP产业化平台基于模块化设备配置、自动化中控系统控制GMP生产工艺,采用一次性生物制造耗材,通过灵活、可扩展的工艺流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稳定高质量的生物制药及重组疫苗GMP生产与产业化。Cytiva与三叶草生物签约Cytiva联合锦波生物,开启人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新篇章同日,Cytiva还宣布与锦波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在基因工程重组人源化生物新材料领域,锦波生物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锦波生物利用重组DNA技术,开发得到的优化型人源III型胶原蛋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生物材料,在医用敷料、人工器官和再生医学、美容美妆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Cytiva的产品与技术可进一步助力锦波生物将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功能蛋白产业基地。目前锦波生物以功能蛋白为基础已生产出一系列拳头产品,未来随着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可衍生出一条以功能蛋白为基础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山西乃至全国的功能蛋白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并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突破性的创新产品。Cytiva与锦波生物签约5亿美金准备,为未来三年全球新冠疫苗产能布局在本次进博会Cytiva多个签约项目均与疫苗相关,俞丽华女士随后向媒体详细介绍了Cytiva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所做的事情及未来布局。第一点,是保证疫苗开发的速度。“我们知道科学家们,包括科技部很多资助的项目,都很在乎疫苗开发速度。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解决他们实验样本的问题。像一次性的生物工艺袋,它在疫苗和公共卫生的应急生产方面,具备非常好的优势。我们要保证所有的一次性生物工艺耗材的供应。”此外,在分离纯化方面,Cytiva有多种关键性物料,包括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等。“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我就对外说,所有和疫苗开发研究相关的,请找我们Cytiva,我们提供无偿的样品和技术支持的服务。 ”第二点,是疫情期间,从物流、人员、技术角度提供的支持。尤其在疫情初期,全球的物流运输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很多航班停运,各国边境封锁,此时Cytiva 果断采取了包机的形式。“我们承担了比平时高三四倍的运输成本来解决运输的问题。另外我们的技术人员春节开始全程运送,第一时间把这些样品、样机送到客户手中。当时国内疫情尚不明朗,我们的工程师、技术服务人员在做好自我保护的情况下,要去实地装机,实地调试机器,能够第一时间把疫苗的项目开展起来,背后是我们工程师团队、技术团队无私和无声的奉献。”第三点,是要解决将来的生产需求。未来2-3年,将有来自全球70亿人口的接种需求,即超过150亿剂量的产能需求。所以当我们的疫苗上市之后,首先要解决供应的问题。“我们要更好地布局未来疫苗生产的产能,做好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能够应对短期内全球化的疫苗接种量,以及物料和设备的供应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全球化的布局。”不只是中国,我们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在其他关键性物料方面的合作,推行立足中国、服务亚洲的一些举措。在今后的三年内我们会完成约5亿美金的全球产能布局,解决未来的生产需求。最后,除了满足近三年新冠疫苗应急生产需求,Cytiva还有更长期的计划。“我们的疫苗还会持续改进。现在疫苗研发讲究的是速度,以便快速控制疫情,之后我们的目标是让包括新生儿、孕妇等特殊人群也能接种。很多产业界的朋友都在着眼于长远,还会有后备疫苗的开发,我们希望用更创新的技术,能够着眼于更安全、能够长期保护人类的疫苗。我们会从创新、从技术力量、从供应方面,去应对长期的公共卫生的挑战。”从服务中国到辐射亚洲,Cytiva协同威高推进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本地化扩建生产进博会更早些时候,Cytiva宣布与威高药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追加投资扩建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二期生产项目。此前,Cytiva与威高药业在山东威海合作建立了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全球生产基地,开展一期项目的技术转移和生产。随着一期项目顺利成功上线,Cytiva与威高药业达成了二期项目扩建的深度合作战略协议,并启动扩厂建设,将主要生产一次性配液袋、储液袋、生物反应器袋、组件、及定制化等产品,有效应对中国及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对一次性耗材产品需要。扩建后的二期项目生产规模增加了额外两倍,本地化生产不仅旨在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也已经开始为日本、韩国等亚太及全球市场提供所需,助力优质生物工艺产品“走出去”。Cytiva与威高药业签约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表示: “中国是Cytiva最重要和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Cytiva多年来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将创新推动的研发成果注入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中。以进博会为契机,我们与威高药业签订了扩充Cytiva一次性耗材本地化产能的协议,在本土化道路上又踏出了坚实一步;也成功与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三叶草、智飞和锦波在生物工艺开发、生产降本增效、人才培训培养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未来,Cytiva将与更多国内优秀的医药企业合作,加速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增长和创新,通过对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及端对端全流程的优化的投资,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可及、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关于Cytiva(思拓凡)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致力于促进与加速全球医疗的发展。Cytiva(思拓凡)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公司还拥有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ÄKTATM、BiacoreTM、AmershamTM、HyCloneTM、MabSelectTM、WhatmanTM在内的一系列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品牌,涵盖了从仪器设备、耗材、数字化到企业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产品组合。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Cytiva(思拓凡)全面助力客户提升研究与生产流程中的速度、效率与能力,赋能创新型药物的发展和生产,惠及全球患者。

媒体关注

2020.11.10

从服务中国到辐射亚洲 Cytiva与威高药业进博会上达成战略合作

致力于推动和加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全球技术和服务提供商Cytiva(思拓凡)在加入丹纳赫集团后以全新的品牌形象首次亮相进博会。Cytiva进博会展台位于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示了Cytiva在生物工艺开发、生物工艺强化、蛋白质研究、疫苗研发与生产等领域的丰富产品组合。在进博会首次开设的 “公共卫生防疫专区” ,Cytiva集中展示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数款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疫苗研发与生产快速安全开展。Cytiva进博会展位现场从服务中国到辐射亚洲,Cytiva协同威高推进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本地化扩建生产。签约现场进博会期间,Cytiva宣布与威高药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追加投资扩建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二期生产项目。此前,Cytiva与威高药业在山东威海合作建立了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全球生产基地,开展一期项目的技术转移和生产。随着一期项目顺利成功上线,Cytiva与威高药业达成了二期项目扩建的深度合作战略协议,并启动扩厂建设,将主要生产一次性配液袋、储液袋、生物反应器袋、组件、及定制化等产品,有效应对中国及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对一次性耗材产品需要。扩建后的二期项目生产规模增加了额外两倍,本地化生产不仅旨在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也已经开始为日本、韩国等亚太及全球市场提供所需,助力优质生物工艺产品“走出去”。俞丽华 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表示:“中国是Cytiva最重要和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Cytiva多年来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将创新推动的研发成果注入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中。以进博会为契机,我们与威高药业签订了扩充Cytiva一次性耗材本地化产能的协议,在本土化道路上又踏出了坚实一步;未来,Cytiva将与更多国内优秀的医药企业合作,加速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增长和创新,通过对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及端对端全流程的优化的投资,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可及、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关于Cytiva(思拓凡)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致力于促进与加速全球医疗的发展。Cytiva(思拓凡)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公司还拥有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ÄKTATM、BiacoreTM、AmershamTM、HyCloneTM、MabSelectTM、WhatmanTM在内的一系列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品牌,涵盖了从仪器设备、耗材、数字化到企业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产品组合。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Cytiva(思拓凡)全面助力客户提升研究与生产流程中的速度、效率与能力,赋能创新型药物的发展和生产,惠及全球患者。

媒体关注

2020.11.06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Cytiva推出三大创新项目,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闭环

2020年5月21日,上海 —— 致力于推动和加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全球技术和服务提供商Cytiva(思拓凡)于今日举办Cytiva品牌发布暨生物医药发展趋势在线研讨会。会上,Cytiva全球商务副总裁Francis Van Parys先生,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发表主题演讲,强调Cytiva将进一步深化“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在完美继承此前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Cytiva将通过继续为客户提供生物医药领域的所有服务和产品,帮助客户加速增长和推动创新的双重目标。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 Cytiva宣布推出“Think Big笃行思远双选平台”、“Cytiva Go高校精英挑战赛”与“Cytiva大学”三项创新项目,帮助解决行业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多种挑战,打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闭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发表演讲打造思想碰撞交流平台,见证企业茁壮成长目前,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格局正在创新和技术的驱动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为了帮助投资方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帮助项目方找到合适的投资者,Cytiva在此次会议中正式宣布将搭建“Think Big笃行思远双选平台”,为投资方与立足创新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生物科技公司,制药公司,细胞或基因治疗公司的同仁们提供思想碰撞的桥梁,通过寻找专注创新前沿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的生物科技公司,集中进行连续路演,全面展示最有投资价值,最具领先性的合作项目,并与大型药企,资本方,医药产业园区等共同甄选合作项目和发掘投资机会,实现资源对接。高校精英选拔,培养生物科技未来人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物科技行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也从未停止过。“Cytiva Go”高校精英挑战赛是Cytiva成立后推出的首个校园人才选拔项目,旨在扎根校园,发掘及培养生物科技未来人才。项目通过招募、海选、踢馆赛、全国总决赛等环节,提供每位“新生”从校园到职场的心态转变、职场技能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到领导力训练的全方位培训,挖掘参赛选手个人核心优势,全面提高个人能力,让参赛者成长为兼具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Cytiva新生代职场青年领袖。 职业陪伴学习平台,时刻保持自我增值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从业者需要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而信息时代强调的则是速度与即时性。即将上线的“Cytiva大学”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产业经验与业内人士职业发展所需相结合,提供了涵盖产业基本知识、阶段强化、工艺全流程等知识体系,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线上结合线下联动,帮助客户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生命科学行业的进步,成为长期陪伴生物医药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伙伴。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一直致力于打造从科研开发到初创发展,乃至智能产业化的人才、技术、资金和产业环境的整个生态圈。Cytiva始终坚持推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除了此次三大项目所关注的人才、优质项目和培训教育,公司还拥有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ÄKTA、Biacore、Amersham、HyClone、MabSelect、Whatman在内的一系列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品牌,涵盖了从仪器设备、耗材、数字化到企业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产品组合,满足客户从研究、工艺开发到全生产流程的定制化服务。“2020年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剧变和重构的关键年,而人才、创新技术和产业教育则是影响变革的关键要素。Cytiva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以三大项目搭建平台,赋能产业,成就各方,并以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和创新的服务模式,助力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和人才完成转型和升级。”Cytiva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表示,“与此同时,Cytiva也将始终推动和加速创新疗法在中国的发展,实现创新疗法可及性,变革人类健康的未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关于Cytiva(思拓凡)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致力于促进与加速全球医疗的发展。Cytiva(思拓凡)年销售额超过33亿美元,,并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近7000名员工。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Cytiva(思拓凡)全面助力客户提升研究与生产流程中的速度、效率与能力,赋能创新型药物的发展和生产,惠及全球患者。

媒体关注

2020.05.21

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潜力巨大 仪器公司纷纷布局

近年来,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发展已成为癌症和遗传疾病研究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细胞和基因疗法的监管批准项目开始大量增加,且相关研究已扩展到医学其他领域,如自身免疫治疗和皮肤病的治疗。2020年4月,国外某知名调研机构发布了“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市场调研报告,该报告概述了该行业的市场现状。具体而言,报告详细介绍了市场前景、研发趋势、部分选定产品的开发情况以及关于市场整体状况和在五个医学分支——皮肤病学、肿瘤学、眼科学、心血管和血液学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研究中应用的更多信息,这些疾病正在发展基于细胞和基因治疗的方法和药物。2020年销售额预计达38亿美元 后将以2位数增长报告显示,到2020年,细胞和基因疗法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8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129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299亿美元。细胞疗法市场在所有销售额中占比更高,但基因疗法的使用预计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未来,肿瘤和遗传疾病的治疗或将占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大多数销售额,心血管和血液研究以及肿瘤学研究预计将是上述五个疾病领域中增长最快的两个市场,到2030年,这两个领域的销售额都将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心血管和血液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果,在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批准引起了对用于这些医疗状况的治疗和药物的需求。血液疾病是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干细胞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然而,预计基因疗法在未来几年将越来越流行。细胞和基因疗法的领先供应商包括Alnylam制药,三菱田边,AngES和BioCardio。由于影响全球人口的100多种不同的癌症类型,肿瘤学领域的药物开发和治疗需求也有所增长。从地理位置上讲,美国是最大的市场。根据癌症类型,血液癌症被认为是大多数研究和药物开发的重点。对于肿瘤学,预计到2030年,细胞疗法,尤其是细胞免疫疗法将成为细胞和基因疗法肿瘤学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市场的顶级提供商包括Gilead Sciences,诺华等。潜力巨大 挑战相随,科学仪器公司闻风而动尽管前景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的一些挑战。总体而言,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面临着诸如时间紧迫,人才匮乏以及缺乏用于药品研发制造的高质量科学仪器和实验室产品之类的难题。关于人员配备,各该领域的企业始终在努力寻找专门技术人才,甚至要从其他行业招聘人才。另一个障碍是航运物流的简化,以便更好的进行治疗。企业合并和收购已成为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销售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意识到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的潜力后,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已开始收购规模较小的公司。频频发生的收并购活动进一步刺激了各大制药企业对细胞和基因疗法研究与生产解决方案的需求。因此,科学仪器公司也纷纷通过内部投资和收购扩大了在该领域的投入及专业知识培训。 2019年,生命科学研究耗材制造商Bio-Techne收购了B-MoGen Biotechnologies,收购金额未公开,以使其基因编辑和交付产品组合多样化。同样在2019年,由于Brammer专业从事生物加工和基因转移,赛默飞以17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病毒载体生产商Brammer Bio。另外,默克公司、Cytiva等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也开始纷纷在该领域推出解决方案。除了科学仪器公司,2019年,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MS)收购了生物技术公司Celgene,该公司专门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媒体关注

2020.05.15

GE医疗生命科学正式加入丹纳赫 以“Cytiva”之名重新出发 ——访Cytiva全球CEO Emmanuel Ligner

2020年4月1日, Cytiva(思拓凡)公司成立的消息在全球发布,引发关注。至此,业内瞩目的214亿美元大宗收购案尘埃落定。从宣布收购到新公司成立,时隔一年有余。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经历了怎样的整合?再次扬帆起航,战略方向又有何变化?带着这些疑问,在Cytiva宣布成立次日,仪器信息网专访了Cytiva全球CEO—— Emmanuel Ligner先生。Cytiva CEO Emmanuel LignerEmmanuel的生物医药职业之旅在1996年开始于日本。他时任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1999年,他成为了雅培的市场总监,之后又成为商务总监。2004年,Emmanuel搬到英国,成为沃特曼(Whatman)负责欧洲市场与销售的副总裁。Emmanuel Ligner自2017年开始就任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的CEO。公司在Emmanuel的带领下实现了业务收入7%的增长以及运营利润13%的增长。Emmanuel在2008年4月加入GE医疗之后曾先后领导过北美生物工艺业务,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的销售业务,以及对比剂诊断业务。保持原轨前进 “最大的变化是变成Cytiva” 企业被收购后,通常会进行相当大程度的调整,如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业务重心等方面的调整,而这些事情并未发生在Cytiva身上。谈及被收购后公司的变化,Emmanuel Ligner坦言目前最大的变化就是公司名称变化。“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除了全球范围内进行法人变更,我们最先做的就是推出全新的公司名字”。“Cytiva”之名也蕴含了公司“实现创新疗法的可及,变革人类健康的未来”美好愿景:“Cy ”来源于希腊语的 “CYTO”,意思是 “细胞”,“Iva”是拉丁语的结尾,意思是“赋能”。Emmanuel也谈到,“变化永远是重要的,但需要与公司的发展规划相一致,只是为了变化而变化没有意义。”原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已进行了如收购、增加产品线等等一系列发展举措,而目前 Cytiva公司仍然拥有包括ÄKTA、Amersham、HyClone、MabSelect、Whatman等一系列领先生命科学产品品牌,以及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约6800名优秀员工。“这些是我们的核心,让我们可以继续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他们的研发制造,这些工作计划在加入丹纳赫之前就已开始实施,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平稳过渡,继续前进 。”Cytiva(思拓凡)的前身——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专业的科研积累、团队人才储备和坚实的客户基础,此时“不变”可以说是最佳过渡策略。强强联合,Cytiva登上丹纳赫巨轮 丹纳赫和Cytiva的强强联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讲Cytiva和丹纳赫的相互关系之前,不妨简要回顾一下丹纳赫科学仪器行业巨头身份的成就史。丹纳赫,曾长期以一家投资公司的形象出现,被称为“全球最成功的实业型赋能投资标杆”。40余年的时间里凭借丹纳赫商业系统(DBS),不断地将碎片化的科技公司高效拼凑整合起来,终成为科技大鳄。Cytiva的加入更加完善了丹纳赫生命科学业务版图。Cytiva在关注蛋白质研究的同时,其产品和技术也应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兴领域。可以看出, Cytiva是丹纳赫转型为全球性科技企业卷幅上的重要一笔。对于Cytiva而言,乘上丹纳赫这艘巨轮,其未来在商业进化上也非常值得期待。Emmanuel称,丹纳赫在生命科学领域地位显赫,旗下多家运营公司与Cytiva有着相同的客户群体,业务可形成互补。此外,丹纳赫集团有些董事本身就是生命科学领域从业人员出身,这更让Cytiva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们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因此我们更加期待与丹纳赫董事以及兄弟公司们共事。因为同在一个领域,我们可以在众多领域加强合作。众所周知,丹纳赫非常善于利用资金推动创新,所以我认为我们做对了。”“另外一点,著名的丹纳赫商业系统(DBS)在公司运营改进、商业改进、营销改进、研发改进等方面非常出色,这也是我们十分希望学习并运用于Cytiva公司管理中的。”Emmanuel Ligner还补充道,“就企业文化而言,丹纳赫和Cytiva也刚好契合。丹纳赫将精益管理的精神有机地嵌入业务系统,这也是Cytiva迫切希望学习的一点。”中国是第二大市场 4项规划正在实施对于Cytiva而言,中国市场极为重要,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而在十年前,当时的GE医疗生命科学就预见到,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创新之地,具备十分优秀的科研能力,我们为此感到高兴。”接下来,Cytiva已做好4项规划,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干一番。第一点,秉持着“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坚定承诺,Cytiva将致力于与中国本地企业合作,在桐庐有很多重要的生产线,以更好地现中国本地化生产。第二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教育都至关重要。生物制造领域缺少非常专业的技术人才,Cytiva始终致力于此类培训教育工作。2019年11月,Cytiva(当时仍为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与广州开发区政府共同建立全新的生物医药人才培育基地——广州生物制造工艺学院,Cytiva将充分发挥自身在生物制药技术解决方案和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专长和资源优势,为学院提供包含培训设备、设备维护等全方位的支持,该项目也与已经完成了大量培训工作的爱尔兰培训中心建立了联系。第三点,保证Cytiva在中国本地为中国企业提供服务。Cytiva在中国有一支团队可以帮助本地公司进行流程开发和优化。此外,除了单克隆抗体,中国市场在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创新疗法也在快速发展,Cytiva专门在上海建立了细胞与基因治疗亚洲技术中心来支持中国这一领域市场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Cytiva还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地中国制药企业进军国际医药市场。疫情当前 促成生命科学行业大团结2020年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疫情是当下无法忽视的话题,它正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和人们生活。对于生命科学行业,Emmanuel 认为,“我们所在的产业对于非新冠肺炎患者同样非常重要,我们的产品支持着抗癌药物、胰岛素以及疫苗等方面的研发生产,我们需要继续生产并保证全球各地的产品供应。同时,我们还要全力保证员工的安全”。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生命科学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领先的企业,Cytiva(思拓凡)也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加入到这一场全球战役中。“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良机,这在行业中也是常见的。没有人可以独立应对疫情,无论是政府机构、公共研究部门还是私有企业,都应该更加团结,形成合力,这是我们正在做的。我们正在与全球各地的政府及科研单位联合,在新冠肺炎治疗性药物研发、疫苗研发等方面提供支持。甚至,在英国我们正在与英国生物制造协会所有成员(包括竞争对手)共同发起一项重要提议,此时没有你和我,只有‘大家’中的一员,来帮助政府共同应对这场危机。我们做的事情很重要,这也是这个行业如此迷人的地方。”Emmanuel Ligner说道。

媒体关注

2020.04.20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者Cytiva(思拓凡)正式成立

● 在价值214亿美元的收购完成后,全新的Cytiva(思拓凡)成为丹纳赫集团旗下的运营公司。● 继承此前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的坚实基础,Cytiva(思拓凡)将继续加速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增长和创新。● Cytiva (思拓凡)继续拥有包括ÄKTA、Amersham、HyClone、MabSelect、Whatman在内的一系列领先生命科学产品品牌。2020年4月1日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加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全球技术和服务提供商Cytiva(思拓凡)于今日宣布正式成立。Cytiva(思拓凡)的前身是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现在隶属于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生命科学平台,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近7000名员工。Cytiva(思拓凡)首席执行官Emmanuel Ligner表示:“专业的科研积累、团队人才储备和坚实的客户基础赋予了Cytiva(思拓凡)在行业中投资、发展和加速增长的绝佳机遇。我们为患者带来变革的治疗方法的初衷始终如一。我们也将继续面向市场推出创新技术,助力我们的客户提高生产力。”Cytiva(思拓凡)的专业人才与技术在科学和医药领域实现的一系列突破塑造了今天的生物科技产业。在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生物药品中,超过75%都在使用Cytiva(思拓凡)的产品和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此外,自从2012年首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的儿童临床试验成功以来,Cytiva(思拓凡)的产品和技术也应用于具有极大潜力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的新兴领域。目前,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00项再生医学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个性化治疗和先进生物药治疗涌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Cytiva(思拓凡)将加速行业的增长、提高产能和创新技术作为主要的战略聚焦。Cytiva(思拓凡)的分支机构横跨亚洲、欧洲与美洲,所有创新从创意到商业开发,始终坚持推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同时,Cytiva(思拓凡)还为支持创新疗法的发展,设立了客户合作与培训中心,其中包括位于瑞典乌普萨拉的Testa中心和与悉尼科技大学的合作。Cytiva(思拓凡)在今后将继续寻求联合研究合作机会。我们与正在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部分教学医院一起探索在波士顿建立先进生物创新中心,也正在与富士胶片生物科技、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ARE Inc.一起探讨合作。Cytiva(思拓凡)拥有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倍受认可的ÄKTA、Amersham、Biacore、FlexFactory、HyClone、MabSelect、Sefia、Whatman、Xcellerex和Xuri等品牌。这些产品包含了仪器设备、耗材、数字化和企业解决方案,以及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定制的从研究、工艺开发到全生产流程的服务。关于Cytiva(思拓凡)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者,Cytiva(思拓凡)致力于促进与加速全球医疗的发展。Cytiva(思拓凡)年销售额超过33亿美元,,并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近7000名员工。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Cytiva(思拓凡)全面助力客户提升研究与生产流程中的速度、效率与能力,赋能创新型药物的发展和生产,惠及全球患者。

媒体关注

2020.04.01

小沃课堂∣新冠,“沃”来给你好看

  起初,这只是一次发烧,一个喷嚏,一声咳嗽,只是一场看似简单的感冒,直到它将上千的生命夺去,直到它把每个人「困」住,我们才意识到要将它击败需要我们团结齐心,需要技术快速响应,需要从检出到治疗到预防的全面结合。 识别才能知方略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这个罪魁祸首。 SARS-COV-2 是一种 RNA 病毒,属于冠状病毒β属,有包膜,呈椭圆形,直径为 60-140 nm。 国家科技部发布《新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拉开了新冠现场快检的帷幕,指南一共提及了三种类型的产品:核酸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其中两种是免疫学病毒快速检测。 其中免疫学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 第一种是通过抗体测抗原,抗体表位的选择上以 S,N 蛋白为主。◆ 另一种是通过病毒抗原的固相化来检测病毒抗体,抗原可以通过全病毒裂解液或者靶点蛋白重组表达获得。  通常来说,IgM 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IgG /IgM 抗体在感染中晚期出现,并在血液循环中保持较长时间存在,但抗体检测容易受到血液标准中的一些物质感染并且不同人对于病毒的免疫应答也存在差异,所以抗体检测必须采用 IgM 和 IgG 同时检测且通常需多次动态检测来确认。  从侧向流层析产品角度来看,找到合适的抗体或者重组抗原产品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除了需要考虑检测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外,还需要考虑标志物的选择,另外试纸条的工艺也对 IgG/IgM 的检查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侧向流层析试纸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样本垫,结合物释放垫,NC 膜和吸收垫。 Whatman(沃特曼)作为具有将近 300 年历史的体外诊断专业耗材供应商,可以提供这四个组件的全方位高品质材料,从玻纤到棉纤,再到种类最为齐全的 NC 膜,如下图示意,这里列出了部分 Whatman 推荐的适用产品,如有更详细的需求可以联系我们的区域销售代表或技术支持。Fig.1 侧向流层析产品及相关推荐  在新版的 COVID-19 诊疗方案中,核酸检测依然是患者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接触者解除隔离的重要判断依据。  我们知道 SARS-COV-2 是一种 RNA 病毒,它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其特异性核酸序列是区分这一病毒与其他病原体的标志物。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感染患者体内找到该病毒的存在。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核酸检测方法即第二代实时多重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样本采集,核酸提取、目标片段、扩增、检测等。Fig.2 多重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流程图  其中 mRNA 的提取试剂盒主要包括硅胶膜柱式法和磁珠法,与硅胶柱吸附法相比,磁珠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处理。但硅胶柱吸附法提取 RNA 的效率相对较高,适用于微量病毒 RNA 提取。  目前,以 Whatman 高质量玻纤为原料制备的柱式核酸提取试剂盒已经在一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柱式核酸提取柱的高纯度玻纤和石英产品包括: Table.1 用于核酸提取试剂柱玻纤产品性能表  核酸检测虽然是患者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耗时长,一定程度上减慢疾病检测的速度,免疫侧向流虽然测试时间短但灵敏度相较于核酸检测尚比较低且 IgG/IgM 检测有一定的窗口期。 是否有方法能够将核酸检测的优势和侧向流的优势相结合呢?  近日,MIT 的 Zhang Feng 团队提出了使用高灵敏度酶促解锁(SHERLOCK)技术,检测 COVID-19 的方案。  使用合成的 SARS-COV-2 病毒 RNA 片段,能够在 20 到 200 aM 之间一致的检测 COVID-19 靶序列。从用于 qRT-PCR 测试的核酸提取开始,在 1 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步骤:Fig.3 SHERLOCK 技术检测 SARS-COV-2 流程示意图 Fig.4 不同浓度样本检测示意图  SHERLOCK 技术最早是在 2018 年由 Zhang Feng 及其团队提出,并在 2018 年和 2019 年相继发表了论文详细阐述了该项技术的理论及应用,此技术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检测思路,也希望能从科研早日进入到临床应用。 当下,「沃」虽涓埃之力,亦不忘国忧,「沃」们愿意在样品、技术及供货方面全力配合客户,保障客户需求。 如需要样品试用,请联系销售代表或者技术支持,也可以拨打智荟专线: 800-810-9118(座机) 400-810-9118 转 2(手机)联系小编哦~ 参考文献SHERLOCK: nucleic acid detection with CRISPR nucleases. Kellner MJ. Koob JG.  Gootenberg JS, Abudayyeh OO, and Zhang F. Nuture Protocols. 2019 Oct; 14 (10):2986-3012, doi: 10.1038/s41596-019-0210-2

厂商

2020.02.28

OptiRun君贴心课程上线-实验室常用设备维护保养

2020 终于开学了! 本着「停课不停学」的方针,许多高校云开学一周有余; 被迫营业当主播的老师,躺在被窝与网络斗争的同学,纷纷感叹: 「曾经,有一份在校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Duang Duang Duang,别着急,随着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重返校园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啦! 再次踏入实验室的那一刻,你准备好了吗?是带着笑脸,挥手寒暄?还是深情的说一句「好久不见」? 来来来,听工(攻)程(城)师(狮)讲述久别重逢的正确打开姿势!  No.1 在线课堂 GE 生命科学在线讲堂将于 2 月 27 日下午 15:00-16:00 推出「实验室设备维护保养」专题,帮大家快速 Get 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 讲者介绍身怀绝技,闯荡江湖数十年的大咖天团。   AKTA™   层析纯化系统   主讲人:刘曾兴    Biacore™分子互作分析系统主讲人:张耀福    Wave™生物反应器 主讲人:赵伟   扫码注册报名 精彩内容预告从外面返回家中,酒精或 84 消毒,流水清洗,已成为大家的下意识动作。那么,实验室设备应该如何做好清洁呢? 清洗设备外表面:1、确认机器关机并拔下电源线;2、用软布或无尘纸蘸取清水或 20% 乙醇轻轻擦拭设备外表面;3. 在插上插头之前,一定要确保设备完全干燥。  注意事项: l  切勿使用含氯和氧化剂溶液做清洗,否则会容易导致设备腐蚀;l  在做设备外观清洁时,务必保持环境通风良好;l  设备清洁过程中如需移动,务必操作相关锁定装置,防止零部件在设备移动中损坏或参数漂移。 第一步清洁完成后,第二步又是什么呢?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赶快报名参加吧! No.2 维修Tips 报修服务 设备出现故障时,欢迎拨打 400-810-9118(手机)800-810-9118(固话)转 3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GE 生命科学客户服务」进行报修。 具体方法 ● 进入公众号;● 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报修」;● 选择「手工报修」;● 在弹出的页面填写并创建报修订单(产品序列号 Serial No. 一般在仪器背面的铭牌上标注)。如果您的仪器机身上贴有 GE 生命科学的维修二维码,也可以直接扫码进行报修。 No.3 人才招聘 工(攻)程(城)师(狮)团队现有职位 OPEN 哦,快来加入我们吧~ 招聘信息现场服务工程师工作地点:北京/上海岗位职责●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学习及动手操作能力突出● 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生物技术或仪器相关专业 自动化控制服务工程师工作地点:广州/上海岗位职责●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学习及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和有一定外语水平能力● 自动化控制工程或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对 PLC 编程、维护 和 SCADA 系统整合等工作熟悉● 2 年以上实际相关工作经验,尤以备有项目团队经历为佳● 具有 Wonderware 或 DeltaV 自控平台项目经验者优先● 能适应高强度项目出差工作环境 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Wanjing.zhang1@ge.com

厂商

2020.02.26

GE生命科学桐庐工厂复工记

桐庐工厂全景图新春伊始,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只有一线医务人员仍然如天使般守护着每一个感染的生命。年假之后,疫情严重,一场十几亿人的居家隔离悄然开始,随着政府监控之奏效以及社会需求之所急,部分工厂开始慢慢复工。 桐庐工厂是GE沃特曼 (Whatman) 家族的全球三大工厂之一,Whatman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室过滤与分离品牌之一,其在桐庐的工厂主攻滤纸产品,产于华夏供应全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日之工厂复工可以说在 287 年的 Whatman 历史发展中也闻所未闻,给工厂员工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恐怕这一生也无法磨灭……桐庐工厂供应全球,其玻纤和棉纤滤纸更是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中的关键原料,国外客户的稳定生产之所求,国内诊断客户对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的研发之需求,牵动着每一位 Whatman Family 的心。不动或保万全,但我们对客户安全供货的承诺何在?我们对社会抗击疫情的责任又何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复工必须越」,我们满腔热血的家人们便开始了漫漫的复工之路̷ 桐庐工厂复工合影 每一位都是平凡的英雄为了顺利申请复工,仍在放假之际,车间班组长便排除万难四进工厂盖章,申请复工,特殊时期的出村难度你或许无法想象;1一线销售打爆电话,发尽邮件,想方设法收集到众多客户之实际需求证明及疫情防控资料,对复工的审批功不可没,最终,凝结了汗水与泪水的复工申请终于得以批准。2紧接着,为了顺利及时复工,有员工确保 18 号一早按时上岗,一家四口(包括两个小孩)17 号从河南连夜赶至桐庐,结果因为隔离管理即有家难回又无法住宾馆,只能临时在办公室度过漫漫长夜;3由于管控,工厂无法安排车辆,从外地赶回桐庐的员工,众多是在寒冬之际冒着风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工厂或宾馆。疫情无情人有情,复工之后,在经过安全和质量培训后,厂长和部门经理们身先士卒,及时参与到一线生产,满足客户需求;4在休息时间,领导们多处奔走,冒着巨大风险实地考察宾馆设施,只为能给员工一个临时但温馨的家;5为了解决当地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复工当日便解决了员工的 73 张橙色通行卡和 58 张红色通行卡,实现了当地员工每个人都可以回家的承诺。 志愿者们测量体温 把好健康守护每一道关 可爱的志愿者们牺牲睡眠,踏着严寒,每日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工厂,负责给大家测量体温,发放口罩,依然扮演着健康守门员的工作。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另有一事值得一提,由于防控需要,无论工厂还是所住宾馆,均不能打开空调,寒冬腊月,冷霜逼人,我想当他们每个人在黑夜中凝望窗外之时,身体上的寒冷不必多说,但心中的热度却未减半分̷笔纸有限,言语有度,难以完全描述出此场复工的不易,但恰恰如此,才正体现出 Whatman 品牌对每一位客户的承诺,「安全供货,保质保量」,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工厂员工的骨髓,已经流入到每一位 Whatman Family 的血液。难否?真难!苦否?真苦!累否?真累!值得否?真值得!为了啥?对客户之一片 承诺,对社会之一份 责任,还有心中那一点 热血!

厂商

2020.02.24

< 1 2 3 ••• 8 > 前往 GO

Cytiva(思拓凡)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Cytiva(思拓凡)

公司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佗路1号 联系人: 市场部 邮编: 201203 联系电话: 400-605-1688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