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光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金牌2年 金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6033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光焱科技 > 解决方案 > 南昌大学姚凯团队 全纹理叠層太阳能电池30.89%轉換效率

南昌大学姚凯团队 全纹理叠層太阳能电池30.89%轉換效率

2024/06/21 11:26

阅读:4

分享:
应用领域:
能源/新能源
发布时间:
2024/06/21
检测样品:
太阳能
检测项目:
量子效率
浏览次数:
4
下载次数:
参考标准:
符合 ATSM E 1021-15/ ASTM E948/ IEC 60904-8/ IEC 60904-7/ IEC 60904-1

方案摘要:

近年来,钙钛矿/晶硅叠層太阳能电池 (tandem solar cells) 凭借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实现大规模的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化生产,使用工业化 Czochralski 硅晶片制造的全纹理结构串联器件,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然而,传统用于调节钙钛矿界面性质的表面工程策略并不适用于微米级的纹理表面。 南昌大学的姚凯教授团队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表面钝化策略,利用动态喷涂 (DSC) 技术将氟化噻吩乙胺配体均匀地涂覆在纹理硅表面,有效地抑制了钙钛矿的相变,并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产品配置单:

分析仪器

光焱科技QE-R量子效率系统

型号: QE-R

产地: 台湾

品牌: 光焱科技

面议

参考报价

联系电话

方案详情:

1.png


近年来,钙钛矿/晶硅叠層太阳能电池 (tandem solar cells) 凭借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实现大规模的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化生产,使用工业化 Czochralski 硅晶片制造的全纹理结构串联器件,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然而,传统用于调节钙钛矿界面性质的表面工程策略并不适用于微米级的纹理表面。

南昌大学的姚凯教授团队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表面钝化策略,利用动态喷涂 (DSC) 技术将氟化噻吩乙胺配体均匀地涂覆在纹理硅表面,有效地抑制了钙钛矿的相变,并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何谓全纹理 PVK/Si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 的效率近年来不断攀升,已突破 25% 的瓶颈,但其长期稳定性问题仍然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为了克服单结器件的效率极限,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串联太阳能电池。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表面工程策略通常使用旋涂法将配体涂覆在钙钛矿薄膜上,但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对微米级纹理表面的均匀覆盖。此外,由于钙钛矿材料的敏感性,传统的旋涂方法可能会导致相变和缺陷的产生,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钙钛矿/晶硅叠層太阳能电池 (tandem solar cells) 结合了钙钛矿材料的高效率和硅材料的低成本、高稳定性等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效率已超过 30%。为了实现大规模的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化生产,使用工业化 Czochralski 硅晶片制造的全纹理结构串联器件,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全纹理 PVK/Si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全纹理钙钛矿/硅(PVK/Si)叠层太阳能电池通过在硅层和钙钛矿层表面引入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纹理结构,提升了光的捕获能力和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換效率。这些纹理结构通常由大尺寸的金字塔或其他复杂结构组成,有助於光的多次反射和散射,進一步增强光吸收。

l  光捕获效率高: 表面纹理结构增强了光的吸收,使更多的光子被转化为电能。

l  减少反射损失: 纹理表面能有效减少光的反射,提高入射光的利用率。

l  界面稳定性: 优化的表面结构和界面层有助於提高钙钛矿层和硅层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l  高轉換效率: 利用全纹理结构的 PVK/Si 叠层太阳能电池已經展示了接近 30% 的轉換效率,甚至更高。


全纹理 PVK/Si 叠层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全纹理 PVK/Si 叠层太阳能电池,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发表年份            论文全名              主要作者

2018       Fully textured monolithic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25.2%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C. Ballif

2023       Efficient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on Industrially Compatible Textured Silicon     H. Tan

2023       Buried-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Conformal 2D/3D Perovskit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on Industrially Textured Silicon        K. Yao

2023       Interface passivation for 31.25%-efficient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C. Ballif

2023       In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ion Engineering for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H. Tan

突破性成果:全纹理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再创新高

创新策略:动态喷涂技术助力表面钝化

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表面钝化策略,利用动态喷涂 (DSC) 技术将氟化噻吩乙胺配体均匀地涂覆在纹理硅表面。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l  均匀覆盖: DSC 技术可以实现对纹理表面的均匀覆盖,有效地钝化界面缺陷。

l  抑制相变: 氟化噻吩乙胺配体可以抑制钙钛矿的相变,并提高薄膜的结晶质量。16 平方厘米的开孔面积,效率达到 26.3%


精准调控:三氟甲基取代,提升钝化效果

研究人员从分子工程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证实,引入三氟甲基取代基可以形成偶极层,增强配体与钙钛矿表面的相互作用,并优化能级匹配,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表面钝化。

该团队利用 DSC 技术对氟化噻吩乙胺配体进行表面处理,成功制备了基于工业化硅晶片的全纹理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最终,该器件实现了 30.89% 的认证稳定功率转换效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此外,封装的器件在连续光照 600 小时后仍能保持 97% 以上的初始性能,展现出优异的工作稳定性。


总结与展望

该研究成果为制备高效稳定的全纹理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大规模的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喷涂技术和分子工程策略,实现了对钙钛矿界面缺陷的精准调控,并成功克服了传统表面工程策略在纹理表面应用的局限性。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配体分子和表面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其在光伏领域的广泛应用。



2.png

Fig S19. 控制组和 DSC 处理器件的高灵敏度 EQE 谱图。

3.png

Fig S20. 1 个太阳光照下测量的 c-Si 异质结底部电池 (2.5 × 2.5 cm2)  J-V 曲线。 由于切割造成的损坏,与整个晶片相比,小尺寸底部电池的器件性能略低。


本参数采用光焱科技QE-R 光伏 /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测量解决方案


4.png

5.png

6.png

7.png


参考文献Surface Molecular Engineering for Fully Textured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Angew. Chem


8.png



推薦設備_

1.      SS-PST100R AM1.5G 可变标准光谱模拟光源


9.png     10.png


具有以下特色优势:

l  采用光焱最新的单氙灯光源光谱控制技术,可在单一氙灯光源下将光谱修饰,达到氙灯加卤灯双光源光谱等级。

l  输出光谱由 300-1700nm 均可符合 1.5G 光谱要求其平均光谱失配 ≤ 6% (IEC 60904-92020) 

l  仅采用单氙灯,因此无双光源两灯泡寿命不匹配,以及一般卤灯仅 50 小时寿命之问题。

l  具有A++光谱等级,其氙灯寿命可超过1,000小时,克服了双光源卤素灯灯泡寿命不到50小时之缺点。

l  大幅缩减光源调校时间,并增加系统测试结果的数据重现性。

l  单灯源的设计,相较多灯珠 LED 型的模拟器有更好的 SPC 光谱覆盖率与更低的 SPD 光谱偏差率,可提供更为准确的叠层太阳能电池测试结果。



下载本篇解决方案:

资料文件名:
资料大小
下载
QERIntro21.pdf
822KB
相关方案

浙江大学叶志镇团队突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响应速度瓶颈,实现微秒级响应!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可调色等优点,近年来在显示领域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潜力之星。然而,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问题,导致 PeLEDs 的电致发光上升时间通常在毫秒级别,这对于高刷新率显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团队近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通过采用单颗粒钝化策略,成功将 PeLEDs 的电致发光上升时间缩短至微秒级,为高刷新率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Electronics》上。

能源/新能源

2024/06/26

香港理工大学李刚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厚度限制

有机光伏电池(OSCs)以其轻薄、柔性、可印刷等优势,在过去几年中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理想选择。然而,OPVs 的效率和稳定性仍然落后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 实现低成本和印刷友好的 OSCs 制备,需要采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光活性分子的厚膜器件。因此,对于非稠合环受体材料,如何在较厚的器件中实现高能量转换效率 (PCE),具有重大意义。 香港理工大学李刚教授团队近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利用顺序沉积 (SD) 方法,成功将 D18:A4T-16 有机活性层的效率从传统的混合浇注方法的 8.02% 提升至 14.75%,该器件厚度达到 300 纳米。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能源/新能源

2024/06/25

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大规模制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自2009年报导以来,由于其高效能、低成本和简单制备工艺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材料钙钛矿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如高吸光係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和高载流子迁移率,使其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潜力选手。在过去十年间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下一代光伏技术之一。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 的效率不断提升,并在 NREL 的效率认证数据中屡创新高。 叠层结构的出现自2017开始,在過去三年中,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取得显着的突破。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更是被认为是未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理想方案。然而,在空气环境下实现宽带隙钙钛矿 (~1.68 eV) 的可扩展制备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水分会加速钙钛矿薄膜的降解。 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近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溶剂的性质对水分干扰的影响程度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正丁醇 (nBA) 由于其低极性和中等挥发速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空气环境中水分对钙钛矿薄膜的负面影响,還可以提高钙钛矿薄膜的均勻性,进而实现可扩展制备。

能源/新能源

2024/06/20

SCI. 新型空穴传输层材料,强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稳定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 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和可印刷性等优势,成为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下一代光伏技术。然而,PSCs 在实际户外应用中面临着紫外线 (UV) 辐射带来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 Jinsong Huang 教授团队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强键合空穴传输层 (HTL) 材料,有效地抑制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 的紫外线降解,并显著提高了器件的长期稳定性。

能源/新能源

2024/06/20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光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