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上海赛印 > 最新动态 >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来源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来源

上海赛印

2018/01/29 15:39

阅读:264

分享: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已逐渐成效,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第三方环境检测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不同的检测企业有各自的检测范围,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来源又分别来自哪里?

一、化学性污染

(一)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来源于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一般时间短,有一定的地域性,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相比来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各种可燃物的燃烧

煤炭、原油及其产品、天然气、木材、农作物秸秆、城市垃圾、人和动物尸体、动物粪便等在燃烧时,可释放出大量烟尘、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金属化合物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等。

2、工业生产过程

一些工业生产过程可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石油分馏过程中可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烃类等;用银和硝酸反应生产硝酸银时,除了获得产品硝酸银之外,还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可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农药生产厂可向空气中排放氯气、汞、砷及各种农药粉尘;化肥厂排放的气体中含有氮氧化物、氨、氟化物等;合成橡胶厂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丁间二烯、苯乙烯、异丁烯、异戊二烯、丙烯腈、二氯乙烷、乙烯、二氯乙醚、乙硫醇、氯代甲烷等。由于连续性生产和有固定性区域,因而这类污染具有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大,种类多,分布集中,排放时问长等特点。

3、交通运输污染源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所用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可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硫化物、有机铅化合物等。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阳光照耀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可形成过氧乙酰硝酸酯、烷基硝酸盐、甲醛等新的污染物。在交通干线和市中心等交通繁忙地区,交通工具甚至是主要大气污染源。

4、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喷洒农药,一部分农药直接以颗粒物形式飘逸到大气中。另外,黏附在作物表面和土壤表面的农药经挥发后也可进入大气。施人土壤的氮肥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可生成氮氧化物进人大气。植物残枝、落叶、根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在腐烂过程中能产生臭气进入大气。

(二)水体的化学性污染

水体的化学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在生活及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三大来源,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

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工业生产上利用水作溶剂、洗涤剂、萃取剂、冷却剂和吸收剂等。这样,必然会排放出含有污染物的大量废水,加之对废水又未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造成了环境污染。例如,电镀行业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重金属离子、酸、碱等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气中的某些污染物也可随大气沉降作用进入水体。固体废弃物中的可溶性物质也可随降雨进入水体。

生活污水主要有洗涤水,人粪尿,医院污水等。污水未经处理而排入环境,除了污染水体和土壤之外,还会造成疾病流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含氮、含硫、含磷及其他可供微生物利用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在厌氧细菌作用下,这些物质易生成恶臭物质,如硫化氢、甲硫醇及3一甲基氮杂茚(粪臭素)等。污水管理不善,可进一步污染生活用水。

农业退水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在农业生产中,喷洒的化学农药通常只有少部分(10%~20%)附着于农作物表面,其余大部分则进入土壤和大气。后者通过降雨、沉降和径流而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农药污染。

化学肥料是农业增产的有用物质。但是,大量施用化肥,会产生水土流失现象,使氮、磷从耕地上流入水体。过剩的氮素和磷进入水体后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氮的流失,也可造成土壤、水体中硝酸盐的积累,而硝酸盐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因而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牲畜圈舍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生化耗氧量高。除了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外,其中的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能转化为亚硝酸和硝酸,可进一步导致井水污染。

(三)土壤的化学性污染

工业“三废”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的情况下进入环境,可造成土壤污染。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经灌溉进入土壤。工业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沉降或降雨进入土壤。工业废渣被作为肥料使用时可直接使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矿区在作业时,重金属或其他有毒有害矿物质可造成区域性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一部分可直接落入土壤。飘浮于空中的部分农药可通过沉降或降雨进入土壤。一些分解慢、残留期长的农药如有机氯农药,也可随腐烂植物的根、茎、叶进入土壤。农作物施用化学肥料过多,会造成氮素和磷过剩,导致土壤污染。

生活污水中含有洗涤剂、寄生虫、细菌等污染物。这类污水未经处理而排放后,可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也会造成蔬菜和水生生物污染。人食用被污染的蔬菜、鱼类后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

二、物理性污染

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有:放射性污染、射频和微波辐射、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以及噪声污染等。

(一)放射性污染

环境中的放射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本底辐射,其来源包括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以及存在于岩石、土壤、水、空气、动植物甚至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类群逐渐适应了环境中的天然本底辐射。

因而,天然放射性对人类及其他生物基本上不构成危害。

事实上,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主要来源可归纳为3类。①核工业污染。在核燃料前处理、核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等过程中,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②核试验。核试验通常按四种方式进行,即大气层核试验,外层空间核试验,地下核试验和水下核试验。其中以大气层核试验对环境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最严重,其次为浅层地下核试验和浅水核试验。核爆炸在瞬间产生的核辐射非常强大;其后可在环境中留下大量放射性核素,并在相当长时间内发射a、β和γ射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③其他污染来源。煤燃烧后产生的粉尘和炉渣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磷矿石加工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及其产品(如磷肥)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放射性核素。引自地球内部深处高温岩层中的热水或热气中常含有有222Rn,可随地热蒸气进入大气环境。医学诊疗、仪表制造、作物育种、食品保鲜、病虫害防治、核能电池以及科学研究方面在使用放射性元素时,会使一部分放射性核素进入环境,导致局部环境污染。

(二)微波和射频辐射

环境中的微波和射频辐射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如传播广播、电视讯号的超短波和分米波;雷达脉冲辐射产生的微波和超短波;人造卫星通讯系统地面终端的连续波微波辐射源;大功率的工业、医疗和科研用的射频微波设备形成的电磁波;家用微波炉发生泄漏时释放的微波;通讯工具发出的电磁波等。

(三)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

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紫外线辐射和人类生产的紫外线发生装置。人为污染源主要有:气体放电,包括汞灯,惰性气体灯,氢和氘灯,焊弧等;白炽光源,如钨卤素灯;荧光灯,如荧光日光紫外发射体,黑光紫外发射体等;混合光源,如碳弧灯。

除了太阳辐射的红外线以外,环境中的红外线辐射还来源于火山喷发、森林大火、工业生产过程、原煤和石油燃料、木材和秸秆燃烧、垃圾焚烧、家用电器、机动车辆等。

(四)噪声污染源

噪声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种物理性污染。噪声污染在现代城市环境治理中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中的噪声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自然界产生的噪声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两类。自然界的噪声源有:地震、雷电、暴风雨、海涛、山体滑坡、火山爆发、野兽嚎叫等。人为污染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机械噪声以及来自商业、娱乐、体育、旅行、集会及居室生活所产生的噪声等。近年来,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所产生的噪声对居室环境的污染已不容忽视。一些家用电器设备的噪声范围为35~85dB。

三、生物性污染

1、空气中的病原体

空气中的病原体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腐败动植物尸体,带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粪便、唾液、痰、呼吸道黏液及其他排泄物等。空气中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如芽孢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八叠球菌属、细球菌属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等;真菌,如各种真菌孢子;一些放线菌;支原体;病毒,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冠状病毒等。一般来说,人口稠密的地区病原体的数量比人烟稀少的地区多,而北极则没有。

2、水体中的病原体

水体中病原体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及某些工业废弃物。污染水体的病原体主要有三大类,即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水体中的病毒主要有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污水中最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有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钩端螺旋体也是水体的重要污染物。水体中最重要的寄生虫为血吸虫,此外还有溶组织阿米巴及其他原虫等。

3、土壤中的病原体

土壤中的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含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人和动物尸体等。污染土壤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寄生虫及病毒。土壤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寄生虫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其不同的发育阶段所寄居的环境不同。土壤是蠕虫卵或幼虫生长发育阶段必须经历的场所。各种蠕虫卵在土壤中的存活期与多种条件有关。例如,蛔虫卵能在O℃以下的土壤中生存,当寄生的土壤表面较为干燥或紫外线照射时可很快死亡。

【来源/作者】周世红

参考资料: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分析检测

 


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中江路889号曹杨商务大厦805室 联系人: 陈嘉雨 邮编: 200333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