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霆科生物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二轮通知】

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在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多方面已获得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微流控技术“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的下一场革命”;科技部颁发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中,将微流控芯片作为颠覆性技术列入“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范畴;工程院发布《全球医药卫生研究和开发前沿2020》,单细胞和器官芯片双双入选。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作为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促成产、学、研、用等多领域人员的充分交流和紧密互动,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由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定于2021年11月26-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将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以微流控芯片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在单细胞分析、器官芯片、POCT、化工合成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主线,旨在增强微流控芯片工作者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持续推进微流控芯片学科及产业化发展。诚挚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相关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产业化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大会主席:林炳承                执行主席:徐健、马波、叶嘉明会议时间:2021年11月26-28日(11月26日全天报到)会议及报到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弘慧路399号)会务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联系邮箱:floca2021@163.com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承办单位: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2021年09月16日    会议简介“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由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是中国微流控领域顶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0年11月,首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与“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同期召开,由林炳承教授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博士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凸显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在微流控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11月26-28日,本次“双论坛”将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双论坛”立足微流控芯片这一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促进理、工、医、产业界、投资界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也将助推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 已确定参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姓名单位1林炳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方  群浙江大学3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4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5关一民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6骆广生清华大学化工系7程  鑫南方科技大学8储良银四川大学9俞燕蕾复旦大学10王  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1林洪丽大连医科大学12黄岩谊北京大学13杨朝勇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4熊春阳北京大学15丁显迋上海交通大学16Pavel Neuzil西北工业大学17Zachary Smith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8胡国庆浙江大学19王  晗清华大学20李博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1刘显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2牟  颖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周  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4刘大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5刘  宏东南大学26杜文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7陆  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8贺永浙江大学29刘婷姣大连医科大学30黄成军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31李清岭山东师范大学32赵远锦东南大学33张炜佳复旦大学生命医学研究院34马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35张秀莉苏州大学36杜昱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37张  翀清华大学38马少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9韩  琳山东大学40于京华济南大学41高荣科石油大学42黄晓文齐鲁工业大学43程永强山东大学44刘  鹏 清华大学45刘笔峰华中科技大学 46陈  健中科院电子所47盖宏伟江苏师范大学48郭  永清华大学49黄术强深圳先进院50黄  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51邢婉丽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52孔继烈复旦大学、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3余  波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4张国豪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苏辰宇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56陈  兢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57高  雁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8金迪琼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59於林芬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蒋  焱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赞助及参展企业名单(持续报名中):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盛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德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博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Chroma Technology Corp.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燕京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京赤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议注册报名会议时间:2021年11月26-28日会议及报到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弘慧路399号)报到时间:2021年11月26日,09:00至22:00住宿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会议注册及食宿: 拟参加会议者请填写参会回执,发送至会务组邮箱:floca2021@163.com。参会人员注册缴费(食宿统一安排,交通费及住宿费用自理):注册缴费(含餐)现场注册缴费(含餐)学生:1800元学生:2000元其他:2200元其他:2500元(参考住宿标准: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参会注册人员内部价420元/天) 注册缴费方式:银行转账及现场缴费。注册费转账信息如下: 户名: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账号:3727 7598 0132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桥南支行纳税人识别号:91330109MA2GKD9A9E地址及电话: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星路371号2幢17楼1707室/0571-85697712请务必在汇款备注栏注明:单位+姓名+FLOCA2021, 并将汇款凭证的扫描件发至:floca2021@163.com邮件标题:“注册缴费确认+姓名+单位”,邮件内容包括:姓名+单位+缴费金额(银行回执可不附),会议结束后会务组统一将电子发票发到填报的邮箱。会议报到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弘慧路399号,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交通路线一:火车东站出发:地铁4号线(浦沿方向4站)→ 钱江路站,换乘2号线(朝阳方向4站)→ 振宁路站(出口)出租车 → 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电(6公里10分钟车程)交通路线二:萧山国际机场出发路线:机场出租车 → 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18.4公里22分钟车程)。想进一步了解会议详细内容,报名参会、参展与赞助,可联系会务组。报名注册联系人:叶美胜,15868305329(微信号:yms1105);企业参展联系人:沈静艳,15990084431(微信同号);会 务 组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会议赞助联系人:叶嘉明,13738180906(微信同号);会务组联系邮箱:floca2021@163.com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参会回执确认表单位名称通讯地(详细填写)经办人联系方式参会人员姓名性别职务手机号码E-mail大会报告是          否 产品展位是          否 收费住宿要求单人房标间合住备    注 房间数量:    间注:预约报告及展位的企业请于收到会议通知后及时预约并提交回执,发送至会务组邮箱:floca2021@163.com以便制作会议手册。(咨询电话见会议通知)。单位名称: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开 户 行:中国银行杭州市萧山桥南支行账    号:3727 7598 0132银行代码:104331000500往届回顾第五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7年,北京)第六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8年,广州)第七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9年,大连)第八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0年,嘉兴) 专家风采及企业参展现场附:大会主席林炳承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南大学(时称南京工学院)本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0-),德国洪堡基金 (AvH) 学者(1986-88, 1996,2018),亚太微分离分析系列学术会议(APCE)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2016-), 第1-9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主席(2013-)。曾为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学者(2000),加拿大 Peter Wall 基金会学者(2011, 2014),Electrophoresis 杂志副主编(2004-2014),Lab on a Chip杂志编委(2007-2010),国际微分离分析战略委员会委员(2014-)。1986-2016年曾先后受聘为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 大学(UBC) 等十余所大学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 2018,2019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用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名录。 1980-90年代从事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研究, 1990年代后期至今致力于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约400篇;撰写,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器官芯片》等微流控中文著作4部,主编,出版《Microfluidic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pringer,2011)等微流控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 (期);持有微流控芯片等领域专利多项;1992-2007年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其中重点基金三项;直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约70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媒体关注

2021.09.16

微流控芯片——注定被深度产业化的革命性技术

原标题:微流控芯片—注定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本文由霆科生物创始人、贝壳社BioShow嘉宾叶嘉明原创分享。微流控芯片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材料、化学、物理、微机电、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我从2003年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田昭武院士的引领下有幸进入这个前沿领域,先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作,到今天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也仅仅只能说局部地领略到微流控芯片这个伟大“艺术平台”的魅力。因此,今天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主要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外,本人在博士后阶段师从于微流控芯片领域著名专家——林炳承教授,此次分享的内容部分引用了中科院团队近二十年来在微流控芯片领域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导师林炳承教授的观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微流控芯片——注定要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一)微流控芯片简介1.1 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伴随着微机电加工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由当年的“庞然大物”演变成由一个个微小的电路集成芯片组成的便携系统,甚至是一部微型的智能手机。与之发展类似,今天我们介绍的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是一种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具有将生物、化学等实验室的基本功能诸如样品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缩微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其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1.2 各种材质和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及实验室相关配套仪器微流控芯片早期也是从MEMS技术发展而来,通过微加工工艺在硅、金属、高分子聚合物、玻璃、石英等材质的基片上,加工出微米至亚毫米级的流体通道、反应或检测腔室、过滤器或传感器等各种微结构单元,而后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配合流体控制或分析仪器自动完成生物实验室中的提取、扩增、萃取、标记、分离、分析,或者细胞的培养、处理、分选、裂解、分离分析等过程。1.3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A.Manz等人采用芯片实现了此前一直在毛细管内完成的电泳分离,显示了它作为一种分析化学工具的潜力;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提出对士兵个体生化自检装备的手提化需求催生了世界范围内微流控芯片的研究;在整个90年代,微流控芯片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分析化学平台,因此往往和“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 u-TAS)概念混用。因此,原则上,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微全分析”技术平台可以应用于各个分析领域,如生化医疗诊断、食品和商品检验、环境监测、刑事科学、军事科学和航天科学等重要应用领域,其中生物医学分析是热点。2000年G. Whitesides等关于PDMS软刻蚀的方法在Electrophoresis上发表,2002年S. Quake等以微阀微泵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微流控芯片大规模集成”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这些里程碑式的工作使学术界和产业界看到了微流控芯片超越“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而发展成为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的潜在能力。例如,利用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微反应器,通过在微流控芯片上开展组合化学反应或结合液滴技术,有望用于药物合成与筛选,或纳米粒子、微球、晶体等的高通量、大规模制备,甚至形成一种“芯片上的化工厂或制药厂”。(二)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意义自微流控芯片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2001年,“Lab on a Chip”杂志创刊,它很快成为本领域的一种主流刊物,引领世界范围微流控芯片研究的深入开展。2004年美国Business 2.0杂志在一篇封面文章把芯片实验室列为“改变未来的七种技术之一”。2006年7月Nature杂志发表了一期题为“芯片实验室”专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芯片实验室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应用前景,并在编辑部的社评中指出:芯片实验室可能成为“这一世纪的技术”。至此,芯片实验室所显示的战略性意义,已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内被学术界和产业界所认同。2.1 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科学技术,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有它的内在必然性首先,微型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面对我们所生存的已经消耗过度的地球,微型化反映了人类对资源枯竭的忧虑和对资源利用的优化。其次,世界上有太多的技术和流体操控有关,而当被操控的流体在一个微米尺度的空间里流动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新的现象,其中的一部分至今还没有被我们所充分认识。第三则是基于对系统研究的需求。系统学研究整体,更研究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自古以来,人类一直缺少微小但又能操控全局的工具,微流控芯片能承载多种单元技术并使之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的特征使其可能成为系统研究的重要平台。2.2 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意义还根植于它和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特殊关系一般认为,在二十世纪,人们借助于电子在半导体或金属中流动得到的“信息”,成就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而在二十一世纪,通过带有可溶性生物分子或悬浮细胞的水溶液在微流控芯片通道或平面上流动以研究生命,理解生命,以至部分地改造生命,将有可能同样成就一种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技术:微流控学。因为,“生命”和“信息”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2.3 微流控芯片——当今国家产业转型的一种先导型科学技术微流控芯片是注定要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这种判断首先当然是源于全球性产业转型需求的不可逆转,需求加剧,进程加快;另一方面,或许更为重要的,则是基于对这一科学技术在一些重大领域不可替代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只是在最近的若干年内才被人们所逐步接受。它很可能发展成为当今产业转型的一种模式,对以生物经济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未来几年内,如果将微流控芯片与“生物手机”、“互联网+”进一步结合,这样一个由一种新兴技术引发的可能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趋势,是否能够因此诞生一批“风口”行业值得大家期待。(三)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代表性关键技术3.1 新一代床边诊断(point of care test,POCT)技术——Microfluidics-based POCTPOCT可直接在被检者身边提供快捷有效的生化指标,现场指导用药,使检测、诊断、治疗成为一个连续过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突破性的意义。POCT仪器发展趋势应是小型化、“傻瓜”式,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直接输入体液样本,即可迅速得到诊断结果,并将信息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由医生指导保健。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即时诊断方法,简单的流动测试工作没有流体管理技术,而当测试复杂性增加时,微流控技术是必要的。微流控芯片所具有的多种单元技术在微小可控平台上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的特点已使其成为现代POCT技术的首选,经过近年的发展,已涌现了一批微流控芯片POCT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的成功案例。(Cited from: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rofluidic point-of-care diagnostic devices, Lab Chip, 2012,12, 2118-2134)3.2 超高通量筛选的主流平台——微流控液滴芯片在微流控芯片通道上加入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将其中的分散相以微小体积单元(10-15 L-10-9 L)的形式和极快的速度(100-10000个/秒)分散于连续相中,即可形成用作微反应器或微量生化样品载体的液滴。微流控芯片液滴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微反应器,能提供一种在单分子和单细胞层面快速开展超大规模,超低含量反应的平台。液滴操控灵活,形状可变,大小均一,又有优良的传热传质性能,产生频率已达数十到数百KHz,在高通量药物筛选和材料筛选领域显示了巨大的潜力。(Cited from: Reactions in Droplets in Microfluidic Channels,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7336-7356)3.3 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微环境操控平台——微流控芯片仿生实验室由于微流控芯片的构件尺寸和细胞吻合,并可同时测定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它已成为对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微环境进行操控的最具潜力的平台。目前已可以构建微米量级且相对封闭的三维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操作单元,并把这些单元成功延伸到组织和器官。器官芯片是一种更接近仿生体系的模式,可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中培养各种活体细胞,形成组织器官,乃至由不同器官芯片进一步组成活体芯片,从而模拟一个活体的行为并研究活体中整体和局部的种种关系。在药学领域,器官芯片将被部分替代小白鼠等模型动物,用于验证候选药物,开展毒理和药理作用研究。(四)微流控芯片的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4.1 微流控芯片的市场前景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其市场前景显然是极其巨大的。最近几年微流控芯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这些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涌现出一批关健性技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并因此形成以医学和药学为代表,覆盖面很宽的应用领域,例如最近发展起来的器官芯片、液滴微流控芯片。其中,器官芯片或人体芯片,有望部分代替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前动物实验,最大限度地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且解决动物权等伦理问题,具有极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二是其中的一些应用已经或正在形成规模产业,例如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新一代床边诊断(Microflluidics-based POCT)系统,被产业界认为目前最有可能成为“Killer Appliction”(杀手级应用)的微流控芯片产品,其市场预计从2013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56亿美元。(微流控即时诊断市场预测,法国市场研究机构Yole Development提供的数据,转载自互联网)4.2 目前市场上几种代表性微流控芯片产品4.3 微流控分析芯片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当前的微流控芯片产品及发展趋势总结如下(个人观点,供探讨):4.4 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关键问题(个人观点,供探讨):(1)技术:需要解决微流控芯片批量生产工艺(微加工、键合、表面修饰);重点是要解决芯片质控问题。(2)人才:急需多学科交叉人才、企业研发人员、专业化市场人员进行微流控芯片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国内芯片人才特别是在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的芯片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很重要。(3)产品:急需具有“Killer Application”特征的微流控产品引领行业市场(产业界一致看好microfluidics-based POCT 系统);普遍认为poct最大市场是应用于医疗诊断行业,这个行业市场最为巨大毫无争议;或许在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检测是否能够首先成为“中国特色”的killer application的一个案例,值得探讨?(4)资本:需要有长远目标的资本或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与扶持;个人认为,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已经到了产业化的前夕,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尽快介入到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来,大家同舟共济,一起滚打几年,一起来改进技术,培育市场,共同发展。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机会,等市场完全成熟了再介入进来可能就太晚了一些。(5)政策支持、强强合作: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和丰富技术积累的科研院所鼎力合作)。(五)我们的工作和未来展望5.1 霆科生物介绍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inkerBio)是一家专注于微流控芯片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知名的微流控芯片CDMO(合约研发与制造)服务商和先行者。公司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核心,围绕食品安全、环境水质检测、医疗体外诊断等领域,坚持“让微流控变得更简单”发展使命和“微流控技术为用户赋能,实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微流控芯片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整体解决方案。5.2 微流控芯片产业化进展霆科生物从2014年成立至今,已投入研发经费数千万元,具备PMMA、PC、COC、PDMS、玻璃等材质的微流控芯片从研发到量产全流程转化能力。目前,公司已为国内外上百家食品安全、环境水质与IVD领域的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提供产品(联合)开发与生产服务,已有多项微流控POCT产品实施转产。 霆科生物研发团队承担及参与国家、省市级重点研究课题10多项,已获得授权的专利、软著共50余项,公司已被认定为“杭州市青蓝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最具成长性科技型百强企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 未来展望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微流控芯片注定成为一种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世界范围内的微流控芯片的科学研究及产业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中国被认为是在微流控芯片领域研究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但国内的微流控芯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微流控产品面世,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尽管如此,我们欣喜地发现,近年来中国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微流控技术专家、市场化专业人士,以及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关注并投身于微流控芯片产业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微流控芯片在中国的成功产业化值得期待。最后希望更多关注微流控芯片的人,更多地参与到这个领域来,共同努力!MicroChip,BigWorld!

媒体关注

2021.08.19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林炳承教授: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机遇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作者:林炳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摘要本文为作者在第八次全国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2020.11.26-28)上报告的书面文字版,整理过程中增添了论坛上部分嘉宾的报告内容。文章以作者所领导的实验室 20 余年来在微流控芯片领域的研究积累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这一颠覆性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围绕着微流控芯片三个方面的核心应用,阐述我们所面临的战略性机遇和应对策略。2018 年 10 月 19 日,刘鹤副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将会创造巨大需求”,微流控芯片是新一代“颠覆性”生物技术的突出代表 [1]。以微流控芯片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将会和信息技术结合,引发下一波科技革命,左右国家产业变革的战略布局 [2-3]。一 . 微流控芯片的三个核心应用 [4-7]应用反映需求,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围绕着需求展开。微流控芯片有三个核心应用。其中之一是微流控检测分析芯片,这种芯片是新一代即时诊断(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的主流技术,也是体外诊断(IVD)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二是微流控反应筛选芯片,微流控芯片还可被看成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种微反应器,它以液滴为主要特征,在高通量药物筛选,材料合成和单细胞测序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其中的数字液滴显示了和电子芯片深度对接的战略前景;三是微流控细胞 / 器官芯片,这类芯片是对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微环境进行操控最为重要技术平台,可望大规模替代小白鼠等模型动物,用于验证候选药物,开展药物毒理和药理作用研究,实现个体化治疗。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的应用逐一予以阐述。二 . 即时诊断1. 即时诊断现状即时诊断(POCT)是体外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流控芯片是即时诊断的主要实现平台,微流控芯片通过即时诊断的方式实现体外诊断。在中国,微流控与体外诊断的绑定从政策层面得到了确认,现阶段国内有近 90% 的微流控芯片公司都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开发。即时诊断的第一轮工作大多集中于以核酸分析为代表的分子诊断,以蛋白质分析为代表的免疫诊断和以代谢物分析为代表的生化诊断。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如血液诊断,微生物诊断等。在2020 年 11 月 400 名代表参加的第八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上,有多达 40 余个企业参展【图1】,而 2018 年被 Yole 报告列出的中国微流控芯片公司的数目仅为 25 家。Yole 分析师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9 年全球微流控试剂产品市场规模达到 99.8 亿美元,相应的微流控设备市场为 34.8 亿美元,2019 至 2024 年期间的微流控产品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1.7%,微流控设备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 10.8%,预计到2024 年,两类产品的市场将分别达到 173.8 亿美元和 58.1 亿美元 [8]。在我国,2018 年体外诊断市场约 600 多亿人民币, 而 POCT(非血糖)市场约为 100 亿。▲【图一】部分国产 POCT 产品2. 第二波 POCT 技术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波 POCT 技术。一般认为,第二波POCT 技术的应用对象主要为单细胞分析,液体活捡,肿瘤早期诊断和抗药性试验等,而医生办公室用 DNA 测序,家用基因诊断以及以安全有效使用药品和生物制品为特征的随行诊断等也可能是第二波 POCT 技术的关注对象。从平台角度看,主要会包括 POCT 整机和 5G 等信息技术的联用,以及POCT 设备内部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单细胞分析已成为下一波即时诊断技术的重要对象。近年的很多证据表明,细胞群体,即使是很小的群体,都有很大的异质性,这和长期以来认为的细胞群体同一性观点背离,实际上,现行基于细胞同质性的基因表达测定所得的只是一种统计平均,它没有考虑单个细胞之间很小但是很重要的差异,带有误导性。单个细胞之间在大小,蛋白水平,表达RNA 的转录等方面有显著差别,而这些差别往往是肿瘤研究,干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和神经学中很多长期困惑人们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细胞被用作药物时,则更为突出。陆瑶等从活的单细胞中捡测到 42 种不同的蛋白质,创当时文献的最高捡测记录 [9]。所开发的单细胞蛋白分析技术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并由美国 Isoplexis 公司进行后续开发,产品在 2017 年年底获选美国科学家杂志(The Scientist) 当年度十大医疗技术发明第一名 [10]。这套系统能够同时捕获成千上万个单细胞的完整生物分子和功能信息, 能够更好地分析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治疗反应,提早预测包括细胞免疫疗法在内的抗癌免疫疗效。杨朝勇等则以核酸适体的高效筛选为基础,实现了单细胞的精准捕获与测序 [11]。从平台角度看, 关一民等提出的智能微流控反映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一种趋势。他们利用整晶圆集成 CMOS 前端与微流体 MEMS 后端,制备低成本智能微流体 CMOS- MEMS 芯片,实现对微量液体的自主,精准操作及控制。他们已经研制出一种用于黄曲霉素快速检测的 POCT 系统,并开始扩大到 3D 生物打印,医疗检测及精准用药等方面 [12]。微流控数字液滴可以被看成是 POCT 设备内部和电子技术的结合范例。基于电润湿原理,在二维平面上运动的微流控数字液滴技术因其操控灵活,形状可变,大小均一,又有优良的传热传质性能,已经被应用于需大量使用微反应技术的现代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液滴可能因为其所具备的和电子芯片深度对接的能力而在第二波 POCT 中备受重视。在电场作用下,液滴在电介质表面的表面张力减小,因此接触角变小,液滴从未润湿变为润湿,这种表面张力的改变引发液滴受力不平衡,从而驱动液滴运动。可被视作为粒子的液滴一经带电,成熟的电子技术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微流控领域,比如有源矩阵技术。有源矩阵技术是一种在电子行业常用的开关技术,通过与微流控数字液滴技术的结合,薄膜晶体管对行列交汇处的控制电极施加驱动电压,实现液滴移动的自动控制,有源矩阵技术能并行控制超大规模液滴阵列,比如,对于M 行N 列的阵列,利用有源矩阵技术可使所需电极数由原来的 M*N 剧减为 M+N,克服过多的电极引脚造成的空间缺失,全自动完成复杂和庞大样品前处理任务。南方科技大学程鑫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陆瑶,刘显明等合作,承担题为“微流控数字液滴中央处理仪器的研制与应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旨在通过微流控数字液滴中央处理仪器和大规模有源矩阵数字微流控液滴芯片的研制,实现微流控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深度对接 [13]。蒋兴宇等把液态金属和用弹性高分子微流控芯片整合成柔性电子电路后,发现这些柔性电子电路可以在生物医学传感,组织工程,人用器官以及生物计算领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他们用液态金属和弹性高分子微流控结合 , 制备全柔性血氧传感器,全柔性汗液检测装置,电子血管和功能强大的血管支架 [14]。柔性材料还可制备可穿戴设备。Nature 曾报道一种集成模式,可以对人体体温及汗液中四种生化指标(葡萄糖, 乳酸,钾离子,纳离子)进行连续的定量检测的装置,还可通过多元检测得到不同检数据之间的相互矫正,从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在此基础上 , 刘宏等发展了相应的可穿戴生化传感技术。他们提出一种新的生物传感思路,研究出基于电解水辅助的电催化反应,发展了相应的无酶葡萄糖传感方法, 解决了无酶传感中的 pH 问题,实现了无酶的葡萄糖检测, 再将该传感器与智能手环,运动头巾等结合,用于监测汗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寻求汗液葡萄糖和血糖的关係 [15]。三 .材料的可控合成和筛选这里所指的合成和筛选材料是微尺度的, 微尺度材料合成技术也被称之为微化工技术,它的基础是被视为最小微反应器的液滴。微化工技术因其混合速度快,传递性能好,以及反应条件均一可控,已成为化工学科的前沿方向之一,也是工程前沿和材料化学精准制备的新技术。微化工产业用的芯片兼具高精度的微观特征尺度和较大的宏观器件尺寸,并具有无法通过传统平面光刻实现的三维构型。程亚等利用超快激光微加工技术制造微化工芯片,开拓了这种芯片在微化工产业中的应用 [16]。对液滴技术的研究则更为广泛。方群等发展了一种基于序控液滴阵列技术的微流控液滴操控新方法(SODA),能自动完成对超微量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定位,迁移和分选等,SODA 技术具有微量自动,操控灵活,通用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适合于超微量样品和试剂消耗下多种类,大规模的分析和筛选 [17]。林金明等致力于和质谱的联用 [18]。姜洪源等则提出利用低压交流电场实现双乳内核融合,释放等精准操控的新方法 [19]。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以分散的液滴单元作为微反应器, 通过制备相对简单的微球,比如氧化物,可以打通芯片合成材料的技术路线。微流控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微量流体的运动速度并进而控制物质传递和反应条件,因此在制备纳米颗粒及微米颗粒时,不仅可以灵活调节颗粒大小、组成、结构(单分散性、壳层厚度,以及其它内部结构)、形貌、分布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质,还可以通过微颗粒结构和构成微颗粒的各组分的灵活结合以赋予其更加多样化的功能,从而为新型微颗粒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骆广生等把液滴用于微尺度材料合成,专门研究“微尺度流动与材料的可控制造”,并对高端材料化学品予以特别关注 [20]。某种意义上说,药物也是材料。液滴微流控芯片也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筛选,比如工业酶。用紫外光照射可产生全基因变性的酵母细胞库,将其和荧光酶底物一起包进液滴,被包进液滴的酵母细胞产生酶,消化底物,因此增加液滴的荧光,在孵化后,将液滴按它们荧光强度的不同分开,这类方法试剂消耗量小(μl 级),筛选速度快(1000 倍),费用还低(100 万分之一)[21]。四 . 器官芯片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床前动物实验,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弊端包括:化费极大,耗时极长,存在动物权、动物伦理等问题,最根本的是, 动物到底不是人,因此结果往往不准。一个典型案例是2016 年,法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已经完成动物试验的神经退行性药物,开始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六名健康志愿者中有一名脑死亡,四名病危,法国朝野震惊 [22]。药企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他们也并不看好动物试验,但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器官芯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替代途径。1. 器官芯片已经有很多课题组开展单一或多种器官芯片的研究。林洪丽等构建不同的肾脏芯片用于研究各种不同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比如,高血压肾的损害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原因之一,他们将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与足细胞共同培养于流体小室中,构建了具有滤过功能的“肾小球”芯片,在这样的模型上,发现高流量灌注会损伤滤过屏障功能,並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与足细胞的损伤 [23]。王琪等构建了肺癌脑转移多器官仿生模型 , 该模型由上游仿生肺及下游以血脑屏障为核心结构的仿生脑组成 , 再现上游肿瘤细胞侵袭进入循环到达下游靶器官 , 突破血脑屏障,进一步形成脑转移的病理全过程 , 实现了对复杂病理过程的可视化检测 [24]【图 2】。张秀莉,罗勇等构建了肝 , 肾和心脏芯片并成功地把它们作为药物毒效学评价平台 [25]。赵远锦等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结构功能特异的生物材料,解决器官芯片构建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26]。张炜佳等则构建了主动脉器官芯片,并实现了一些生物力学模拟 [27]。▲【图二】肺肿瘤脑转移芯片示意 [24]器官芯片是一种多通道,包含有可连续灌流腔室的三维细胞培养装置。器官芯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本体,由相应的细胞按实体器官中的比例和空间位置搭建;二是微环境,包括芯片器官周边的其他细胞、细胞分泌物和物理力 [28]。比如, 肝脏主要包括肝实质细胞,星状细胞,枯否细胞和内皮细胞, 分别占比约 58.9%,17.6%,14.7% 和 6%,而内皮细胞和肝星状细胞是空间上紧邻的两种细胞,HepG2 细胞部分空间占比大,与其他三种细胞形成的颜色条带形式不尽相同,其他三种细胞为线型或面型条带,HepG2 细胞则为三维条带。除了本体,还有微环境。陆瑶等用一种有 10 路平行通道的微流控芯片,连续测量 5000 多个单细胞在 4 个时间点的蛋白分泌物, 研究了人单个巨噬细胞对 Toll 样受体配体脂多糖(LPS) 的反应过程,揭示了不同蛋白在单个细胞中的四种不同的激活方式,并在相同的时间点对同一样本作单细胞 RNA 测序, 进一步证明了转录水平上存在两种主要的激活状态,分别用于翻译和炎症程序。结果表明,在一个表型均一的细胞群体中, 细胞内存在异质性反应 [29]。还有更多的报道指出, 肠道微环境中很小的剪切力就能极化上皮细胞,形成折叠的绒毛,在肾近端肾小管芯片上,把单一的上皮细胞层暴露在流体剪切力的尖端,能改变上皮细胞的极性,导致离子的移位,形成初级纤毛,纤毛突的平均长度为 10±3.5μm [30]。2. 器官芯片研究的下一波走势普遍认为器官芯片的下一波走势是:从器官芯片本体的构建到本体 + 微环境的仿生;从单一生理模型的构建到千变万化的类器官病理模型仿生;从单一细胞种植方法的发展到3D 打印细胞种植方法的全面介入,以及从单一器官的完善到多器官芯片系统甚至人体芯片的构建。整体而言,则是从以研究为主到研究开发生产并举。▲【图三】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的多指标分析 [31]以单细胞胞外囊泡分泌物多路表征为例说明微环境的仿生。陆瑶 , 刘婷姣等把微芯片平台的两个功能部分用于单细胞胞外囊泡分泌物多路表征,一是有 6343 个鉴定单元的微孔阵列用于细胞培养,二是有一组平行微流通道阵列的玻璃抗体条形码用于单细胞囊泡的缚获和检测。这一高通量平台具有通过分泌的囊泡显示单细胞异质性的能力,【图 3】为单细胞外囊泡的多指标分析工作流程示意(上)并显示可视化聚类分析口腔鳞癌细胞系及肿瘤患者样本的功能亚群(下)[31]。在器官芯片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类器官技术,类器官是指在体外对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形成的在结构和功能上都类似于目标器官或组织的三维细胞复合体,具有稳定的遗传学特征,能在体外长期培养。把器官芯片技术与类器官技术结合, 形成类器官芯片技术。这样 , 通过使用患者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可在芯片上建立各种各样的类器官病理模型,并在体外模拟和重现。类器官芯片可以实现对药物药效和毒性进行更有效、更真实的检测,也可用于个体化治疗。由于类器官可以由人类 iPSCs 直接培养生成,相比于动物模型,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动物和人类细胞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性 [32]。3D 生物打印是对传统器官芯片细胞接种方式的一种革命。关一民团队研发了一种由 3D 生物打印机打印的肝芯片 , 他们先把细胞定量图案化接种,再用 24 个细胞培养杯在培养板上形成 4 通道密封的流道结构,让细胞在培养杯定量成球培养,将培养板固定在生物打印机平台进行细胞打印,这样实现了用单细胞打印定量接种均一粒径的细胞团,进而打印器官的技术路线 [33]。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是 , 美国 Rice 大学团队提出一个 3D 打印的肺状系统,充满气蘘,可以扩张和收缩,具备肺通过向血液泵入氧气而发挥的生物功能。“人体芯片”是一个基于干细胞技术,由器官芯片、仪器和软件组成人体仿真系统,为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提供高仿真窗口的技术平台。“人体芯片”的研发过程是:在研制出一系列不同的单一器官及其微环境的基础上,引入液体处理机器人和移动显微镜,开发定制软件,把多重器官的芯片组合,使多个器官芯片共置于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孵化器里进行自动化培养,灌注,介质添加,流体连接,样品收集和原位显微镜成像,并通过芯片对多器官人体灌注示踪剂(比如菊粉)的分布作定量预测,最终构建系统化,可灵活拆卸组装的“人体芯片”。“人体芯片”可为人类开展个体化治疗、药物筛选等提供仿真度极高,可靠性更好的技术平台,因此大幅度改善人类生存质量。这样的“人体芯片”应当是生物技术领域的“国之重器”。微流控芯片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已经置身于其中的学术界, 产业界人士宜抓住机遇, 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强化“学科交叉”,强化“全国范围内微流控芯片从业人员的协同创新”,贯徹 “以任务带学科” 的方针,全面推动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

媒体关注

2021.08.10

国产仪器"创新100"企业报道第6站--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指导,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国产好仪器”。  2018年,为发掘产品和技术独具创新性的中小型仪器生产商,特开展“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优质科学仪器厂商,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8月16日,“创新100”企业报道第6站,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等组成的走访调研组来到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这家在微流控芯片产业化领域内的代表性企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嘉明博士、行政办公室主任张丽丽、大区经理杨帅等接待了调研组一行。交流现场  ——企业概况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是依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和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三大平台,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孵化并参股创立、专注于微流控芯片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核心,围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现场快速检测平台与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包含POCT仪器、微流控芯片、试剂耗材物联网信息平台、设计开发服务及培训。  公司现有办公场地630平米,芯片及生物实验室1200平米,全职员工30人;核心团队由清华大学、中科院与海外归国的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组成;近三年来共申报专利40余项,被认定为“杭州市青蓝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最具成长性科技型百强企业”。  ——产品创新YoungChip-PR12农残速测系统  霆科公司主打产品YoungChip-PR12农残速测系统于2016年推出,是全球首台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农残速测产品。该系统基于国际酶抑制原理,采用便携式分析仪与一次性微流控芯片的组合形式,“1张芯片一次检测12个样本,10分钟出结果”,可对水果、蔬菜、水质等样品中农药残留开展现场、快速、准确的分析测定,特别适合于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种植基地、学校机关食堂、检验检疫机构等大批量样品筛查需求的客户。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霆科公司还陆续推出食品安全速测盒子PR-BOX、手持式微流控农残速测仪、水质重金属速测笔等系列POCT产品。同时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云平台,以便随时随地上传、监管检测数据。参观产品  霆科公司团队拥有完全的核心技术及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自成立以来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共计43项,目前已授权23项。此外,团队还与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起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之类农药残留量的微流控芯片快速筛查方法》、《水产品中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和甲醛的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等2项地方标准。  ——企业发展及建议  霆科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农贸市场、超市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现场执法、农产品现场快速筛查,学校、企业、机关食堂等。成立四年来,公司已在食品、环境及科研领域培养了一批典型用户,如浙江大学、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系统、河南省实验幼儿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萧山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测中心、深圳海关等。公司以“做最专业的食品安全服务商”为战略定位,通过结合微流控POCT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打造新一代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致力于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全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分别对针对霆科生物的资本构成、市场定位、长期发展规划、产品质量考核体系、主要面临问题、国产快检仪器厂商的发展痛点等进行了询问交流,对霆科生物的扎实技术基础表示了肯定,并针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合影留念(左至右: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展览交流部主任郭志勇,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嘉明博士,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赵鑫)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

媒体关注

2018.08.20

【霆科动态】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来访霆科生物

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来访霆科生物2017.07.177月17日上午,重庆大渡口区毛伟副区长、生物医药产业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刚、招商部部长谢海长、服务部部长张李琳一行莅临霆科公司考察指导。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孵化并参股创立的高科技企业。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组参观完霆科生物后,一行来到同在萧山科技城内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清华长三院生物医药板块负责人、萧山中心主任吕志荣博士,萧山中心副主任史龙博士,华园云创谷副总裁刘佩佩女士参与接待并座谈。会上,叶嘉明博士作了题为“基于微流控芯片和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报告,详细地介绍霆科生物发展近况,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上的应用,得到各位领导对技术领先性的高度评价与肯定。重庆市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组领导对霆科生物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商业化模式提出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双方明确未来将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共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合作意向。

厂商

2017.09.02

【行业资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将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开展食品安全督查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6〕6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7〕28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定于2017年8月26日—9月10日期间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查。1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指示批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督查内容(一)各地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的情况。(二)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作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情况。  (三)严防严管严控风险,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情况。  (四)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的情况。  (五)落实2016年考核整改措施的情况。  (六)其他需要督查的工作。3督查方式(一)全面自查。各地区要对照督查内容,认真深入开展自查,全面梳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以及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的工作建议,并提交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反映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相关建议的篇幅应达到报告总篇幅的60%。  (二)实地检查。在各地区自查基础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督查组(以下简称督查组)赴各地开展实地检查。督查组将采取听取汇报、核查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对有关内容进行评议,就发现的问题向该省(区、市)人民政府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结果运用。各督查组在督查后形成总结报告,既包括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也包括好的经验做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根据各督查组工作结果起草报告,上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督查组对有关内容的评议结果计入2017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的最终结果。4工作安排(一)地点。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查。在各省(区、市)抽查1—2个地市和2个县区,抽查不少于3家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  (二)人员。组长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同志担任,成员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地方食品安全办抽调。人员名单及分组安排另行通知。  (三)进度。各地区收到本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开展全面自查,8月25日前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报送自查报告,同时报送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自查表、自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清单、相关工作建议清单,并通过考核信息系统完成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部分指标的自评打分和材料上报。8月26日—9月10日期间,督查组赴地方开展实地检查。9月13日前,各督查组将督查报告和有关内容的评议结果报送国务院食品安全办。5有关要求(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自查要实事求是,严禁虚报、瞒报,凡发现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各督查组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严肃认真开展工作,严格按有关标准和要求逐项核查。  (三)督查工作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轻车简从,力戒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发现违反工作纪律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厂商

2017.09.02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杭州市萧山科技城科创大厦A幢501室 联系人: 杨小姐 邮编: 311232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