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钻石17年 钻石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77-0075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徕卡显微系统 > 最新动态 > 神刀三人行|复杂颅底的医者情怀 追求手术高度与治愈机会 - 张宏伟 康军 伊志强

神刀三人行|复杂颅底的医者情怀 追求手术高度与治愈机会 - 张宏伟 康军 伊志强

徕卡显微系统

2024/07/22 18:49

阅读:8

分享:

本文转载自神外前沿公众号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神外前沿讯,《神刀三人行》第二辑主题为“攻坚复杂颅底肿瘤”。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内复杂颅底领域三位顶尖专家与会,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宏伟教授专访链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康军教授专访链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伊志强教授专访链接

播出目录

第1期:复杂颅底的医者情怀  追求手术高度与治愈机会 

第2期:颅底手术安全红线 绕不开颈内动脉

第3期: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困境  大出血的手术救治

第4期:复杂颅底的双镜联合  进退之间的思考


复杂颅底肿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但恰恰这个部位的病变良性居多,很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机会。而对术者而言,开展复杂颅底手术,要承担着巨大的挑战甚至压力,要“全副武装”上阵,要同时掌握显微镜和内镜下的操作,要精通颅底及周围的解剖结构,要能够处理各种血管风险,要能守住手术安全红线,还要能够在术后进行各种类型的修复。


要手术,要技术,更要情怀。本专辑第一期内容如下:

【谈话类节目建议收看完整视频,文字整理仅供参考】

谈话内容1

神外前沿:复杂颅底手术很艰苦也很难,而且对医生来说“获益”低,为什么还在一直坚持?

张宏伟 :毕竟还有这样的患者,而且这些患者有强烈的得到治疗甚至治愈的意愿。大家都知道,往往复杂颅底的病变都偏良性的。即使到疾病治疗晚期,患者在很多时候都还清醒。因为患者本身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那么我们要给予治疗机会。但是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准,对这样的病人,还接收不了,也治疗不了。


复杂颅底的疾病对家庭影响都很大,比如四肢截瘫的患者,以在颅颈交界区的脊索瘤为例,直到最后阶段四肢不能动,不能呼吸,但患者的意识极其清楚。


所以我觉得复杂颅底手术肯定有其社会价值。另外,在咱们神经外科想在国际舞台发出声音,更离不开复杂颅底。复杂颅底在国际上也是被认为难度高的,技术水准最高的,肯定也会有更大的学术价值。


张宏伟 :从医学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现在带学生,能让学生看不到手术的天花板,是时刻都在往上升高的。但是有些专业,可能一入行就看到天花板了,那医学生可能也没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去做这个事情了。


康军 :相对在神经外科里,至少我们认为,颅底技术是在金字塔的塔尖。因为我们都是外科医生,对技术的追求是我们的职业目标之一。所以从职业的角度来看,都想把颅底技术做到最好。颅底外科也最能体现医生水平。颅底外科用的各种技术也是最多的。所以我觉得就自我价值来说,要是从事神经外科,真是要去做颅底外科,职业满足感最强。


康军:另外一个,确实就是病人需要。如果说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那咱们都是已经是神仙了。因为神经外科很多疾病,如果出了问题,就非死即残。经过我们手的,就是术后有功能障碍的都很少,大部分患者都痊愈了,都很好。


这给我们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是最重要的,不是说你收入多少。从收入角度来说,颅底外科手术时间长、压力大,精力集中,跟收入真的不成正比,而且经历的挫折、教训这个都很多。包括失败的病例对心理的压力、纠纷的病例对精神的打击,甚至包括走上法庭的考验,这些我们都已经经历过。所以现在为止,我们还得再往上努力,天花板还是越来越高,我们还得不断的向全世界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学习。


伊志强:刚才两位说的,颅底手术是有意义,这毫无疑问。到底意义在哪呢?首先是病人需求,相当一部分病人从中获益了,因为复杂颅底病变中,相当一部分病人,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可以说,颅底的大部分肿瘤,手术是绝对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他是为辅的。所以就需要神外医生不停地去攻克和提高,来解决病人需求。病人的需求,永远是原始的驱动力。


伊志强 :第二点,刚才康军主任说做颅底的医生,一定是有情怀的。因为不管是不是从事颅底的,大家都知道颅底很难,很费力,学习曲线特别长,是金字塔的塔尖,皇冠上的明珠。医生选择这个职业一定是有他的追求。大家都想做最厉害的大夫,如果做颅底手术,那你是最厉害的大夫之一了。在神经外科中,如果颅底做的好,那水平一定很好的。这对医生的手术技巧、体力、耐力、毅力等等各方面的挑战都非常大,当然成就感也是最大的。


伊志强:第三点,就是对于医学发展来讲,颅底技术真的难,这些病人治疗起来也很困难,那正是因为这一些,才能一步步推动发展,天花板越来越高。以前做不了的,现在能做了,以前做不好的,现在能做好了,以前生存期短的,现在生存期长。就是因为有这些,我们不停在挑战技术从一个侧面也推动医学逐渐往前发展。


谈话内容2

神外前沿:复杂颅底手术涉及到哪些范围?

张宏伟:国内做颅底手术的神外专家,有单独用显微镜的,也有单独用内镜的。我刚才一琢磨,咱们三个都是在显微镜上有最起码的基础功底,然后不同程度上,又有神经内镜的功底。像伊志强更是一位全才,还会做神经介入手术、脊柱手术、功能神外手术等。


按我的理解,复杂颅底概念实际上是神经外科医生提出来的,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临床上确实是遇到这样的病人和这样的问题,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包括刚刚谈到的复发颅鼻沟通、颅颈交界区等部位的,过去都认为这都是难度比较大的。


张宏伟:复杂颅底可能更能概括,目前我们所遇到的这些问题,然后涉及到如何认识复杂颅底,这里应该能够达成共识。


第一,复杂颅底是在颅底侵蚀多个解剖腔隙,就是说可能需要手术跨越一个骨嵴或跨越一个重要结构,达到另一腔隙,有可能需要联合入路,或者是联合的手段去解决。


第二,可能是一个解剖腔隙,但是由于病变的性质,可能比较硬韧,还包绕了动脉等重要结构,就需要通过手术给解决。否则用其他放疗等手段都解决不了。如何解决,这就是一个难题。可能需要做球囊闭塞试验,可能需要血管搭桥等。


第三,可能反复复发,因为复发完之后就不一样了,出现瘢痕,另外手术解剖结构也不清晰。


第四,是做过放疗,这和没做过放疗的,有本质区别。特别是颅内一些狭窄的通道,我感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颈静脉孔,如果是颅内病变和颅外沟通,然后复发的,或者手术后就做放疗,再手术的,那么神经功能保护,那就得特别注意。


康军:张宏伟院长刚才说的都非常对,复杂颅底这个概念其实也是延续的。在以前,比如说海绵窦肿瘤,就是复杂颅底。因为以前海绵窦肿瘤是个手术禁区,基本上做完了以后患者的功能都不行了,比如眼睛活动受影响。


那现在海绵窦肿瘤,可能要分不同的类型,比如说垂体瘤侵袭海绵窦,我们内镜做完了,眼球活动没有问题。而且现在都是很常见的、很成熟的手术了。现在的技术已经突破了以前的思维了。


我觉得复杂颅底,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第一,复杂颅底肯定是涉及到很多腔隙的,不光是海绵窦,也包括斜坡、眶上裂、鞍区等,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结构,比如眼眶、颅内、鼻腔、颈静脉孔。第二,患者经过放疗等多种治疗,那我们再去做手术,患者的功能保留可能性和机会就比较小了。


康军:所以我想对待复杂颅底,第一点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二点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看。因为眼肿瘤科、鼻科、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这些专业都在颅底区域做手术,所以我们经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如果涉及到多学科合作的,比如外伤的,我们就经常和口腔颌面外科,一起做这个颅面多发骨折的颅骨拼图,其实这也叫复杂颅底手术。


另外,比如一个很复杂的脑脊液耳漏,我们需要和耳科合作,不管是中颅底入路还是乳突入路,但都需要把岩尖磨掉,去找那个漏口,所以虽然说就是一个脑脊液漏,但是这也叫复杂颅底手术。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其实复杂颅底还有修复的问题,做五、六次手术的脑膜瘤咱们都会遇到,肿瘤到切完以后,怎么给”合“上、”盖“上?这是很大的问题。


伊志强:我们最多有做过 24 次手术的颅底复发造釉细胞瘤患者。


康军:那确实是。那你最后怎么弄。用转移皮瓣?


伊志强:对。


康军:其实转移皮瓣的话,我们需要和头颈外科合作,可能就要取背阔肌或者斜方肌这样的皮瓣来覆盖。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重建的问题,就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张宏伟:重建就涉到多学科,而且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


康军 :是,而且一旦出现问题,真是很难处理。我不知道,你们两位觉得哪个颅底肿瘤最麻烦,最不愿意去做?


伊志强 :有很多都不太愿意做。我接着两位说,颅底最难的手术,往往在咱们神经外科,虽然耳鼻喉科、头颈外科等同道也做颅底,那对于复杂颅底可能有不同的概念。别的科室任务很复杂了,但神经外科可能就觉得没啥问题。


但总体来归纳,复杂颅底肯定是侵蚀了多个结构,比如在颅内,从前中后颅窝可能都长。最典型的蝶岩斜区脑膜瘤,从前长到后,累及到海绵窦。再比如,前颅底单纯的一个颅咽管瘤,可能也会从整个缝里,一直长到中颅窝,甚至长到脑干前头都可能。


伊志强 :除了累及多个结构,复杂颅底同时还累及多个学科。比方我们神经外科,还有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还有放疗科、整形外科、化疗科等等,这些学科可能都围绕这个做工作。而且治疗起来,我觉得还是需要多种技术,包括显微镜技术,神经内镜的技术等。在颅底方面,要是不会这些技术可能很费劲。


伊志强 :还包括神经介入技术,比如一些肿瘤长到颈部,我们还要内固定的技术。还有高流量血管搭桥的技术,皮瓣的技术。还要有多种设备,实际上最先进设备往往在复杂颅底手术中应用,比如我们最先进的显微镜、神经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激光刀等等,也包括最精细的颅底手术的器械。所以我觉得多种结构、多种技术、多种设备、多学科的合作,复杂颅底主要围绕这些在开展。


本期嘉宾简介

张宏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垂体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教研室 主任。多年来主要从事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如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脊索瘤等的手术切除、胶质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等,特别是对以垂体瘤为主的鞍区肿瘤、松果体区肿瘤、复杂的大型颅底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其中大型听神经瘤面神经的保留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卫生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和老年人多病共患子课题2项,在Neurosurgery、Aging-US、J mol neuroscience、 Neurological Research、Neurosurgical Review、《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中外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行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二届、十三届编辑委员会 通讯编委、《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编委《中国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


康军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专业领域: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0年,治疗各类神经外科疾病,尤其内镜和显微镜处理颅底外科病变,复杂颅面创伤、脑脊液漏、各类颅神经尤其是视神经相关疾病、颅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脑血管病和脊柱神经外科疾病。在复杂颅底沟通性病变,鞍区肿瘤,复杂颅面创伤,视神经损伤,复杂脑脊液漏等疾病的诊疗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水平。学术及社会兼职: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微侵袭与内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及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及常务理事、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颅底神经修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北京市第二届住培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发改委医疗器械中心评审专家、北京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药》、《现代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等。学术成绩: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40余篇,SCI收录15篇,参编、主译及副主译著作多部,主持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首发基金课题各一项。


伊志强,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2021年度青年医师奖”获得者。2008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神经外科临床博士学位。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赴日本信州大学附属病院、相泽病院及名古屋大学附属病院学习脑血管病及颅底肿瘤。擅长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颅内肿瘤手术,尤其是累及颅面、颅鼻、颅眶、颅颈等多部位的复杂颅内外沟通肿瘤。参加国自然、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等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译及参与译著十余部。2007年9月,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微笑服务大使”。2008年3月,被北京市卫生局评为首都文明服务明星。2010年4月,参加卫生部第一批医疗队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受到北京大学及北京市卫生局表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业外语教育及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及创伤学组委员。任《中华神经创伤外科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拍摄花絮


点击此处申请样机试用


徕卡显微咨询电话:400-630-7761

关于徕卡显微系统


徕卡显微系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作为德国著名的光学制造企业,徕卡显微成像系统拥有170余年显微镜生产历史,逐步发展成为显微成像系统行业的领先的厂商之一。徕卡显微成像系统一贯注重产品研发和最新技术应用,并保证产品质量一直走在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前列。


徕卡显微系统始终与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推出为客户度身定制的显微解决方案。徕卡显微成像系统主要分为三个业务部门:生命科学与研究显微、工业显微与手术显微部门。徕卡在欧洲、亚洲与北美有7大产品研发中心与6大生产基地,在二十多个国家设有销售及服务分支机构,总部位于德国维兹拉(Wetzlar)。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