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做出详细规定。

  2013年10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7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签署公约。

  2016年4月,中国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

  2017年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

  本公约主要规定了需要淘汰的添汞产品、需要管制的使用汞的生产工艺、消除手工和小规模的采金业以及减少汞及其化合物的大气排放点源。其中汞及其化合物的大气排放点源包括燃煤电厂、燃煤工业锅炉、有色金属(系指铅、锌、铜和工业黄金)生产当中使用的冶炼和焙烧工艺、废物焚烧设施、水泥熟料生产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对汞含量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专题主要分享《水俣公约》的相关内容以及汞监测的相关内容!

海光: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测定鱼肉中有机汞形态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 仪器,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分析成本低,选择 性好等优点。另外,微波辅助萃取具有萃取效率高、重 现性好、节省时间和试剂、污染小等特点。而且在微波 辅助萃取过程中,碳-金属元素键不会遭到破坏,因而 特别适用于元素有机形态的前处理[12-13]。因此本实验 研究并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液相色谱-原子荧光 (MAE-LC-AFS) 测定鱼肉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分析

海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卷烟纸中汞的方法研究

汞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冷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冷原子吸收法操作繁琐,所用试剂需纯化并有毒性,ICP-AES法,灵敏度比较低,达不到当前检测要求且使用成本较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在环境、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国家针对进出口卷烟纸中重金属强制检测要求,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卷烟纸中汞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005mg/kg,优于其它检测方法。

莱伯泰科:饮料、粮食中汞含量的检测

食品中汞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对各类食品中汞的限量都有相应的标准,现行测定汞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为GB5009.17-2003,该检测方法需要消化前处理样品,繁琐耗时。而运用DMA-80型直接测汞仪,样品无需做离线的湿法消化或复杂的前处理,可实现全自动直接进样,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莱伯泰科:鱼类和生物组织中总汞的检测

汞是存在于自然界,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农药的使用进入空气和水。通过再循环汞积累到鱼类和其他生物组织中。甲基汞、其形式的有机汞结合到肌肉中的蛋白质,无法通过切除、去皮或烹调等方法去除。大量食用这种鱼类和海鲜,神经毒素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通常有几种方法检测鱼类和生物组织中的汞。这些传统的冷原子吸收(CVAA)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 MS)要求样品进行前处理,其结果是这两种方法费时费力。 美国EPA方法7473中描述的直接汞分析,是一个符合成本效益,事实证明可替代那些湿化学技术的方法,直接测汞有许多优势。 包括: 减少了样品周转 无样品制备 减少有害废物的产生 减少分析误差 一般节省成本(比CVAA省70%)。

海光:水质中汞分析解决方案

按照仪器操作规程预热 30min,接通气源、调整好出口压力,使用5%盐酸作为载流,按仪器工作参数调整好仪器,测定汞标准工作曲线。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应大于0.9990,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测定标准曲线。 本仪器对于各类水体中的汞的分析,达到国家检测要求,而且方法准确,操作简单,在水质检测中广泛应用。

海光:HGA-100直接进样测汞仪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汞

自主创新了纳米金溶胶金汞齐制备技术和消除基体干扰的催化管;实现了固体、液体、气体(吸附)免化学消解直接进样测量功能,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分析准确度;配置有自动进样器,实现了全自动测量,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电子天平数据接口,减少了人为误差;

莱伯泰科:土壤中汞含量的检测

建立了直接测汞法快速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样品进行热分解,样品中的汞经金汞齐化管富集,加热破坏汞齐后,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总汞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测汞法测定土壤中总汞含量有良好的效果,完全可以替代国标方法GB/T 17136-1997。该方法快速、准确且无药品试剂污染,重现性优于采用国标方法测定的结果。

莱伯泰科:废水中总汞的检测

建立用热分解齐化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汞的方法。 将样品加热至650℃,使所有汞转化成蒸气,利用催化管将蒸气中的二价汞转化成零价汞,再利用金管捕集零价汞,加热金管释放零价汞并使其进入分析单元,在253.7 nm处以冷原子光谱法测定汞含量。方法检出限(tS)为0.045μg/L,测定下限为 0.18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 ~4.6%,加标回收率 P为86.2%~94.8%。

  仪器信息网今年曾经针对涉及土壤中重金属检测的用户进行过抽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Hg是被检测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如下图所示:

  更多信息,欢迎查阅《便携/手持式XRF在土壤重金属检测市场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市场潜力调研报告》。


    星慕狂 2018-08-08

    测汞仪、、。。。

    努力学习2015 2017-08-17

    测汞仪器迎来新春天

    jw714 2017-08-16

    中国是第三十个批约国。

    老兵 2017-07-31

    就封土只有1个点的含量达到1440ppb,其余53个点的平均含量只有205ppb来说,比起贵州铜仁小巫见大巫,不足为虑。某氯碱工业污染场地去年调查的汞都高达100000ppb。

    txtb001(txtb001)发表: 1996年北京日坛“物探”的结果,已经让人大失所望,而常勇、李同两位先生早在1983年第7期的《考古》杂志上,发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论文中,有关“秦始皇陵地宫埋藏大量水银”的说法,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此文告诉人们:在对于整个封土堆的土壤汞量测定过程中,只有1个点的含量达到1440ppb,其余53个点的平均含量只有205ppb。据说,距封土2370米处的鱼池水库附近土壤含汞量仅为5~65ppb,于是得出了封土汞含量异常的结论,进而还认定封土汞异常的原因,是来自于秦始皇陵地宫之中,有着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
    材料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有些人认为这是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史料记载,得到了当代科技手段的肯定,认为这是地宫建设超越时空界限的铁证,更有权威人士据此提出:由于有大量水银的保护,秦始皇本人虽然死了2000多年,但他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地安卧在地宫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物探”成果的真实性、适应性,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质疑意见。比如:在1986年的秦俑学术讨论会上,有人对“汞异常”的说法进行了全面质疑:如果要使秦俑馆方面的观点得以成立的话,首先就要排除以下几种外部汞污染的可能性。
    一是,要排除陕西省缝纫机厂电镀车间排出的含汞废水、废气,对秦始皇陵封土所产生的各种污染;
    二是,要排除秦始皇陵附近的农作物,曾经使用过各种含汞的农药;三是,要排除长期以来,在骊山进行开山工程爆破过程之中,曾经使用过含汞的起爆剂。临潼地区汞污染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潼县志》说:“1978~1980年,对全县苯、汞、铅作业工人进行普查,涉及21个工厂(缝纫机厂、鼓风机厂等)中毒人数1193人。”《陕西省志》说:“长安、临潼、蓝田县,农药中的汞、砷等有毒物质,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并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电镀、化工、造纸、制革、染料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汞污染的严重性,是世人皆知的。另外,农药中汞污染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的。据《陕西农牧志》介绍:陕西省“从1950年起,曾使用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汞杀菌剂赛力散、西力生;50年代后期,普遍使用乐果、赛力散、西力生;60年代杀菌剂仍以有机汞赛力散、西力生为主;直到1978年,才停止使用有机汞杀菌剂赛力散、西力生。”据著名土壤学家熊毅先生《中国土壤》一书可知:土壤一般含汞量为10~300ppb,表土含汞量常高于底土,当土壤受到汞污染时,含汞量可达到40000~500000ppb的超高值。
    专家质疑说,如果秦始皇陵地宫集中藏着大量水银,它的地下无疑是一个特大的汞污染源,历史上应该有汞污染引起的病史资料才对;而且在紧靠秦始皇陵封土附近几个村子的水井中,也应该测得汞异常的技术数据。还必须强调指出,为了彻底排除外部污染的可能性,还必须在封土顶端1440ppb的汞异常地点,继续向下、直达墓底,不断取出土样,分别测出各个深度的含汞值,如果从墓底直到封土这个垂直方向上的汞含量,“从下到上”呈现出一种逐渐递减趋势的话,这样才能证明封土汞异常的源头,确实不在封土外部、而在地宫的深处。

    txtb001 2017-07-31

    1996年北京日坛“物探”的结果,已经让人大失所望,而常勇、李同两位先生早在1983年第7期的《考古》杂志上,发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论文中,有关“秦始皇陵地宫埋藏大量水银”的说法,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此文告诉人们:在对于整个封土堆的土壤汞量测定过程中,只有1个点的含量达到1440ppb,其余53个点的平均含量只有205ppb。据说,距封土2370米处的鱼池水库附近土壤含汞量仅为5~65ppb,于是得出了封土汞含量异常的结论,进而还认定封土汞异常的原因,是来自于秦始皇陵地宫之中,有着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
    材料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有些人认为这是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史料记载,得到了当代科技手段的肯定,认为这是地宫建设超越时空界限的铁证,更有权威人士据此提出:由于有大量水银的保护,秦始皇本人虽然死了2000多年,但他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地安卧在地宫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物探”成果的真实性、适应性,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质疑意见。比如:在1986年的秦俑学术讨论会上,有人对“汞异常”的说法进行了全面质疑:如果要使秦俑馆方面的观点得以成立的话,首先就要排除以下几种外部汞污染的可能性。
    一是,要排除陕西省缝纫机厂电镀车间排出的含汞废水、废气,对秦始皇陵封土所产生的各种污染;
    二是,要排除秦始皇陵附近的农作物,曾经使用过各种含汞的农药;三是,要排除长期以来,在骊山进行开山工程爆破过程之中,曾经使用过含汞的起爆剂。临潼地区汞污染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潼县志》说:“1978~1980年,对全县苯、汞、铅作业工人进行普查,涉及21个工厂(缝纫机厂、鼓风机厂等)中毒人数1193人。”《陕西省志》说:“长安、临潼、蓝田县,农药中的汞、砷等有毒物质,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并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电镀、化工、造纸、制革、染料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汞污染的严重性,是世人皆知的。另外,农药中汞污染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的。据《陕西农牧志》介绍:陕西省“从1950年起,曾使用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汞杀菌剂赛力散、西力生;50年代后期,普遍使用乐果、赛力散、西力生;60年代杀菌剂仍以有机汞赛力散、西力生为主;直到1978年,才停止使用有机汞杀菌剂赛力散、西力生。”据著名土壤学家熊毅先生《中国土壤》一书可知:土壤一般含汞量为10~300ppb,表土含汞量常高于底土,当土壤受到汞污染时,含汞量可达到40000~500000ppb的超高值。
    专家质疑说,如果秦始皇陵地宫集中藏着大量水银,它的地下无疑是一个特大的汞污染源,历史上应该有汞污染引起的病史资料才对;而且在紧靠秦始皇陵封土附近几个村子的水井中,也应该测得汞异常的技术数据。还必须强调指出,为了彻底排除外部污染的可能性,还必须在封土顶端1440ppb的汞异常地点,继续向下、直达墓底,不断取出土样,分别测出各个深度的含汞值,如果从墓底直到封土这个垂直方向上的汞含量,“从下到上”呈现出一种逐渐递减趋势的话,这样才能证明封土汞异常的源头,确实不在封土外部、而在地宫的深处。

    老兵(wangliqian) 发表:始皇陵土壤中的汞是有异常之说,但开挖对陕西 汞污染不至于那么恐怖。

    点击加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