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又到清明,追忆2017年逝去的国之英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8/04/05 15:47:30
导读: 这些日子,一直在为“2018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8)”忙碌,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时节。

  引言:《他们是旧社会走来的贵族。上新式学堂,读海外高校。他们更是精神上的贵族,在众多国际赞誉加身的时候毅然回国,默默奉献。

  他们是当代社会无法追逐的项背。大师远去,总会有高峰无法逾越。但科学传播亦如春风化雨,种子终能默默成长,再续辉煌。离开的人,如落木入泥,更加护花

  这些日子,一直在为“2018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8)”忙碌,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时节。

  说来也巧,就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北京又飘起了绵密的雪花。刚刚脱下厚厚冬装的人们,忙不迭的又再换上。很多人戏谑,一冬没下雪的北京,在春天补上了。

  而外出踏青扫墓或郊游的北京市民,很有可能体会到 “清明时节雪纷纷,路上行人堵断魂”的当代意境。据说,清明节本来是个娱乐性节日,它是吸收了寒食节的扫墓和上巳节的插柳,再加上自己的踏青春游,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清明节。

  不过,至少在当下的清明,无疑更多的还是忙碌和哀伤。毕竟我们很少听到每年的今天,人们互祝“清明快乐!”

  作为一家科技媒体,我们的哀思自然首先要寄托于那些已逝的真正的科技“巨星们”。科学仪器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已广为人们所理解,追踪科学仪器的进步也让笔者每天都在感受着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变化,今天的中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也许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无怨无悔地选择了祖国。在他们的努力下,祖国拥有了更多的后备科技人才,亦拥有了众多由他们用毕生心血铸就而成的辉煌。虽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无法看到盛世重现中国的那一伟大时刻,但我想他们应该走得没有遗憾,因为他们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那句“要建设强大中国”的誓言。

  值此清明之际,笔者用文字和读者一起追忆2017年离我们远去的那些“国之英才们”。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

  黄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无私的爱国者、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新兴交叉学部学部长,作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教授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充分挖掘我国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并形成了技术能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2017年8月8日7时29分,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如果说,将中国科学领域比作一个江湖的话,那么柯俊院士就是其中宗师级的人物。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

  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

  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这所有的荣誉和称号,都属于同一个人——柯俊。

  然而,这些头衔或称号都不及他的另一个“外号”响亮——“贝茵体先生”。

  原来,上个世纪中期,柯俊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因此,他被国际同行尊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

  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原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在美国波士顿逝世。

  南仁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自1994年项目预研究到2016年建成,坚持了22年。作为工程团队的带头人,建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在射电天文研究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10月11日,著名的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朱显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2岁。

  朱显谟先生是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著作等身,成绩卓著。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7年4月21日10时0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著名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奠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乃通同志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张乃通院士为我国军事通信、卫星通信、专用集群通信领域的著名专家,曾主持研制了指控数据链通信系统、海军超视距数据链、第一代国际标准专用集群通信系统等,成果均转化为实用装备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张乃通院士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勇于开拓、追求真理、公正廉洁、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张乃通院士从教61年,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过去一年逝去的国之英才还有:

  激光大师高伯龙

  两弹元勋任新民

  农田院士朱英国

  植物学家钟扬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锅炉大王陈学俊

  建筑钢院士沈祖炎

  电池院士申泮文

  小麦育种专家卢良恕

  有机化学院士蒋锡夔

  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我们沐一丝春雪,撷一捧春花,缅怀过去一年为我们的新生活做出了卓著贡献,又悄然离去的伟大科学家们,并继承遗志,尽力让科学之花愈加盛放。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科学
用户头像

作者:郭晓东

总阅读量 5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jw7142018-04-05 20:04:52
他们的光辉必将长留华夏!
1回复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