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提问
色谱 | 光谱 | 质谱 | 波谱 | 显微镜 | 物性测试 | 样品前处理 | 常用设备 | 食品检测 | 药物分析 | 环境监测 | 实验室建设/管理 | 认证认可 | 基础知识    更多>>
未解决的问题:146794
所有仪器问答:17075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仪器问答 > 食品检测 > 兽残检测兽残检测论坛
共有 99 人回复了该问答收集2005年以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双重奖励)
 回复012304发表于:2010/10/26 17:31:26悬赏金额:100积分 状态:已解决
征集规则

双重奖励,不容错过啊!!!

1、时间必须是2005年1月1日至今,必须标注具体时间;具体事件
2、必须是食品安全事件;
3、一种药物多时间段发生可以算多条信息;
4、征集时间为2010年10月26日17:40——11月10日12:00;
5、多发多奖;
6、重复的事件发帖不予以奖励;
7、活动结束后,再予以前五名格外的奖励
                                                                                          特此公告!!!
                                                                                              2010年10月26日17点40分
看来是动力不足,所以将该帖直接转换成悬赏,这样总可以了吧?
另外积分奖励为
第一名:30
第二名:25
第三名:20
第四名:15
第五名:10
        11月10日结贴

今天终于结贴了,不好不歹也

是99贴结尾,希望大家以后

多多支持我们板块;
zxm-1980 回复于:2010/10/27 10:10:59
2、立顿速溶茶风波——产品无罪引发标准质疑
●事件回放:3月8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专家在对美国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速溶茶进行测试分析后发现,很多品牌的速溶茶中,氟化物的含量超标——美国环保局规定,饮水中每升所含氟化物最多不得超过4ppm,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所规定的瓶装水及饮料中每升所含氟化物标准则是不得超过2.4ppm,而市场上销售的立顿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为每升含6.5ppm; 这一报道引起了我国消费者的关注,联合利华生产的立顿速溶茶销售下滑; 危机出现后,联合利华(中国)公司随机购买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立顿产品,送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该中心根据我国茶叶行业标准,对不同批号的4种立顿产品进行了4轮检测,结果显示,4种产品均符合茶叶行业标准中每公斤茶叶中氟化物含量应低于200ppm的规定,4种立顿产品含氟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氟含量超标问题; “立顿速溶茶风波”经过半个月的动荡,最终以“被检产品含氟量全部符合行业标准,不存在氟含量超标问题”的结论而平息。但它给消费者留下了疑问; 立顿在美国销售的普通型速溶茶中含氟量为6.5ppm,被认定为超标。在农业部检测的4类产品里,速溶茶系列中立顿奶茶氟含量为18.5ppm,被认定为达标。两个国家之间的标准相差为何如此悬殊; 原因或许在于,美国依据的是瓶装水及饮料标准,我国农业部检测用的是茶叶行业标准;美国的检测方法是以“升”为标准,是一个容积单位,我国的检测结果中,计量单位为“千克”。对此有人质疑,1千克茶叶可以泡多少升茶水?200ppm的氟化物稀释到多少升的茶水里才是安全的?为什么不采用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来检测立顿含氟量是否超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对于固体茶叶的检测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农业部2003年颁布的茶叶行业标准,我国目前没有速溶茶的含氟标准。该专家坦言,我国茶叶检测标准的落后与缺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我国的茶叶行业标准中,没有对茶饮料含氟量的详细标准,并且茶叶中含氟量是一个会经常变动的数据,细分到各种茶产品中的氟含量,更是无从依据。 纵观2005年发生的几件涉及国外品牌的食品安全事件,无论是苏丹红、立顿红茶氟化物超量还是强生产品含有石蜡油,都是先在国外被检测标准较健全的地区和国家禁止以后,才引起我国消费者、媒体和政府部门重视的。这无疑暴露出我国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检测存在漏洞和标准滞后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产品原料组成方面的标准亟待完善和细化。
learner1999 回复于:2010/10/27 9:59:47
时间:2010年8月20日
事件:  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

结果:中疾控专家确定肌溶解与吃小龙虾有关
gxm-430072 回复于:2010/10/27 10:23:38
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3、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6、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7、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8、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
9、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
10、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
11、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了暂停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销售和使用。该药物引起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的 4名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12、2008年10月6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13、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
14、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在5月22日至28日之间,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15、2007年8月14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

16、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17、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18、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19、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
20、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
21、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2、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23、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24、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25、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6、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

27、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8、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9、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0、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31、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32、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33、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有17个是重复的或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16个有效!
cuiyanhu 回复于:2010/10/28 9:38:09
2007年食品安全事件 

200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对41种食品开展的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工商机关共监测食品等产品15.12万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0.19%,同2006年相比有新的提高。但回顾2007年,我们仍然能轻易看到知名品牌产品上“黑榜”的新闻见诸报端……


■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 07/04/12



■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 07/07/30

■面粉中加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增白剂07/10/11



■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 07/11/01



■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 07/11/08



■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 07/11/21



■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 07/11/27



■香港的Godiva朱古力遭停售 07/12/03



■乐事薯片等23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 07/12/10

■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 07/12/12
scott-vip 回复于:2010/10/27 11:15:55
7.全国人大启动食品安全法检查

  时间:2009年9月22日

  入选理由: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与实施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确保法律有效实施,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成了问题的重中之重。

  事件回放:2009年9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正式启动。

  根据安排,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将分为5个小组,由5位副委员长分别带队,于9月至12月分赴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重庆等省区市进行检查,并委托其他所有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2010年2月,执法检查组将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检查情况。

  点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点,一个都不能少。

 回复  1# 012304  回复于:2010/10/26 21:22:36
自己少发一下!       
      05年2月18日
  
  英国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下架食品达500多种
  
  05年2月23日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重点检控进口产品中的苏丹红一号,以防进入国内流通渠道。肯德基所属百胜餐饮集团立即要求供应商对相关调料进行检测,并提供书面确认。
  
  05年3月28日
  
  肯德基在全国16各城市,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专业机构对肯德基几百种相关品项检测,证实所有产品不含苏丹红。公司查明所有问题均来自中山基快富公司的供应商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宏芳曾向基快富提供两批含苏丹红的辣椒粉。这两批辣椒粉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肯德基的新奥尔良和香辣产品中。会上,肯德基宣布了三项食品安全措施,全力防范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05年4月6日
  
  依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导,所有肯德基调料中的苏丹红一号均可追溯至广东田洋公司。该公司以工业原料违法假冒成食品增色剂,销售给河南驻马店豫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经过安徽义门苔干有限公司公司包装,卖给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最后售给肯德基的供应商基快富公司,从而混合肯德基的调料。由此可见,从田洋公司到肯德基,中间隔了四家企业。
  

算两个事件,呵呵!!!!
扫一扫查看全部99条回复
高级回复快速回复【花三五分钟,帮别人解决一个问题,快乐自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