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末次会议
审核组按计划召开有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的末次会议
目的:报告审核的发现,确保最高管理层清楚地了解审核的结果。
方式::
评审组长主持并宣读评审结论;
评审组长或内审员报告不符合项;
参加会议的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
填签到表,以供存档。
末次会议主要内容(2-1)
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报告审核情况,观察到的内容及其重要性,涉 及质量体系运作中好坏两方面的内容;
报告不符合项和观察项;
宣布审核组最终结论,涉及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和跟踪评审方法。
5. 后续纠正措施及关闭
制定纠正措施;
确定纠正措施完成时间;
有效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必要时,暂停相关的活动,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验证结果满意后才能恢复该活动;
进行调查、通知客户;
审核员应及时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质量负责人最终负责确保清除及关闭不符合项。
6. 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
即使没有发现不符合项,也应保留完整的审核记录。
应记录已确定的每一个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其内容、可能产生的原因、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合适的不符合项清除时间。
审核结束后,应编制报告,报告应当概述审核结果,需包括以下信息:
审核组成员的姓名
审核日期
审核场所
审核的具体情况
机构运作中值得肯定的好的方面
确定的不符合项及其对应的相关文件条款改进的建议
商定的纠正措施及其完成时间,以及确保纠正措施得以实施的责任人
采取的纠正措施
确认完成纠正措施的时间
质量负责人确认关闭纠正措施的签名
所有审核的记录应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质量负责人应确保将审核报告(需要时包括个别不符合项)提交组织的最高管理层。
质量负责人应对内部审核的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时提交上级管理层。
报告提交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实施的审核和采取的纠正措施能在总体上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7. 内审核员的要求
内审员的定义
内审员的个人素质要求
内审员应具备的通用知识要求
内审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
内审员的培训和授权
内审员的行为准则
三、评审方法与评审技巧
1、 内审特点和过程控制
2、 现场审核的基本方法
3、 评审方法实例
4、 技术能力审核
四、评审发现
1、 不符合项
2、 观察项
3、 不符合项的严重性
4、 不符合项报告